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相國子之,長得身長八尺,腰粗十圍,肌肥肉重,麵闊口方,別看他生得五大三粗,可機靈著呢,猛一出手,徒手就可以逮住飛禽,狂奔起來,那家夥,就像野馬一樣快。
這還不算,自打燕易王時起,他就執掌朝政大權,所以說,絕對夠得上文武雙全這個稱號。要知道,人一有本事,心理活動就難免複雜,燕王噲自打即位以後,沉湎酒色,散圈放羊,百事不管,子之看在眼裏,不免就萌生了取而代之之心。
他的這個崇高目標,在燕國高層,大家夥兒是心知肚明。君子成人之美,許多人真就願意幫忙,蘇秦的兩個弟弟蘇代、蘇厲,以及大夫鹿毛壽,就是其中幾個。
燕王噲的一個兒子在齊國做特使,有一次,燕大王派蘇代到齊國慰問他。蘇代回來後,燕王就問他說,我聽說,齊國的孟嚐君是天下有名的賢人,齊王有這樣的臣子,為什麼沒有稱霸天下呢?
蘇代說,這個非常簡單啊。您看看,齊大王雖然知道孟嚐君的賢能,但卻不肯將權力交給他,他怎麼能夠稱霸天下呢?
燕王聽了,歎息一聲說,唉,眼下,我隻是得不到像孟嚐君這樣賢能的大臣啊,如果有,我會毫不猶豫地把大權交給他的。
蘇代一聽大笑,說,咱燕國也有孟嚐君啊。燕王吃了一驚,說,在哪裏?我怎麼不知道啊?蘇代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燕王說,哎呀,別繞彎子了,誰呀?
於是,蘇代就笑眯眯地把相國子之的文武能耐在燕王麵前這麼細細地一擺,燕王恍然大悟,第二天,就把國家大事都委托給子之裁決,自己則一門心思地思考一些永恒的哲學命題去了。
不久後的一天,燕王忽然問大夫鹿毛壽:你說,古代的帝王雖多,為什麼後人僅僅稱頌帝堯和帝舜呢?鹿毛壽一聽,樂了,就回答說:這太簡單啦。因為禪讓這種事,隻有帝堯和帝舜能夠做到嘛。燕王又問,那麼,禪讓這個事,為嘛到帝禹這裏,就玩兒不轉了呢?
鹿毛壽笑眯眯地說,您是不知道啊,起先,帝禹也曾經想把天下讓給臣益,但是,他又立一個太子在一邊,看著這個位子。臣益也是臉皮薄的人嘛,怎麼好意思和太子去爭呢,結果,禪讓這個事,到帝禹這裏,就玩兒不轉了。
燕王一聽,又是恍然大悟,沉思良久,最後說,我把王位禪讓給子之,您看這件事可行嗎?鹿毛壽一聽,頓時感覺到天旋地轉,好久才回過神來,笑眯眯地說,大王如果能夠這樣做,與帝堯和帝舜還有什麼分別呢?
好,咱知道怎麼做了。第二天,燕王便召集群臣,宣布廢掉太子平,要把王位禪讓給子之。大將軍市被一聽,心說,這家夥考慮哲學問題把腦子弄壞了吧?於是堅決反對。
子之一聽,嚇得哆嗦得不行,別別別,開這種玩笑會要人命的。於是他幾番推辭,但是,除了不識相的大將軍市被外,實在是眾望所歸呀,於是不得已接下了燕國這個汙濁的亂攤子。
轉天,子之穿起袞服,戴上王冕,捧著白圭,祭告天地罷了,就正式麵南而坐,接受燕王噲的朝拜。轉頭,燕大王移居別宮,繼續思索哲學問題去了,蘇代、鹿毛壽都被封為上卿。
大將軍市被一看,鼻子都氣歪了,一聲吆喝,率領自己的部下,就來誅殺逆賊子之。燕國的小百姓吃過子之的不少苦頭,一擁而上,願意幫忙。猛人子之也不含糊,呼啦一聲,率兵迎戰,雙方大打出手,十多天後,事見分曉:死傷數萬人,逆臣市被被殺。
喘口氣,鹿毛壽語重心長地對子之說,可不可以這麼認為,這場暴亂,全是因為太子平還在的原因啊?子之一聽,可不是嗎?便差人捉拿太子平。
這邊太傅郭隗和太子平,一看大事不好,緊忙換上便服,逃到無終山避難去了。太子平的異母弟弟公子職也溜到韓國,尋求政治避難去了。
齊王聽說燕國出了大亂子,樂得不行,緊忙命令大將匡章帶大軍十萬,從渤海突入,進攻燕國。燕國小百姓一看,救星來了,都眉開眼笑,簞食壺漿,迎接齊國軍隊。匡章出兵五十天,一路上暢行無阻,直達燕國都城,小百姓打開城門,迎接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