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對他說:“我不想再從事農業,我要去奧克拉荷馬的油田工作,你也跟我一塊去吧!”父親當然不願兒子工作兩年都領不到一分錢,油田的工作,一天可有12美元的收入,所以他不容兒子反對而命令他隨他而行。之後的兩年間,克拉克?蓋博就在煉油廠工作,每天弄得全身油汙,揮動著重達18磅的鐵錘,在60英尺高的油井架台上從事保養工作。到了19歲,他明確地向父親表明自己的態度,也就是要回到他一心向往的表演世界。於是,克拉克?蓋博加入一家在鄉村巡回演出的小劇團,當然那是個三流小劇團,經常在堪薩斯州、內布拉斯加州等中西部一帶的鄉鎮表演。他們在空地搭帳篷作為演出場地,門票分為5分、1角、1角5分3種,所演的劇目有《湯姆叔叔的小屋》及當時極獲好評的《隻有查理》等。據說有一次,他一個星期才分配到2元7角5分錢。
1922年3月21日,劇團在蒙大拿州的卜特市陷入困境中,大風雪阻擋他們的去路,而克拉克?蓋博身上一分錢也沒有,有的隻是債務和絕望而已。
第二天一早,克拉克?蓋博搖晃地走到火車站附近,饑寒交迫的他,褲子上補滿了補釘,鞋底也有好幾個洞,口袋內一共隻有7美分而已。他進入郵局,寫了一封準備拍給父親的電報:“請寄旅費給我,我要回家。”寫完後,他睜著無神的眼睛看著外麵的大風雪,心裏想著——到底要不要拍出這封電報呢?
難道就這樣放棄自己所喜歡的戲劇工作嗎?如果拍出這封電報,可能就會平平凡凡地度過這一生。最後,他那不屈的荷蘭精神終於發揮效力——他的父母都是荷蘭後裔,他決心繼續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於是撕毀寫好的電報,大步離開郵局,跳上貨物列車,離開了卜特。
當火車接近蛇河溪穀時,駕駛員發現躲在有蓋貨車內的他,那是1922年時的事,十二年之後的克拉克?蓋博已成為世界名人。但當時駕駛員並不知道,所以很不客氣地把他趕下來。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他隻好當了三個月的伐木工人,以賺取前往波特蘭市的火車票錢。
到了波特蘭市,克拉克?蓋博又加入一家鄉下巡回劇團,結果這家劇團發生經濟困難,他隻好再當臨時工人,替測量師搬運工具、在玉米田趕騾、當馬路工程的小工人,整理草木及製材工廠工人等工作他都做過。
後來,克拉克?蓋博回到了波特蘭市,但始終找不到工作,好的工作總是被別人捷足先登。於是他想不如到報社當廣告欄的分類員,如此就可比別人先看到條件好的工作機會。這個計策果然產生效果,他找到電話公司架線工人的工作,周薪是16美元。
這份工作是他人生的又一轉折點。有一天,他被派遣到波特蘭市一家名為“小劇場”的戲院,修理故障的電話,修理期間,他認識了舞台女導演約瑟芬?德隆。
克拉克?蓋博從約瑟芬那兒學到許多演戲技巧。在此後的幾年間,他仍有好幾次瀕於絕望的邊緣,但經過一番奮鬥之後,終於當上一部警匪片的主角,那就是有名的《自由靈魂》,從此他開始向大明星之路邁進。
之前,克拉克?蓋博常在百老彙當龍套,也經常到好萊塢拜訪各影片公司的人事組,希望他們能派個小角色給他,但一連好幾個月都未獲得答複。後來,他好不容易得到一個機會,能在某部電影裏演出,而且在戲中還有台詞哩!他為之興奮不已,認為終於在好萊塢找到一個立足點了。但他的想法過於樂觀,因為一直到6年後,他才又獲得一個有台詞的角色,而且反應並不很好。在這前後八年間,他曾在《快樂寡婦》電影中擔任合唱團團員的角色,當時的薪水是一天7元5角。數年後當他成為世界級大明星時,他把以一天7元5角參加《快樂寡婦》演出的通告,放在鏡框中掛在牆上。在通告上另有他親手所寫的——“不要忘記!克拉克?蓋博,不要忘記!”
克拉克?蓋博並不是那種過於認真的嚴肅人物,事實上,當他在邁阿密市美國空軍訓練所接受訓練時,曾被選為全校最具人緣的人,因為他和藹、坦率、體諒別人,而且絲毫不自大。
他曾接受有“空中要塞”之稱的B29射擊手的訓練,這種嚴格的訓練,曾使好幾萬的年輕人被淘汰,但克拉克?蓋博當時雖已經42歲,卻始終沒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