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王大喜,欣然接受。大家夥兒說,燙手的山芋,還是不要吧。趙大王呸一聲說,不要白不要。秦大王一看,明明我種的地,您來收什麼莊稼啊?就問大家夥兒,怎麼辦哪?大夥說,打唄,遲早要打的,眼下,就他趙大王敢與您叫板了。於是,秦軍大部隊出發,先打打上黨郡。
馮亭吃打不住,向趙大王求援,趙大王這才磨磨唧唧地命大將軍廉頗帶隊出發。大部隊剛到長平,倆冤家對頭遇上了,一邊是大將軍廉頗,一邊是中不溜的將軍王。一場遭遇戰,偏將趙茄被殺,趙軍小敗,秦軍小勝。
王帶的兵多,士氣正旺,想速戰速決,廉頗帶的兵少,士氣一般,想固守待疲。王大人一看,補給線太長,拖下去遲早得死,屢次挑戰。廉大人一看,就是想拖死您,於是高掛免戰牌:有膽敢應戰的,雖勝猶斬。
王大人急了,斷他老祖宗的飲水。廉大人一看,笑一笑,早就挖溝蓄好水了。前方不急後方急,趙大王聽說廉將軍連失三城,折兵數千,就派人來催促,說您出戰吧。廉頗笑一笑,不,再等等。
轉眼間,四個月過去了,王大人實在沒轍了,回去向秦大王彙報,很鬱悶。二把手範睢笑一笑說,不急,有辦法,看我的。看什麼呢?秘密,不能夠說的,回頭便知。
轉天,趙國軍政界就有流言飛語啦:不好了,廉大人老啦,不中用啦,太保守,會拖死咱趙國的呀,人家王那廝怕的是馬服君趙括呀。趙大王一聽,嗯,有道理,是該換人了,大手一揮,找來趙括,笑眯眯地說,趙將軍,上吧,該你了,年輕有為,不要讓大家夥兒失望。
馬服君趙括一聽,心想,身為虎門之子,等了十多年,才等來一次幹大事的機會,頓時哈哈大笑,眉飛色舞,撇撇嘴說,沒問題,不會讓您失望的,王那廝,小菜一碟,說心裏話,白起那廝,還值得咱費費心思。
於是,趙括興高采烈地回去和家人道別。老母親一看,心想,壞了,就說,你爸爸告誡你的話,你忘了嗎?趙括撇撇嘴說,不是咱不想推辭,怎奈朝中沒人能比得上咱呀,為君分憂,必須的呀。老母親一聽,麻煩大了,就來向趙大王告饒,還是讓兒子在家裏呆著比較好。
趙大王一聽,不樂意了,大家夥看好他呀,您是怕他因公殉職?老母親一聽,得,聽天由命,就說,大王不聽我的勸告,若是兵敗,請不要連累我們一家。趙王哈哈大笑,沒問題,我們一起祝他一路走好,拜拜。
於是,趙括就率領新添的大部隊出發,目標是接替老邁的廉大人。廉大人一看,好,將門出虎子,後生可畏,老聽別人提起您,說您深諳兵法,不明白您爸爸為什麼不看好您。好了,您家的家務事,不好問得太細,好好幹,鍛煉鍛煉,多為國家出力。於是,兩下裏交接妥了,趙將軍帶兵禦敵,廉大人回家養老。
秦大王一看,計策成功,大喜,悶聲不響將白起那廝調往前線,王就給他打下手,當新聞發言人嘍。秦大王心想,小樣,看這回整不死你。
趙括上任伊始,大刀闊斧,軍壘,合並;各級將領,換成咱的人;免戰,取消。佐將馮亭一看,不好,就勸,還是堅壁清野比較好吧?趙大將軍大怒,少廢話,一邊兒去。
大將軍白起一聽,樂了,是該陪這個娃娃玩玩了,第一次交手,不知道他拳法的套路,嗯,先摸摸底再說。於是下令,三千小兵出營挑戰。趙括一看,來的好,出兵一萬,打去吧你就。不用說,秦軍大敗而逃。
哦,是這麼個套路啊,白大將軍大喜,回頭對新聞發言人王說,這娃娃既然這麼不把咱們放在眼裏,那咱就知道怎麼辦了,保管讓他死無葬身之地。話沒說完哩,趙大將軍的戰書已到。白起一看,哈哈大笑,來的好,新聞發言人大筆一揮,應戰。
當下,白起開始調兵遣將,派將軍王賁、王陵率一萬人馬列陣,與趙括輪番交戰,隻能輸不能贏,引得趙軍來攻秦軍營壘,便算立功。再派大將司馬錯、司馬梗二人,各領兵一萬五千人馬,從邊道繞到趙軍營地的後麵,斷絕運糧道路。又遣大將胡傷率兵兩萬人,駐紮在附近,隻等趙軍打開營壘出來追逐秦軍時,立刻殺出,將趙軍截為兩段。又遣大將蒙驁、王翦各率輕裝騎兵五千,負責接應。
分撥停當,白起與王堅守大本營,坐鎮指揮。白大將軍暗暗地這樣安排,趙大將軍怎麼應對的呢?哈哈哈,明日必勝,殺牛宰羊,犒勞三軍。
第二天,一結賬,趙大將軍非常配合,大將軍白起讓咱怎麼辦,咱就怎麼辦。結果是,趙大將軍的主力被斷了回營的歸路,被迫在半道上安營紮寨。
不到晚上,各路消息彙總過來:糧道被斷,求援的道路被斷,後路被截斷,人家正在懸賞咱趙某人的人頭。最要命的是:敵營中坐鎮指揮的,正是臆想中的死對頭——白起那廝。
不用說,到這裏,趙大將軍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能吃幾碗幹飯了,說他心裏一點也沒有不祥的預感,那是鬼話。
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還能怎麼辦,聽天由命,咬牙死守吧。一守四十六天,軍中無糧無水,士卒自相殘殺而食,誰能禁止得了?!慘啦。
不知道是餓得發狂,還是恨得發狂,第四十七天,趙大將軍一咬牙,突圍。結果,打哪兒,哪兒箭飛如雨,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不得已,再次眼睜睜看著——士卒們自相殘殺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