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之前那樣打廣告,普通人看過即忘的那種。而是真的把大酒坊的所在地——清水鎮,給牢牢記住的那種。
電視一共四十集,不到一個月,就放的差不多了。
大結局的時候,花崗人還發現了一個彩蛋。
他們發現,最後那個跋山涉水尋找清水泉,重啟大酒坊的新社會女幹部的名字竟然是蘇青玉。
也就是說,這女演員演的就是他們的蘇書記。
他們蘇書記竟然還有專門的人來演她,可真是了不起啊。
蘇青玉聽說這事兒之後,還挺後悔沒去看結局。
問林楠,“演的咋樣?”
“還行,但是還是有些差距的。”
林楠認真道。
她這可不是說好聽話哄領導,是說實話。
然而事實上,當時的導演選這個演員的時候也是很頭疼的。
因為他本人也見過蘇青玉,當時就一個想法,太難了。
蘇青玉本人長相和氣質太不符合。偏偏這兩樣融合在一起,就更難得了。
想想,一個十分水靈的女同誌,偏偏又帶著幾□□為大幹部的威嚴。威嚴中帶著幾分隨和。這不好演啊。
長得好看的演不出這氣質,有這氣質的長得不如她。
總不能把本人請來演戲吧。這是不可能的。也不能隨便找個人來演。這角色戲份不多,就結局出現。可她的戲份是很有意義的。畢竟就放的重啟,也代表著新時代的美好生活的來領。她也算是一個新時代的代表了。
最後隻好斟酌再三,選了有氣質的。
哪怕這樣,這個演員演的這個角色也算是小火了一把。
因為這時候,能夠被演在電視劇裏麵的幹部可真是太少了。特別是這麼年輕的幹部,做的還是在農村扶貧的事兒。
她為了重啟大酒坊,跋山涉水的那一段,可讓人感動壞了。
簡直就是新時代幹部的楷模啊。
好些人並不知道花崗有這麼一個幹部在,但是都覺得這個幹部好。
然後偏偏劇組為了展示這部劇的真實性,在播出之後,就說了,這部電視劇裏麵的蘇書記在現實中是存在的。
也確實是她千辛萬苦的尋找到了清水泉,重啟了大酒坊,才有了現在的清泉酒廠。
也是因此,這傳承數百年的大酒坊才能再次養育這片土地上的百姓。
這下子,現實裏的蘇書記也火了一把。
好些和蘇青玉相熟的人都打來電話了,問這事兒是不是真的。
蘇青玉忙的不得了,還得應付這些來電,“真的,都是真的,歡迎來我們這邊做客。品嚐清泉酒。”
“沒什麼了不起的,這是每個幹部的職責。”
“對,多下鄉鎮走動,尋找大自然富裕的財富。”
連蘇家屯的親人們也打來電話了。
蘇爺爺和蘇奶奶都很高興。兩人都不算年輕了,都是快八十的人了,但是因為這些年生活愉快,加上平時也會種點菜鍛煉,所以還是中氣十足。
蘇奶奶連續追劇一個月,追完就特別多的敢想。“還是我孫女好,有本事。要是青玉你去演,肯定更好。”
蘇青玉笑道,“奶,我是人民幹部,咋能去搞副業呢?”
“你們幹部要求就是多,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還是你大哥這個幹部好,一輩子都不動。在蘇家屯別提多自在了。”
蘇奶奶說的就是蘇衛國同誌了。
這位勵誌一輩子為蘇家屯奉獻,連鎮上提他,他都沒動。
按他說的,他覺得自己就這麼大的能耐。這還都是和蘇青玉學的。讓他管蘇家屯,他有經驗,也有這個本事。可讓他鎮上或者縣裏,那他是沒自信的。怕害人害己。
好在蘇家屯一直在壯大,所以他職位沒動,可這級別倒是也往上提了。
蘇奶奶說了好多話,最後說道,“青玉啊,今年過年別加班了,回屯裏也好,去首都也行,好好過個年。奶啊,不想你那麼辛苦了。”
看著電視裏放的那個演員辛苦找清水泉的場景,老太太眼睛都濕潤了。
這不得不說電視劇裏麵會渲染氣氛了,雖然蘇青玉當時也不算輕鬆。畢竟山上沒修路,她也確實爬了山找的。不過對蘇青玉來說很平常的事兒。但是在電視劇一渲染,就特感染人了。老太太這心裏想著就心疼。想著原來除了加班,她孫女平時工作還這麼辛苦啊。壓根不是坐在辦公室裏指揮人呢。
蘇青玉雖然不知道老太太是因為這些事兒才這麼感觸的,但是還是笑著道,“奶,我知道呢,今年不加班了,我和元歸說好了去南方那邊過年。那邊暖和。你和爺爺也過來一起好不好?”
“不了不了,我們還是喜歡在老家這邊熱鬧。”蘇奶奶直接拒絕了。
主要是她感覺自己身體也不如從前了,不想折騰。也不想去打擾孫女小家生活。
“那我給你彙點錢回去,你自己買東西。”蘇青玉道。
當初奶奶給她的陪嫁,她現在都是找著機會就返送回去。”不能不收,要不然我過年不開心。”
“好,奶知道了。”蘇奶奶聽到這話就沒拒絕,想著都存起來,以後她和老頭子不在了,就傳給青玉和元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