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點睛:人需要有夢想,就像鳥兒需要有天空一樣。是天空給了鳥兒飛翔的空間,是夢想給了我們奮鬥的目標。孫紅雷不是一個帥氣的男人,卻憑借著少時的一個夢,一路走來,不但摘取了許多榮譽,也將自己磨礪成一個有棱有角的“硬漢”。
張羽:從修理工到“星光大道”冠軍
沈黎明
2009年1月4日,中央電視台2008年度《星光大道》欄目總決賽結束,年輕選手張羽最後以一曲張雨生的《大海》獲得了年度冠軍,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
中國音協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徐沛東誇讚他嗓音明亮,是百年不遇的天然童聲。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年紀輕輕的張羽,為了這一刻的到來,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規劃——音樂夢想,苦苦努力,執著追求了整整11年。
今年26歲的張羽,出生於黑龍江一個普通工人之家,14歲時父母離異,從此他跟著媽媽開始了艱難的生活。
張羽的媽媽當時每月工資隻有400多塊錢,一個離婚的女人領著孩子獨自生活,日子可想而知。張羽從小聰慧睿智,學習一直不錯,尤其對唱歌很感興趣,而且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到初中快畢業時,張羽對唱歌越來越感興趣,希望好好學習音樂,將來成為一名歌唱家。但學習音樂是需要很多費用的,張羽媽媽那點微薄的收入,連維持日常生活都困難,根本無法滿足他的願望。於是中考時,張羽媽媽便建議他報考技校,早點學一門技術,早點工作賺錢。張羽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完全理解媽媽的苦衷,把自己的願望深深埋在心底,痛快地接受了媽媽的建議,報考了當地一所技校的汽車駕駛與維修專業。
雖然上了技校,但張羽對自己夢想的追求卻沒有放棄,他想:“不能上專業學校學習,我就自學!”於是他在學習之餘,和幾個好朋友組建了一支樂隊,自己擔任主唱,和大家一起,一邊湊錢買名家演唱的音碟,認真聆聽、學習,互相切磋;一邊尋找機會參加一些業餘演出,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為了不使媽媽擔心,張羽始終偷偷參加樂隊的活動,什麼商店開張、企業促銷,隻要有機會演唱,他就絕不放過。這期間他經曆了許多難以想像的挫折,一開始很多人說他唱得不好,也有人說他長得不好看,甚至在台下起哄,他不生氣,也不氣餒,下了台就向夥伴兒征求意見,找差距,並不斷告訴自己:“將來一定要唱出個名堂來。正是憑著這股勁,張羽的歌越唱越好,越唱越有味道。
讀技校的最後一年,其他同學都選擇去汽車廠實習,張羽卻沒有去,他堅持和朋友一起搞音樂。後來,媽媽知道了張羽的狀況,勸他還是先找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後再搞音樂。聽了媽媽的勸告,張羽在一家汽車修理廠找了份活兒,便邊幹邊繼續搞音樂。這期間,他就是一個流浪歌手,到處漂泊,大街街頭他唱過,商場裏麵他唱過。總之,隻要有唱的機會就絕不放過。一次張羽在一家商場得到了周末促銷演唱的機會,事先說好了演出費200元錢,但等張羽演唱完後,商場卻以他唱得不好為由,拒付報酬,當時張羽氣得真是欲哭無淚。為了抒發自己的憂傷,也為了激勵自己,他創作了一首名為《落葉》的歌曲,他在歌中唱到——“我是一片小小的落葉,總是隨風四處漂泊。北風吹呀吹,我的心已碎。我就是落葉,我也有我的美……”同時張羽還在日記中寫道:“我要用這首歌告訴自己,即使自己隻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修車工,也不該放棄自己的理想,也要擁有自己的美!”
後來張羽聽說大連的不少酒吧有歌手駐唱,隻要歌唱得好,演唱的機會很多,便於2002年隻身來到大連,先是憑著不錯的技術,在一家汽修廠找了份活,隨後一下班,他就往酒吧跑,一家一家地毛遂自薦當歌手,很快他特殊的嗓音“征服”了一家酒吧的老板,聘請他為駐唱歌手。有了演唱的機會,張羽每天都精心準備,不管白天修車多累,都保證以最好的狀態投入演唱,張羽高音柔和、感情激越,演唱很有特色,很快便在大連的酒吧中紅了起來。然而一個歌手要想從酒吧裏唱出來,就需要多尋機會,參加各種比賽。於是,一有比賽,張羽隻要覺得適合自己,他就會想方設法借錢參加。酒吧老板知道張羽的情況後,主動借錢給他參賽,至今張羽還欠著那位老板一萬多塊錢。經過各種賽事的不斷曆練,張羽的演唱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2006年,張羽為了早日圓自己的音樂夢,毅然來到音樂人雲集的北京。到了北京之後,他還是白天在汽修廠裏幹活,晚上學習音樂,四處演唱,不斷尋找著機遇。結果來北京當年,他就抓住了參加了中央電視台《非常6+1》節目的機會,並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冠軍。這次成功,對張羽激勵很大,也更加堅定了他圓夢的信心,比賽結束後,他便把目標瞄向了捧紅了一大批平民歌手的央視《星光大道》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