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2 / 2)

元大同見他半天不說話,重重的哼了一聲。“這個月就不要出門了,四書五經哪一本讀完了說給我聽。”元大同沒什麼文化,就希望自己的兒子能考取個功名。將來有個一官半職,自己的家業也能繼承下來。元不悔應了一聲退出門,悲催的歎了歎氣。

此時日頭西斜,但太陽依然火辣辣的烤著大地。元不悔三步並作兩步,趕回自己房內,丫鬟香兒正亭亭的立在門口等他回來。香兒見元不悔一臉的喪氣,小聲問道:“少爺,老爺責罰你了?”

“別提了,我爹是置我於死地呀,一個月都別想出門了。”元不悔一想到明天的出行計劃和未來一個月的煎熬生活,拿了把扇子無聊的不耐煩的扇來扇去。

要說元不悔的學問,小時候自然也是請了先生,四書五經也讀了不少,字倒認了不少,意思卻不明了。先生見他頑劣,幾次無果,終於辭退了。元不悔也落得個無人管教,貪玩成性。要不是元不悔時時管教,隻怕此時已是脫韁的野馬了。

夕陽西斜,漸漸落入地平線,晚飯時刻到了。元不悔無精打采的來到飯桌前,一大家子中除了元大同還沒到,其他人都已坐好。元不悔的母親坐在上位,左側旁邊空著,右側是元大同的妾室楊玲兒,左邊坐的是他的哥哥元不器,比他大了四歲,父親的一些產業已經開始由他打理。右邊則是他的妹妹元不魅,紮了兩個羊角辮,聰明惹人疼,今年剛八歲。

元不悔一進門,妹妹甜甜的叫他:”哥哥好。”

“妹妹好。“元不悔看她的笑臉,也笑了笑坐了下來。

說話的功夫,元大同走了進來,和母親閑聊了兩句,眾人開始吃飯。元大同一邊吃一邊誇獎小女兒聰明,後來又和大兒子元不器說些布匹生意上的事。元不器目前已經接管了惠民布行的一處生意,設在了河南府下轄的一個小縣。元不器自小耳濡目染,接管後很快就勝任,前兩年打理的井井有條,隻是今年行情忽又轉變,布匹生意突然一月不如一月了。元大同聽了後眉頭緊鎖,沉吟道:“我讓大管家知白給你協助,盡快調查情況。務必在一個月內解決問題。”

“是,父親。”元不器道。元不悔見父親不理他,自己悶頭吃飯。飯後,元大同又叫元不器到書房來,具體商討。元不悔剛出門口,妹妹從後麵跑出來:“哥哥,哥哥,等等我。”元不悔停下,妹妹拉住他的胳膊央求道:“哥哥,能不能陪我玩一會。”

元不悔想了想,點了點頭。妹妹高興的跳起來,“哥哥,我們到那邊去好嗎?”元不媚指向不遠的一處花叢。這時太陽已經落了,隻是天還亮,有絲絲微風拂過,甚是愜意。到得花叢處,妹妹問他:“哥哥,最近我一直在背唐詩。你能背一首最喜歡的唐詩嗎?”元不悔雖然學問少,但是唐詩卻背的不少,思了片刻道:”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

“後麵的我知道,我知道。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元不媚歡快的搖著小腦袋背起來。元不悔摸了摸妹妹的頭,笑了笑。

“妹妹,該你了,你也背一首最喜歡的唐詩。”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妹妹又開始搖頭晃腦了。元不悔見她背了一首簡單的詩,就問她為什麼喜歡。“因為我能讀懂呀,天底下最辛苦的就是農民伯伯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糧食。”質樸的話突然打動了少年不羈的心,他第一次思考自己生活這麼安逸,還有什麼埋怨的呢?妹妹見哥哥突然發呆了,搖了搖胳膊,“哥哥,你在想什麼?”

元不悔回了神來,“沒什麼,妹妹,你想吃桃嗎,我去給你摘一顆桃來。”

“嗯嗯。”元不媚點了點頭。

桃樹離這也不遠,十幾步的距離,元不悔個頭已經長高,伸手一摸,便摘下一顆桃來。摘了兩顆桃,妹妹也走到桃樹下,擦了擦桃上的茸毛遞給她一顆。貝齒一咬,香甜四溢,汁水也流了下來。兩個吃桃少年就這樣構成一幅美好的畫麵融入在這黃昏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