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廢除私學燒掉《詩》、《書》
夜已深深、萬籟俱寂,鹹陽宮中、孤燈一盞。始皇帝獨座燈下,正聚精會神地批閱奏章、文件。接連幾天的宮廷舞宴、遊獵苑囿,他拉下了太多急需批閱的奏章、文件。孤燈下,始皇帝一手按著竹簡,一手握了禦筆,鷹眼圓睜,一篇篇地瀏覽,然後寫下自己的意見。
突然,始皇帝的眉頭皺緊了,把淳於越的奏章又重新看了一遍,忍不住往桌子一拍,猛地喝一聲:
“大膽!”
竹簡紛紛掉下,不遠處的趙高慌忙探頭來看。隻見始皇帝怒發衝冠,濃眉緊攢。
自親政以後,就很少有人敢說始皇帝不是的;平定了六國,始皇帝便一直生活在唯為獨尊裏麵。原來有些個性、敢於直諫的一些老臣,諸如繚子、茅焦這些人,不是離去,便是早被疏遠;如今身邊的不說趙高,就是肱股大臣,如王館、李斯、王翦等等,雖然都是一等一的人才,但卻是外麵引進的,都是靠著始皇帝的一點信任,這才有了尊且貴地位。他們一個個都知始皇帝的心胸,差不多都不願指出他的不是。時日一久,麵對輝煌的勝利,始皇帝越來越自以為是,再加上他乖戾的性格,就很難再聽得進別人意見。沒想到,一個僅僅隻是博士的淳於越,竟敢出言不遜,誹議他的政事。
始皇帝畢竟是經過不幸生活勵煉的人,他大怒之後,又漸漸地冷靜下來。關於朝政,腹非的不知有多少,朕何不就此舉行一次朝議,讓眾臣都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如此一來,朕心裏也就有數了。到時候,再殺了淳於越不遲。這麼想著,始皇帝一張疲憊的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他站起來,舒舒服服地伸了個懶腰。一旁的趙高見了,這才趕忙走到他的麵前。
“朕今晚是哪兒也不去了。”始皇帝說:“你馬上去通知三公九卿及所有博士,明天一早,到殿前議事。”
始皇帝統一天下後,建立了完善的中央權力機構。這一套官僚機構,從中央到地方,層層級級,分工明確、內部相互製衡,是始皇帝製度建設的得意之筆。這是他這麼些年來學習諸子百家的治國理論,依靠身邊的智囊團體,總結了各國官僚政治的經驗,依據分化事權、彼此製衡、監察相司的原則得來的。它使原本宰相一人統管的行政機構、軍事機構和監察機構都相對獨立起來,然後交由直接對皇帝負責的三公分別統管。博士們都是博學多才的人,秦國當時己有七十人。
因為以往朝議總是前幾天就給出議題,這一次卻沒這回事,趙高聽了之後,有些茫然地看著皇帝。
“快去吧,不要問為什麼。”始皇帝輕鬆地說。
第二天一早,三公九卿,所有的博士們都來了,上百人齊聚在大殿之上,大家都在相互詢問著一個問題:今天議什麼?問來問去,誰也不知道。大家正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時,始皇帝在太監宮女的簇擁下緩緩地進來。這一回,他沒興趣讓那位貞潔的女人坐在他身旁。
始皇帝不怒自威地環視了一下滿朝的臣子,剛才如趕集般熙熙攘攘的朝堂立刻安靜下來,一時間鴉雀無聲,連自己的呼吸也能夠聽得見。始皇帝心中甚是得意,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朗聲說道:“昨晚朕看了淳於越博士的一篇奏章,有些事情不太明白,所以讓大家來一次朝議。這事,就由丞相李斯主持,朕先聽一聽。”說罷,始皇帝把鼓勵的目光投向李斯。
由於對王館的一再多言有些不樂意,前不久,始皇帝就以王館年邁為名,讓李斯來接替了他的丞相位。至此以後,李斯緊靠始皇帝,始皇帝也依仗李斯,倆人不但非常投緣,還相互娶嫁子女,友好地走到始皇帝生命的盡頭,成為中國皇帝史上君臣關係最好的一對。這是後話。
李斯聽了皇帝的口喻,出列走到堂前,對始皇帝一揖,大聲宣布說:“博士淳於越,講敘自己的觀點。大家注意聽好,然後發表自己的看法。”
淳於越隻是個普通博士,排位在後麵,聽了李斯的話,分開眾人,不卑不亢地走到堂前,對始皇帝施禮,然後說:“臣以為,滅六國後,我國所執行的郡縣製很不好。這隻要看看過來的曆史,就可以知道。古時的殷周,就因為分封子弟功臣,所以能夠長久地擁有天下。現如今,陛下擁有的天下中,三公重臣多為普通百姓;到時候,假若國家出現危機,靠誰來救助?臣也算是個博學的人,從來還沒有聽說過,天下的事情,有不學習古人而能夠長久的。所以臣主張,我們應該學習古人,實行分封製,以保我大秦能夠天長地久。否則的話,恐怕我大秦國難以長久。”
始皇帝聽了,臉色氣得鐵青,但很快又恢複過來。朝堂上議論紛紛,有人在罵淳於越膽大妄為。始皇帝目示李斯。李斯會意,溫和地問道:“還有相同的看法嗎?”
隻見王館站出來,說:“我大秦國如今滅的六國,其中燕國、齊國、楚國舊地,離我們關中遙遠,如果不分置諸侯王的話,就很難進行鎮撫管理。所以,老臣建議皇上,分立諸子。”
王館雖被免除丞相,博士的頭銜卻並沒有被剝奪,因此還有機會參加朝議。王館說完,看看始皇帝,又看看李斯。
“還有誰的看法與兩位博士相同?”李斯微微一笑,避開王館的目光,大聲問道。
朝堂上又一片寂靜。因為照眼前的情況看,大臣們對始皇帝突然來討論這件事情,心裏都還沒有底。是不是皇上又想實行分封製?如果真是這樣,到時候王族的子弟們,一個個諸侯一方,自然又都十分神氣,如果自己得罪了他們,怎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