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最後的戰爭(1)(1 / 3)

1、 趙奢大破秦軍

秦、趙澠池會盟,暫時解除了秦國東邊的心腹大患,秦大王大喜,可以一門心思和其他國家幹仗了。轉天,他就派大將軍白起攻陷楚國都城——郢都,將它設為自家的南郡。隨後,大將軍魏冉又攻占了楚國的黔中,將它設置為自家的黔中郡。

緊接著,秦大王又派大將軍白起率兵進攻魏國,直逼大梁城下,斬殺魏軍四萬多人,魏國隻好獻出三座城求和。沒幾天,秦大王又派客座大將軍胡傷帶兵二十萬,攻打韓國,兵圍閼與。韓王吃打不住,緊忙派人向趙大王求援。

趙惠王一聽,頭疼,就和大家夥兒商議,救還是不救啊?藺相如、廉頗、樂乘都說,閼與通向咱們趙國的道路狹窄險要,不好救啊。平原君趙勝說,唇亡齒寒,韓國玩完,下一個就是咱們啦,必須得救啊。隻有趙奢在一旁沉默著,不說話。

趙大王看出了苗頭,下班後單獨接待了他。趙奢說,閼與通咱們趙國的道路狹窄險要,這不假,不過咱認為,在這種犄角旮旯裏打架,就像兩隻老鼠在洞中打架一樣,勇敢的就能取勝。“狹路相逢勇者勝”,就打這裏來的哦。

趙大王一聽,有理,自己也傾向於幫助哥們韓大王,於是撥給趙奢五萬人馬,讓他去救韓國。大軍出邯鄲東門三十裏,趙奢傳令修築壁壘,安營紮寨。安排好以後,又傳令:有擅自議論軍情的,殺!於是關閉營門休息,軍中一片肅然。

沒多大工夫,有一個軍吏前來報告,不好啦,韓國兄弟苦啊,秦軍在閼與城外擂鼓呐喊,把閼與城中屋頂上的瓦都震得亂動啊,咱們大將軍為什麼不出發呀?趙奢一聽大怒,將這人斬首示眾。接著,一呆二十八天,不動窩,每天隻是派人挖溝修壘,吃飯睡覺。

秦國客座大將軍胡傷一聽,就派人前來探聽真假。探子回報,嗯,是有這麼回事。胡傷心想,有鬼,就派親信來見趙奢。秦軍使者笑眯眯地對趙奢說,咱們大將軍太想和您過過招啦,閼與早晚會玩完,您再不去,就沒機會啦。

趙奢也笑眯眯地說,沒關係,咱在這裏挖溝修壘,隻是為了保衛祖國,咱可不想和胡大將軍過招。又準備酒食款待使者,並和他一起視察壁壘和壕溝。使者回去一彙報,胡傷大喜,一門心思地攻打閼與。

打發走秦軍使者後,大約過了三四天,估計他已經到軍營了,趙奢就選出一萬名善射的士兵做先遣隊,大軍跟在後麵,目標:閼與。先遣隊卷甲銜枚,晝夜兼程,兩天一夜就趕到韓國邊境,離閼與城十五裏紮下軍營,有了落腳點,沒過一天,趙奢帶著大部隊也到了。

胡傷一看,大怒,心想,老不死的趙奢啊,跟咱玩兒這個,咱是一點兒準備都沒有呀,這可怎麼辦哩?慌亂中,他趕緊派人點一半兵馬過來,自己帶著老營中的老弱病殘準備迎戰。

喘口氣,趙奢開始調兵遣將。正在這時候,軍士許曆手裏拿著木牌牌,上麵寫著“特來請死”,跪在營前,要見大將軍趙奢。趙奢一看,感到奇怪,就讓他進來。見了麵,趙奢就問,怎麼回事啊,不想活了?

許曆說:秦國人一定氣壞了,大將軍您一定要軍中列成厚陣,嚴陣以待。許曆又說:《兵法》上講,得地利者勝,閼與周圍的地勢,隻有北山最高,但秦將卻不知道占領,這是留給將軍您的呀。列成厚陣,否則,咱怕抵不住野蠻人的衝擊啊。趙奢說:有道理!就傳令軍中列成厚陣,嚴陣以待。許曆又說:

《兵法》上講,得地利者勝,閼與周圍的地勢,隻有北山最高,但秦將卻不知道占領,這是留給將軍您的呀。

趙奢說:有道理!就讓許曆帶兵一萬去占據北山,秦兵的行動一目了然,都一一報告趙奢大將軍。胡傷一看,媽媽的,不講信用不說,還摸個高處窺探咱的隱私,氣得直冒鬼火,就引兵來奪北山製高點。怎奈山勢崎嶇,易守難攻,隻有幾個膽大的秦兵爬上來,也被趙軍扔石頭打傷了。

胡傷咆哮大怒,指揮軍士和眾將尋找道路。正在此時,忽然聽到鼓聲大振,趙奢帶領大軍殺到,胡傷分兵拒敵。趙奢把一萬名弓箭手分成兩隊,左右各五千人,向秦軍亂箭齊發,一時間,秦軍死傷無數。

這時候,許曆也帶著一萬人趁勢從山頂上殺下來,喊聲如雷,前後夾攻,如同天崩地裂一樣,殺得秦軍沒處躲藏,大敗而逃。胡傷被馬甩在地上,差點被趙兵捉住,多虧手下人趕到,拚命將他救了出來。

趙奢追趕五十裏,秦兵無法立足,不能紮寨,隻好放棄閼與,向西逃跑。閼與的包圍解除了,韓王親自出城犒勞趙軍,寫信感謝趙王。

回國後,趙大王封趙奢為馬服君,職位與藺相如、廉頗相當。這就是老將軍趙奢大破秦軍的故事,不過,他死後,他兒子趙括在長平之戰中的表現,就太讓人失望啦。

【阿龍看熱鬧】

沉默是金

這場仗是打得漂亮,就是可惜前來報告軍情因而被斬的那個無名小兵,明明是當了一回“托”,以自己的性命為趙將軍的好戲大大增加了可信度,死了連個名字也沒留下來,也沒人替他惋惜,這樣的死,真不值!曆史上類似的事情可不少見,生活殘酷呀,所以說:沉默是金!當不是很了解領導真實的心思究竟是什麼時,一定要少說話,少做出頭的椽子,免得給自己招來無妄之災。

2、 長平之戰

秦大王想東進很久了,韓國是塊絆腳石,於是秦軍開打,野王城轉眼拿下,上黨郡與都城道路斷絕,韓國上下一片恐慌。獻出上黨求和吧?不,上黨郡的長官馮亭不這麼想,他派代表向趙大王請降,認您做大哥,咱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