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的籃球夢想
佚名
姚明,籃球運動員,目前在NBA發展,效力於火箭隊。
1980年9月12日,姚明出生於上海。姚明4歲時,身高已經超過1米,體重也達到27公斤,又過了4年,他的身高躥到了1.70米。
姚明的父母看到了兒子的籃球天賦,躺他去接受籃球訓練。每天下午,姚明放學後就站在學校門口,等教練騎自行車來帶他去體校,訓練的時間是周一到周五下午和周六全天。那時,姚明還不怎麼喜歡籃球,但他很少請假,因為那是父母要他做的。
後來,父母將姚明送進了籃球訓練館。籃球基礎訓練是簡單而枯燥的。每當姚明疲憊不堪地回到家裏,姚誌源仍會再拉他到小區的自行車棚外,對著釘在那裏的籃圈練習投籃。
隻要姚明投中一定數量的球,父親就答應給他買一件小禮物,以至於姚明後來開玩笑說,他是“在父親的利誘下打籃球”。姚明9歲的一天,母親弄到兩張哈林籃球隊的表演賽門票,姚明第一次意識到籃球原來如此充滿樂趣,於是,姚明開始構築著自己的“籃球王國”之夢。
盡管母親全力培養姚明對籃球的興趣,可她也時常為姚明的前途擔心,她更希望兒子接受廣泛地教育,過相對正常的生活。為此,母親一度想讓姚明遠離體育專業,但是,已經對人生有了追求目標的姚明,是難以離開籃球場的。
1992年姚明小學畢業,進入師資力量雄厚的南洋模範中學就讀。兩年後,年僅13歲的姚明身高已超過2米,他離開自己的家,住進上海體育運動技術學院的宿舍,職業球員生涯從此開始了。
接下來的8年裏,姚明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投入到緊張而又艱苦的籃球訓練中,與父母很少見麵。關心兒子的母親隻能在假期裏,為兒子做幾頓可口的大餐,或是在主場比賽結束後守候在更衣室門口,為兒子遞上食品和衣物。
有段時間,母親很難在上海買到適合姚明那雙大腳的籃球鞋,於是托在美國的遠房親戚代買一雙。親戚的男朋友名叫章明基,他花92美元買到一雙18號的Nike籃球鞋並帶回上海,這件小事在現在看來充滿許多妙不可言的巧合:與姚明簽約的第一家球鞋讚助商正是Nike,多年以後章明基成了“姚之隊”的負責人。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母親萌生了讓姚明去美國打球的念頭,而讓姚明首次踏出國門的則是Nike公司。
1996年,Nike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第一次看到身高2.18米的姚明,在驚奇之餘他們不但決定為姚明提供運動裝備,還邀請他前往巴黎參加1997年青年籃球訓練營,母親說那次巴黎之行“讓姚明增加了不少信心”。
1998年夏天,姚明又前往美國參加了全美籃球夏令營。在一次練習比賽中,姚明出色的身體條件和表現讓喬丹刮目相看。喬丹當時就對他說:“你到NBA來打球吧,我要求公牛隊的老板,讓你替下原來的中鋒。”姚明說:“作為一名籃球運動員,誰不想到他們心目中的神殿NBA賽場上去縱橫馳騁?不過,我認為自己現在的能力還達不到NBA的要求。當務之急就是刻苦訓練,待時機成熟了,再爭取角逐NBA賽場。”
那時,喬丹是姚明心目中的偶像,他之所以崇拜喬丹,是因為喬丹不單是球技高超,而且作為世界籃壇頭號巨星,他一點也沒有架子,為人謙虛隨和。
2002年,21歲的姚明已經身高2.26米。經過幾年的苦練,姚明前往NBA打球的時機已經成熟。母親身邊也有了自己的顧問團,那就是以章明基為首的“姚之隊”。在“姚之隊”的幫助下,姚明完成了選秀前的一係列手續,成為當仁不讓的頭號新秀。之後,姚明在NBA的輝煌之路便開始了。
2003-2004賽季,姚明在自己的第二個賽季就已經成長為球隊的得分王,並幫助火箭隊以常規賽第七的身份重返季後賽。
2004-2005賽季火箭隊經過交易得到了兩屆得分王麥蒂,姚麥組合在他們的第一個賽季就取得了佳績,火箭隊以常規賽西部第五的身份再次晉級季後賽。
隨後的2006-2007賽季、2008-2009賽季,火箭隊在主力隊員姚明的的帶領下,又兩次闖入季後賽。
姚明,一個黃皮膚的亞洲人,憑著自己頑強的意誌和刻苦的訓練,終於在“籃球王國”裏打出了一片新天地,成為NBA最優秀的中鋒之一,讓美國乃至世界對東方人刮目相看。
說起姚明來,很多人將其成功歸於天賦,認為有著2米26身高的姚明一定會成功。其實他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姚明的確擁有絕對身高,但是,他能夠達到今天的“高度”,是他跨越了很多自身條件上的不利因素所獲得的結果。換句話說,姚明並不是神人或聖人,他像我們任何一個普通人一樣,有自己的優點和弱點。這就提醒我們,先天條件固然重要,但對於一名運動員來說,更關鍵的是看你怎麼發揮自己的優點,改進自己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