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各顯神通(4)(3 / 3)

正式會晤結束後,齊襄王單獨召見範睢,想聽聽他對天下大勢的見解,並邀請他留在齊國,給官做,給財發,但被範睢一口謝絕了。這更讓齊襄王欽佩,於是賞了他大碗酒和大塊肉,還有大量金銀,但範睢也愣是不要。

不用說,這些事情,使團團長須賈也知道了,原來齊襄王跟範睢這麼要好啊!所以他認為,肯定是範睢出賣了國家機密,然後才得到了齊王的酒肉。回到魏國後,他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宰相魏齊。魏齊和告密者一樣,無法理解範睢受到的禮遇,於是把範睢捉起來,嚴刑拷打,要他承認是叛徒。範睢當然不會說謊,咬著牙拒絕被誣陷。魏齊暴跳如雷,讓人用粗大的木棍把範睢打得肋骨斷裂,又把範睢的牙齒打掉。範睢口吐鮮血,昏迷不醒。

魏齊不肯罷休,把範睢用草席卷起來丟到廁所裏,然後叫人去廁所時把範睢當成小便器。半夜,範睢被熱騰騰的尿液喚醒,他賄賂了看守,跑到朋友家裏把傷養好,對著蒼天發誓:此仇不報非君子。

範睢不是刺客,想要報仇,必須有所借助。他改名為張祿跑到秦國,曆經千辛萬苦終於見到了秦昭王。秦昭王和他相談一番,被他的才華和遭遇震驚,拜他為相國。

複仇的第一步,範睢製訂了東伐韓、魏的軍事計劃。魏國知道後,急忙派出須賈出使秦國。範睢聽到這個消息後,把自己打扮成一個乞丐,偷偷地去魏國大使館見須賈。

須賈一見,以為白日見鬼,但範睢告訴他,自己是人。須賈流下熱淚,表示對當年的事情十分抱歉,然後留下複仇者範睢吃飯,臨走時還給了他一件袍子。

當然,須賈不是無私奉獻,他試探著問範睢在秦國要飯這麼多年,是否認識秦國丞相張祿。範睢一口答應,說認識,然後就帶著須賈來到了丞相府。

在進相府之後,須賈發現那些人見到範睢就回避,他很是驚異。範睢把他帶到相舍門前,讓他在那裏等著,說自己進去通報。但須賈等了很久,也不見範睢出來。

須賈等得焦慮起來,就問看門的人,剛才那個乞丐怎麼還不出來。看門人大為驚駭,說,那人就是我們的丞相張祿。

須賈暗暗叫苦,他知道欠別人的,終歸要還。於是,他跪在地上,通過看門人向範睢請罪。範睢這才走出來,數落須賈當初的所做所為。就當須賈在思考會受到如何折磨的時候,範睢突然指出,大家當初也是兄弟,而且,剛才你又給了我飯和袍子,所以,須賈吃下了幾鬥馬料如果還不被噎死,就可以走。須賈強忍淚水吃完了馬料,大恩不言謝。但複仇者範睢提醒他,你隻是個小卒子,回去告訴魏王,如果不把魏齊的狗頭拿來,秦軍將血洗大梁城(魏國都城)。須賈回到魏國一學舌,魏王手足無措,魏齊已經先機而動,他跑到趙國,躲在平原君家裏。但趙國也不想藏著這樣一個炸彈,於是,在範睢的催逼下,魏齊“被自殺”了。

這就是範睢複仇的故事,它告訴我們,隻要種下複仇的種子,它就會生根發芽。

阿龍辭典 遠交近攻

範睢整須賈的故事,看著似乎有點“小人得誌、揚眉吐氣”的味道,但範睢這個人,本事可遠不止這一點點。著名的“遠交近攻”戰略就出自他之手,相當於為秦國指明了方向,大大加速了滅六國的進程。具體就是:和離得遠的齊國、楚國交朋友,因為離得遠,秦國和他們沒衝突,因為是朋友,當秦國打別的國家時,他們就不會來壞事;對離得近的韓、魏、燕、趙,則使勁打,逐步消滅。

【阿龍看熱鬧】

讓別人活就是讓自己活

從前的人講究“義”,有仇必報,當然,有恩也必報,他們都是快意恩仇的主。所以,輕易不要結下仇家,魏齊的下場就是例證。不妨多予人以恩,即便是小恩小惠,須賈的命運就是例證。作為罪魁禍首之一,須賈是生是死,全係於一件舊袍子,這真是應了一句話:讓別人活,也就是讓自己活。人,一定要多與人為善,而不要與人為惡。

秦國的最終勝利,可以說是後發優勢的勝利:相對於其他大國,秦國在文化上最落後,N個現代化運動開展得最晚,但秦國無疑是最擅長利用人才、最擅長學習的國家。所以說,落後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迅速站起來。

前316年,秦國滅掉土地肥沃的蜀國,從此,正式成為一個大國。前307年,秦昭王承三代國王之餘烈,開始對各國大動幹戈,使中原各國氣喘籲籲,滿臉血汙。前238年,秦始皇掌權,掃除六國的舞台已經搭好。從前230年秦滅韓國起,到前221年秦滅齊國,隻用了九年時間,中國被統一,戰國時代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