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附錄1 第一印象所注意的民族禮儀與禁忌(1 / 3)

禮儀禁忌的現象是數千年來人們生活的積澱與習慣。今天當然必須有必要站在一個新的觀點和高度,用一種反思和唯物眼光來看待它們……

一般禁忌有許多種。如婚姻禁忌、生育禁忌、生產禁忌、物禁忌、語言詞彙禁忌等等。對待禁忌,我們一般應把它看作一種風俗文化現象,既要看到它愚昧、迷信的一麵,對人們的行為消極影響的一麵;也要看到禁忌在人們的行為規範中的自我調節和約束作用,以及符合人們生活需要酌成分。辯證地看待禮儀禁忌,對於我們是非常重要的。

下麵說各民族禮儀禁忌——

漢族禁忌

農曆大年初一至初三,忌踢門檻、掃地、抹灰、倒垃圾、挑水、劈柴、動用刀斧鋤、動土和打罵人等;“白露”節令時,忌人體各部位沾水;每天早間忌說夢、鼠、虎、鬼怪等;農曆無立春節氣為“啞年”,忌結婚、做屋、砌灶、遷居、發蒙等。

過年和立春日,出嫁女兒忌在娘家住宿;已婚女婿女兒忌在娘家同床,出嫁女兒忌在娘家分娩,產婦坐月子期間,房間忌外人入內,忌人踏門檻、倚門框。

每逢七、八日,忌辦喜慶和去親友家做客;年節喜慶時宰殺牲畜,忌說“殺”,應說“放”;幾戶同住一幢屋,忌在一年內連續舉辦幾樁婚嫁喜事;送客餞行忌說不吉利的話,在菇農家做客忌說“謝謝”;在船筏民家中吃飯忌說“翻”。

蒙古族厭惡黑色,認為黑色是不祥的顏色。在飲食上,蒙古族忌食蝦、蟹、魚、海味等。

蒙古人忌諱別人(包括客人)騎著馬在蒙古包門口下馬和騎馬闖進羊群,忌諱手持馬鞭進入氈房。客人不經允許不可擅自進入包內,在蒙古包內不能隨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將腿伸向西北方或爐灶。不能從主人的衣帽、被褥、枕頭上跨過,不能在包房內吐痰,出包房不能踩門檻。蒙古族人還忌諱別人用煙袋、刀剪、筷子等指頭部。

藏族

藏族人忌食魚、蝦、騾、馬、驢、狗肉;一般還比吃海味。他們不吃雞、鴨、鵝等家禽。因為按藏族傳統,食用的是偶蹄動物,視其它動物為惡物,而雞鴨鵝是五爪,是奇數,因而不食用。

藏族人視佛像、佛供、寺廟中的經書、鍾鼓,一般人佩戴的佛珠為聖物,不可觸模。他們還忌諱在寺廟附近砍伐樹木,高聲唱歌,釣魚、捕魚。在牧區,進室後男的坐左邊,女的坐右邊,忌諱混雜而坐。家門口生火、帖紅布條、插樹枝獲門口木杆倒立,表示家裏有人生病或婦女生育,忌諱他人進內。

在西藏民間,天葬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喪葬形式。對於天葬,民間有許多禁忌,包括禁忌生人觀看。

天葬令旅遊者充滿肅穆、神秘之感。好奇心和探秘感驅使,想見識一番為人之常情,但旅遊者應充分認識到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重要性,不要到天葬場觀看天葬。

苗族

苗族人民忌諱其它民族稱他們為“苗子”,而喜歡他們的自稱“蒙”。黔東南等一帶的苗族在立春第一次春雷響後三天之內不能出工。

湘西苗族在陰曆每月初一、十五忌諱挑糞。

苗族人不喜歡吃羊肉,忌諱吃狗肉,禁止殺狗、打狗。在苗族吃糍粑,不能拍了灰再吃。和苗族人嬉鬧時,不能用繩子或布帶捆他們。苗族人在門口懸掛草帽或插青樹葉,或者苗族人在舉行婚喪祭祀等儀式時,客人不要進屋。路上遇到新婚夫婦,不能從他們中間穿過。

黎族

海南船形屋,是黎族的一種傳統居住房屋。您如果想去屋內參觀或想體驗當地民俗而住進船形屋,記住一定要尊重黎族風俗。

在船形屋內有禁忌:不得戴草笠進屋,不得在屋內吹口哨,不得在屋內扛鋤頭……若是人多生病,家畜不旺,據說是屋場“多陰”“鬼神占地”,便要搬家等等。

傣族

西雙版納是中國小乘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風俗禁忌大多與佛教有關,到西雙版納旅遊應該注意的有以下幾點:遇上傣族群眾在祭祀寨神時,千萬別進寨子。不能摸小和尚的頭。進寺廟參觀一定要脫鞋。進了傣族群眾家,千萬不能窺看主人的臥室,也不能從或堂的三角架上跨過。

壯族

壯族家有產婦時,門上懸掛草帽,外人不得入內。無論家人、客人都不能坐在門檻中間;不能扛著鋤頭或戴著鬥笠走進家中。二月初二祭龍山帝王,不能砍伐山中樹木,不能在山中大小便。壯族人給人遞茶時,應雙手捧杯,忌諱單手遞送,夾菜時忌諱來回挑撿著吃。

朝鮮族

朝鮮族不喜歡吃鴨子、羊肉、肥豬肉。朝鮮族的老人地位很高,平時老人的飲食是單獨製作和用餐的,如果父子同席,兒子不能當著父親的麵吸煙或飲酒。朝鮮族忌諱敲門,進訪者應呼叫主人。

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最忌諱在戶外穿短褲,晚上睡覺時不能頭東腳西或四肢平伸。在維吾爾族家作客,洗手時不可將沾汙水的手亂帥;要待長者坐好方可就坐;吃抓飯時不要滿盤子亂抓或者將抓過的肉食再放入盤內;吃剩的殘骨不要亂扔,應放在自己麵前的餐布上;用餐時外出不可從餐布上跨過或者從客人麵前走;做客時不能當著別人的麵吐痰。

滿族

滿族忌諱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在滿族家中做客,不能隨便坐西炕。

回族

回族人忌食豬肉、狗肉、馬肉、驢肉和騾肉,不吃未經信仰伊斯蘭教者宰殺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動物的血等;忌諱別人在自己家裏吸煙、喝酒;禁用食物開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東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顏色像血一樣紅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飲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許牲畜飲水,也不許任何人在附近洗臉、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裏。回族的日常飲食很注意衛生,凡有條件的地方,飯前、飯後都要用流動的水洗手,多數回族不抽煙,不飲酒,就餐時,長輩要坐正席,晚輩不能同長輩同坐在炕上,須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飯均不得往外舀。

獨龍族禁忌

獨龍族的禁忌主要有產婦不得在室內分娩。認為其“不潔”之氣,會衝犯室內的弓弩等狩獵用具,致使狩獵無獲;分娩時,忌男人照料,否則認為不潔之氣會導致男人一生不吉,甚至雙目失明;女子出嫁後,不得回娘家生孩子,否則,認為會影響娘家子孫興旺。一旦發生,女婿須送兩瓶酒及若幹獸肉給嶽丈家,作為補償。死者咽氣前,須將家中所留種子轉移他家或他處,否則種子不會發芽;出殯時,屍體不可從大門抬出;鬼林中的樹木嚴禁砍伐,否則寨中人會病死,糧食歉收;主人出門打獵時,客人不得來訪,否則客人靈魂會把獵物奪走等;揀到別人打死的動物要分給大家吃才能免災,不然會倒黴等。

鄂溫克族禁忌

鄂溫克族產婦未滿月前,忌外人帶槍或鑰匙進屋,以防產婦斷奶。父母在世時,兒子不得蓄胡須;下午忌理發、刮臉,帶孝者尤忌;忌說“死”,若老人死,要說“成佛了”;小孩死,要說“小活了”;搬家時,忌在曾死人的地點留下不潔之物,如指甲、頭發、破布包、包腳布等;忌謾罵牲畜;忌拋撒奶類食品,若不慎撒落,應將所撒的奶少許於前額;忌宰殺或出賣未停奶的母畜;禁止夫妻互換衣帽穿戴,否則以為狩獵將無所獲;禁止女人摸男人的頭,俗信男人頭上有佛,摸男子頭是對佛的褻瀆。除此之外,該族還有諸多狩獵禁忌以及火神忌、入門忌等。

高山族禁忌

禁忌是帶有宗教意義的禁規。它是人們懾於大自然的威力而采取的避禍遠害的消極手段。高山族有許多關於狩獵、農耕、祭祀及其他方麵的禁忌,其目的在於:通過強製性的恪守這些禁規,避免不可覺察的危險,特別是死亡的發生,以維護生產、祭祀的正常活動以及社會道德,不受影響和幹擾。禁忌一旦被觸犯,大家預感到可能蒙受某種禍害而惶惶不安,當即中止正在進行一切活動,采取祈禱、咒語、噴酒、祭獻等祓禳方式,解除可能存在的危險;犯禁的人,輕則受罰,承擔祓禳饗宴的一切費用,重則處死贖罪。

在高山族多如牛毛的禁忌中,有些是共同的,各部落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嚴守。具有普遍意義的禁忌,屬於視覺的,如禁忌遇見橫死者及其葬地、遇見動物交尾等;屬於觸覺的,如禁忌接觸神物、接觸死者的器物等;屬於行為的,如禁忌排氣、打噴嚏等。特殊禁忌,如:女人不能接觸男人使用的獵具與武器,諸如弓、箭、槍、矛等,不得擅自進入男性會所和祭祀場地;男性不能接觸女人使用的織布機和生麻,在狩獵、捕魚及農忙期間,禁止與女性同房;在會所受訓期間,禁止與女性接觸;在捕魚、出獵或祭祀期間,家裏不能斷火;祭祀期間不能吃魚等。其中,祭祀中打噴嚏尤為忌諱,南部高山族認為噴嚏意味著靈魂出殼,有招誘惡靈的危險,是禍事臨頭的征兆。

此外,生育方麵的禁忌也很突出。主要有:禁忌生雙胞胎,迷信雙胎是野獸所在,預示著災禍將至,必殺其一以為禳災。布農人禁忌私生子,通常把私生子拋棄荒郊野外。阿美人生產禁忌男人與寡婦窺視,嬰兒禁忌父親懷抱,據說由於嬰兒軀體軟弱,會通過接觸使其父傳染軟弱的病症,以致狩獵、出征時奔跑乏力,一無所獲。這條奇特的禁忌具母係特權社會確保孩子撫養權操在母方手裏的“措施”。

仡佬族禁忌

道真仡佬族禁忌較多,有的雖寓趨吉避凶之意,實多迷信之說。偶遇不詳,每怨禁忌不嚴,自增陰影,心情不暢,辦事不順,遂愈迷信。社會交往,互尊互重,無禮犯忌,輕則不悅,重則引起爭端。

忌淒清晨忌說鬼道種。晚間忌家中噓聲。正月初一忌掃地、向屋外傾水,忌捉虱,忌打罵孩子,忌見戳種。驚蟄日忌犁牛。春分田及三月初三忌上山砍柴。三月初四及逢戊日忌動土,不耕鋤。七月十五忌兒童夜出。除夕、春節忌推磨春難。吃年夜飯忌頭碗飯泡湯。忌紅沙日、楊公忌日外出辦事。男忌女跨“尿騷”、忌從晾曬的女褲下通過,忌女孩騎“馬馬肩”。背女子過河忌女張腿騎腰。新婚成禮時忌孕婦在堂。忌毛臉姑娘(未婚女子)先坐新郎新娘的床。妻孕夫忌打蛇和抬喪。家有孕婦忌砍門檻、忌隨意搬動物件和釘鐵釘。頭年掛果忌孕婦采摘。忌女兒回娘家分娩。產婦未滿月忌跨大門檻、忌串戶、忌別人借物。忌冷喪入宅。喪家忌推磨。給死者穿洗忌洗背。著孝帕忌入他人宅。晚輩取名忌犯尊長名諱。對朋友忌言而無信。忌入別人臥室。忌打鐵匠空砧。忌打石匠空器。忌跨木匠高竿尺。

忌語忌說人短處、隱私和生理缺陷。忌直呼尊長姓名。忌說有婦男子腦殼尖。請婦女拿瓢忌說瓢(嫖)而說舀。逢媒人忌說媒(迷)改呼“三百杯”。翁媳忌耳語。兄與弟媳忌笑德。老人公在灶前忌說燒火改說燃火或傳火。乘車忌說翻。過渡忌說磕、翻、沉、落、敬。煮酒熬糖忌說酸。燒磚瓦忌說紅。

解放後,迷信禁忌漸次消失,邊遠鄉村,尚有殘存。屬於禮貌性的,仍多沿襲。

哈尼族禁忌

哈尼人家的住房,一般正房中間有一大間為堂屋。在西雙版納地區,堂屋東西一間為家長的臥室,臥室內設有祭祖處,外人不能擅自入內。火塘是哈尼族家庭的核心,火塘上的鍋莊石或三腳架,切記不能用腳踩踏,不能向火塘內吐口水,不能用腳扒火塘內的柴頭,也不能從火塘上跨過。哈尼族人家的門檻忌站、忌坐、忌諱用刀砍。

哈尼族熱情好客,家中來了客人,主人總是把自製的煙絲裝到煙嘴裏,把煙筒捧到客人麵前。客人如果不抽煙,應該有禮貌地加以謝絕。尊老敬老、禮貌待客是哈尼族的傳統禮儀。

路遇老人要親切地稱呼“阿波”、“阿匹”(爺爺、奶奶),並主動讓到路邊,讓老人先走。在屋內看見老人進來,要主動讓座。給老人遞煙、遞酒、遞茶要雙手捧上,躬身示禮。給老人遞煙筒要握住煙筒的下端。在老人麵前不能蹺二郎腿,不吹口哨,不高談闊論。走路不能從老人麵前走過,要從老人身後繞過。殺雞時,雞頭、雞肝等要敬奉給老人。當然,當家裏有客人時,為了表示對客人的敬重,主人常把雞頭夾給客人。這時客人應以雙手接過雞頭,然後把它轉敬給在座的老人或年長者。在參加哈尼族的祭祀活動會餐或到哈尼族家裏做客就餐時,先要等老人說幾句祝福的話,等老人吃了第一口食物後,才可以動筷。與哈尼族朋友在飯桌上飲酒時,要注意敬酒的順序:首先從年紀最長者開始,沿逆時針方向逐個斟酒,最後向年紀最長者的杯裏再斟上一點,表示大家團團圓圓。

每一輪斟酒都應如此,哪怕是象征性地斟幾滴。哈尼族崇拜多種神靈,視村寨附近的一片茂密的樹林為寨神“昂瑪吐”棲身之所,它保佑村寨人丁發達、六畜興旺、五穀豐登,因而絕對禁止砍伐林中樹木,禁止在林中放牧。每年早春時節,要舉行全寨性的祭祀活動。舉行祭祀活動的當天,不能講本民族語以外的其他民族的語言。允許進入神林區者,態度要莊嚴,不可嬉笑,絕對不能跨越位於寨神叢林前的寨神石和叢林中用來烹煮食物的鍋莊石。

赫哲族禁忌

與許多民族一樣,赫哲族在生產活動和生活習俗規定了許多要求人們必須遵守的禁忌。

早年,有這麼一些捕魚禁忌:如用網捕到很多魚後不能說:“這一網怎麼打撈到這麼多的魚啦?”捕不到魚時不準說怪話、說髒話;吃魚吃到魚子,不許說:“這下子吃下多少魚啊!”叉住的魚,不許用刀子割開魚鰾,否則下次就會叉不到魚了。此外寡婦不準到漁船上和下網灘地去,否則就是不吉利。

狩獵也有禁忌。每當獵人到一個新的獵場,把頭人首先要領著大夥拜山神爺:在樹上掛一塊紅布,插上香,在地上供一些食品,用手指蘸點酒往空中一彈,然後給山神爺叩頭,祈求山神爺保佑獵人打獵順當,多獲獵物。他們規定,獵人進山後,不許說怪話和謊話。在山林中遇到大樹樁子不許坐,他們認為這是山神爺老把頭坐的,別人是不準坐的。冬季在山裏狩獵,看到其他獵人的腳印不許踩,必須繞著走,否則就是不守山規,不尊重別人,還會傷了兩個狩獵隊的和氣,甚至引起武鬥。兩夥狩獵人在山中相遇,必須請到自己的住地飲酒吃飯,否則會誤認看不起人或被人看不起。在狩獵的帳篷裏吃飯後,在把篝火堆攏好。吊鍋掛在木杆上要平穩,不許亂搖晃。不許敲打鍋盆出聲響。嚴禁用刀子翻鍋或鏟鍋,否則會割斷打獵的好運氣。不準婦女坐在槍上或跨越獵槍、子彈以及各種漁具,甚至連男人的獵服也不準坐或隨意跨過。

京族民族禁忌

(1)捕魚禁忌 拿魚籃出去捕魚或抬網出海下第一網時忌見女人;海灘上的漁網禁人跨越;新造好尚未下水的竹筏,忌人坐其上;請人裝漁箱時,忌煮生魚、焦飯;膠新網或放新網下海時,忌他人走近或講話,否則捕不到魚;船上吃飯忌扣碗,忌腳踏灶等;出海人忌入未滿月的產婦房內。

(2)婚姻禁忌 同姓不婚,姑表親禁婚。依該族闖卡的婚俗,正式婚禮時禁止新娘出麵,由若幹善歌者為代表前往迎親。男方歌手須對出三重“關卡”歌手的盤問,女方才敞開門允其入宴並領走新娘。

(3)其他禁忌 孕婦不得入哈亭,民間供奉神祗的場所。其意為“鄉飲亭”或“歌亭”。懷孕個月以上者,忌他人在其房內煎東西,否則嬰兒會歪嘴。逢初一、十五忌別人進門借火、借鹽醃魚,否則,家裏“水頭”(錢財)會給別人借走。

基諾族禁忌

基諾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少數散居於景洪縣猛養區,橄欖壩區。其主要禁忌有四個方麵。

(1)祭禮禁忌。祭鬼之供品,忌人觸摸,認為有鬼附其上,裝換龍門後3天內,任何人忌入村寨,寨人須安靜相處,不得打架,吵鬧、爬樹等。求雨祭大龍時,禁止婦女出門。每年農曆二月“木嘎”(硬日了)在寨外舉行祭“白豬”儀式。儀式畢,所剩食品由祭者飽餐,不許帶回寨中,祭者必須於日落前回寨。

(2)忌日。(基諾語為“阿內某墨”)基諾族計日方法以12天為一輪,每日各有名稱。村寨視12天中“水”日為最大的日子,重大的祭禮活動均在“水”日舉行;“西奪”日據信為創世神腰白葬日,是日不可葬死者,否則死人更多;“嫫”日為“天地之合”日,象征男女之合,是日不可葬婦女。每人必忌之日有5個;自己的生日,父死日、葬日、母死日、葬日。忌日中須恪守許多禁忌。家庭祭禮須避開自家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