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監工高高地揚起皮鞭。始皇帝看不到皮鞭下的民工更努力地幹,卻看見了一個民工被皮鞭抽倒在地上,另一個民工用手擋著皮鞭,向他投來憤恨的一眼。始皇帝發怒了,還是輕輕地對趙高說:“挖了那賤人的雙眼。”
始皇帝陵園南依驪山,北臨渭水,遠遠望去像一座巍峨聳立的山丘。它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也是最豪華的皇帝陵園。秦始皇陵園是在戰國君王陵寢製度的基礎上創建的。秦始皇繼承前代製度並多有創新,他通過修築驪山陵形成了許多影響深遠的帝陵製度,如封樹製度、陵邑製度、園寢製度等。
秦始皇驪山陵的封土規模大得如山,秦始皇就命名自己的這個陵塚為“山”。封,即封土,積土成山;植,即植樹,廣植鬆柏。封樹,即封土植樹如山似陵。封土的大小、高低標誌著墓主人生前的等級與地位。秦始皇的陵塚呈覆鬥狀,全部由人工積土成山,精心夯築而成。陵塚原高五十丈(約115米),陵基東西長約485米,南北寬約515米。經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至今尚保存高76米、寬350米、長345米的夯土陵丘。這是後話。
最讓人震驚的,是始皇陵裏的殉葬人,除了大量的威武雄裝的兵馬俑,還有萬千上萬的建造陵墓的工匠,他們在陵墓造成後全部都被活埋了;再就是異常龐大宮殿群中上萬可憐的美女,她們在經曆了國破家亡之後被始皇帝擄來,象牲畜一樣被關在始皇帝的豪華宮殿裏,供他人一人淫樂、冷落,最後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又被放進始皇帝駭人聽聞的驪山陵墓中,就象把活魚扔進沸油裏一樣。這也是後話。
民工憤恨的雙眼被挖了出來,士卒拎了來到始皇帝跟前。那雙眼睛似乎還是非常憤恨,始皇帝看了不由得心裏一顫。
103、不知天高的讀書人去死吧
人生多艱!這是天下人共同的感歎。這“艱”除了人生旅途中的種種艱辛和苦難,還包含著對死亡的恐懼。
無論是小孩還是老人、是普通人還是傑出的人,在潛意識中,都會有一種對長生的渴求,有一種對死亡的焦慮。正是人的這種對死亡的焦慮,使人變得偉大、也使人變得渺小,讓人變成好人、也讓人變成壞人。生命的死亡是必然的,無論是誰都必須正視,這是天下所有普通人都能接受的事情。
然而,世事就有這麼離奇。聰明睿智、剛毅大、視人命如草芥的始皇帝,卻接受不了這件事情。他不想死、他怕死,他十分強烈地渴望長久地活下去!這樣的渴望,差不多占據了他如今的整個心靈。基於這樣的渴望,他把主要心思和幾乎全部精力,都用來追求長生不老。
這樣一來,始皇帝的身邊,除了徐福、侯生,還有從全國各地召來眾多方士。一時間,鹹陽宮熱鬧起來,諸如侯生一般有名的方士,多時達三百人以上。這些人,統統受著始皇帝格外的禮遇厚賞,他們四處奔波去尋求不老的仙藥,然後都能夠自由地進進出出鹹陽宮見到始皇帝。
始皇帝雖然每天都有希望,可昨天的希望又總是失望的。久而久之,始皇帝越來越煩惱,變得越來越現實。朕要不死藥,要你們給朕找到不死藥!他大聲地喊,正煩躁不安時,侯生回來了。始皇帝聞報大喜,連夜召見。
宏偉的大殿上,燈火輝煌。始皇帝高高在上,滿懷希望地望著侯生一行。侯生施禮之後,起身坦然地迎著始皇帝的目光,這使始皇帝更感到希望,雙眼灼灼放光。那目光分明在說:“快,把不死藥給朕呈上來!”
侯生終於低下頭去,沉吟半晌,低聲地說:“陛下,貧道這次去取不死藥,曆經太多艱險,反反複複,每次都差點喪命。”
“哦!”始皇帝不想聽這些,但還是客氣地回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