第3章 鄉情(1 / 2)

張栓趕緊迎上去,說:“爺,我回來了,你慢點兒!”

田群撫摸著他的臉,說:“回來好啊……”說著,聲音就有些哽咽。

粗糙的手掌,就像砂紙一樣在臉上打磨。

這是親人,粗糙的手掌,刺痛最柔軟的情感。

他眼睛開始濕潤。

“爺,一起去劉大爺家,今天咱們爺孫倆好好喝一杯!”

說著,便拉著田群往劉大爺家去。

他怕的是眼淚流下,就再也止不住。

這村裏的人,哪一個沒有抱過他?又哪一個對他沒有恩!

他張家四代單傳,要是沒有村裏人幫襯,他張栓早就喂狼了!

這一米一飯、一衣一衫都是積攢起來的恩,恩重了就成了濃鬱到化不開的情!

情是止不住的。

淚是情的勃發,更是止不住的!

在見到劉大爺的那一瞬間,才發現淚是最好的情感表達!

“爺,我回來了,嗚……嗚……”

他跪在地上,抱著劉大爺的雙腿,哭的和孩子一樣。

這四年的思念、四年中所受的委屈、決定回來的愧疚,統統都哭了出來!

“快起來,栓子,不哭、咱不哭,回來就好。”劉大爺說著,眼睛也有些泛紅。

雙手拽著張栓的胳膊,想要把他從地上拉起來。

劉大爺叫劉和全,七十來歲,是村裏最年長的,也是輩分最高的。

張栓忙站起來,說:“爺,咱不哭……”

說是不哭,可眼淚卻怎樣也停不住。

田群在一旁,也是淚眼朦朧。

劉和全拽著袖子,輕輕的把張栓臉上的淚擦幹,才說:“栓子,把包放下,洗把臉,先去給你父母、祖宗上柱香。”

說著,就去忙活著給他準備洗臉水。給祖宗上供,要先把自己拾掇幹淨,以示對祖宗的尊敬!

待張栓洗漱完,就拉他往院子外的小屋走去,邊走便說:“前年你家房子快撐不住的時候,我就寫了個契,拿了你家一塊磚,把這小屋過給了你家,安放你父母、祖宗的牌位。”

“爺,你有心了。”

劉和全對他,早已恩重如山,情深似海,感謝的話,自是不必多說。

點燃四柱線香,雙手捧著插進香爐,雙膝跪地。

“爸、媽,我大學畢業了,能養活自己,你們就放心吧!”

劉和全在一旁插話說:“大柱、秀芬,你們家的小子出息了,咱村裏這麼多年唯一一個大學生,還說是什麼清華大學,我也不懂,反正就是出息了,你們就安心吧!”

大柱、秀芬正是張栓的父母。

祭拜完,劉和全說:“田群,你去把大家夥喊過來,再去小翠家抓兩隻雞,把溝裏那條魚提回來。栓子這一路回來也累的不輕。”

田群說:“行,大哥,我這就去。”

張栓說:“小爺,你慢點。”

田群擺了擺手,說:“你爺我瘸了十幾年,穩得很。”

田群走了,就剩下他和劉和全兩人。

“栓子,你去歇歇腳,我去燒鍋。”

劉和全是什麼樣的人,張栓再清楚不過,和村裏留下的這些人一個樣,都有一股子執拗勁,讓他歇著,自然不行。

當然要是沒了這股子執拗勁,也過不了這種苦日子。

“行,那你忙,我收拾一下就來幫忙!”

張栓是吃百家飯長大的,自是遺傳了這股子執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