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解決掉相國呂不韋-長信侯嫪毐集團後,開始親自操刀下廚。隨後,在相國李斯等人的協助下,秦大王祭出“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大旗,準備一攬子解決自先祖秦穆公以來曆代秦大王的心願,具體的計劃是:籠絡燕齊,穩住楚魏,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第一步滅韓。公元前229年,趁趙國遭受地震和旱災之際,秦大王派大將軍王翦和楊端和,兵分兩路進攻趙國。趙國的頂梁柱、武安君李牧率兵迎戰,大將軍王翦施反間計,李牧被趙相國郭開和大將軍趙蔥斬殺。
王翦大喜,轉眼間大敗趙軍,大部隊直指趙國都城邯鄲,一時間,中原震動。秦大王當即命小將軍內史騰率軍南下,渡過黃河,直逼韓國都城新鄭。韓大王自忖不是對手,甘願獻國投降,韓國滅亡。秦國於是在韓地設置潁川郡,建郡治於陽翟。
第二步滅趙。內史騰滅掉韓國以後,大將軍王翦和楊端和也不甘示弱,率大部隊直抵邯鄲城下,趙國將軍顏聚和公子嘉拚死抵抗,兩個人勉強支撐到第二年。公元前228年,相國郭開和趙王遷經受不住內心的煎熬,主動獻城投降,趙國滅亡。
公子嘉不忿,率一班粉絲逃到代郡,收拾殘部自立為代王。秦大王笑一笑,秋後的螞蚱,何足為患?姑且容他蹦幾天吧,代王嘉這才得到恩準,過了幾天安生日子。六年後,即公元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賁率軍攻滅燕國,回師掃滅趙國殘餘勢力,俘虜代王嘉。
第三步滅魏。公元前225年,秦大王派大將軍王賁率兵出關中,攻占楚國北部的十幾座城,旋即回軍北上,突襲並圍困魏國都城大梁。魏軍依托大梁的城防工事,拚死抵抗。大將軍王賁大怒,派大部隊開挖引水渠,引黃河水灌入大梁城內。三個月後,大梁城被水浸壞,魏王假投降,魏國滅亡,秦大王在魏國設立碭郡。
第四步滅楚。公元前226年,秦大王派大將軍李信和蒙武,率二十萬秦軍攻打楚國,楚國大將軍項燕率軍抵抗,秦軍攻下平興、寢地,項燕絕地反擊,大敗秦軍,李信敗逃。
第二年,秦大王命老將王翦率六十萬大軍再次伐楚,兩軍在陳地相遇,王翦下令固守營盤,按兵不動,楚軍多次挑戰,秦軍不予理會。兩軍死磕,相持到第二年,項燕失去耐心,下令撤軍東歸,秦軍迅速出擊,在蘄地大敗楚軍,隨後強渡淮水,直抵楚國陪都壽春城下。
公元前223年,秦軍攻陷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國滅亡。秦大王在楚地設九江郡。項燕敗退至長江以南,立昌平君為楚王。
大將軍王翦奉命繼續南下,造戰船橫渡長江,一舉消滅項燕餘部和昌平君。大將軍王翦順手牽羊,攻陷越國都城會稽,俘虜分散於江南的越國王族後裔。隨後,秦大王在越地設會稽郡。
第五步滅燕。滅掉趙國以後,大將軍王翦奉命屯軍中山故地,準備隨時攻打燕國。燕太子丹大驚,緊忙派荊軻赴秦,以獻督亢的地圖和秦國叛將樊於期的腦袋為名,刺殺秦大王,荊軻出師不利,被秦大王砍死。
秦大王大怒,命令大將軍王翦即刻攻打燕國。秦軍在易水大敗燕軍和趙代王聯軍,攻陷薊地,燕王喜與太子丹率殘部逃往遼東。秦大王不忿,派人向燕大王索要太子丹的項上人頭,燕大王被逼無奈,將太子丹灌醉,割下他的腦袋,獻給秦大王,勉強換得幾年安生日子。公元前222年,大將軍王賁進軍遼東,殲滅燕軍,俘虜燕王,燕國滅亡。
第六步滅齊。秦滅燕國前,秦大王重金犒賞齊相國後勝,於是後勝好言安撫齊大王,秦大王友誼大大的,齊大王一高興,樂得偏安自守。等聞知秦國滅掉燕國後,齊大王大驚,才知道大事不妙,慌忙將大部隊集結到西部邊境,準備抵禦秦軍的進攻。
公元前221年,秦大王派使節對齊國進行友好訪問,齊大王戰戰巍巍不敢接待,秦大王大怒,命大將軍王賁率領秦軍進攻齊國。
秦軍避開齊軍西部主力,由燕地南部南下,直奔齊國都城臨淄。齊軍措手不及,頓時土崩瓦解,齊大王不戰而降,齊國滅亡,秦大王在齊地設置齊郡和琅琊郡。
【阿龍看熱鬧】
亡六國者,六國也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國家間的競爭也是如此。戰國七雄中,齊、楚、燕、韓、趙、魏都曾經強大過,各國國君都曾經有過奮發圖強的時期,也曾有過人才雲集的時刻,但又因為種種原因,比如國君庸碌、貪圖享受,比如將相不和、領導和部下不相安,六國合縱抵抗秦國的事情也曾經折騰過幾回,最終各國都敗下陣來,被秦國一一收拾。所以有人評論說:滅掉六國的並不是秦,而是六國自己啊。人也如此,真正能夠打敗自己的,是自己,真正能夠拯救自己的,也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