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4 章(3 / 3)

青玉給她的錢,她可都存著沒用呢。

主要還是花不完。

蘇青玉打電話的時候,她本人的一些資料也被一些領導拿到了案頭。

蘇青玉從下鄉開始的檔案可以說是相當漂亮了,這是一點時間沒浪費啊。短短的十年,幹成不少事情。

所到之處,一片欣欣向榮。

不說她在學校的表現,就拿她任職履曆來看,就很是優秀了。

她在蘇家屯,蘇家屯就搞出了一個聞名全國小紅旗。蘇家屯也成為了整個華南省有名的新農村。

她到花崗公社,花崗公社短短兩年走上致富路,她到花崗區,三年時間全區致富。

還連帶著幫著其他區走上致富路。

甚至連雲城的那個農產品公司的前身雲城水產都是她搞起來的。

聽說現在花崗都已經納入城區範圍了。

這可真是有能力。

湖雲的一些領導看中了這個出現在他們視線裏的青年才俊了。

不過她目前級別不算高,所以還有需要培養成長的空間。

省裏領導倒是沒對她做出什麼安排,省裏組織部的領導隻是打電話給趙書記,提了一下蘇青玉,說讓重點培養這樣的優秀幹部。

趙書記笑嗬嗬道,“她早就是我們市裏重點培養的幹部了。市裏的幹部們都很看重她。她提出好想法,好意見,我們也是認真采納的。”

省裏的電話掛了之後,趙書記心裏高興的不得了,驕傲又自豪。

正樂嗬呢,又有電話打過來了。

他接了電話聽了幾句之後,樂嗬的神色就沒了,“想得美!”

然後直接掛了電話。

什麼,讓蘇青玉去他們市裏當城區書記?

他們城區範圍更大?

也好意思提。再大的城區比得上蘇青玉在雲城的如魚得水嗎?哪個幹部不重視她?這也是現在沒機會,要不然肯定要提拔的。

過了一會兒又有電話打過來了,提的也是想讓蘇青玉去他們那邊發展的意思。

對這些電話,趙書記都直接不接了。

這會兒,蘇青玉也接到呂書記的電話了。

蘇青玉倒是還記得這個老書記。因為覺得他是自己遇到的人裏麵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位。

呂書記倒是沒說什麼,隻是打電話來恭喜她。說省裏領導也注意到她了,未來肯定會有更大發展的。

說了幾句之後,就掛了。

蘇青玉還納悶,她以為這位會邀請她去邊州看看呢。但是竟然沒說。

電話這邊呂書記歎了口氣。

他其實也是想邀請的。

在蘇青玉出名之後,他就知道看中蘇青玉的人不會少。邊州除了窮這一點,沒什麼競爭力。所以趕緊給蘇青玉打電話了。

但是真通話之後,他又反而沒說什麼了。

因為他知道,蘇青玉的未來是前途無量的。以前還可以說級別不高,需要更大的成績來出頭。邊州雖然風險大,但是一旦成功,這成績就十分亮眼了。但是現在有了上麵領導的關注,以後機會不會少。蘇青玉也就不需要冒風險了。

邊州這個可能出不了成績的地方,實在是沒好意思拉這麼一個前途無量的年輕幹部過來耽誤了。他也沒有這個信心。與其讓雙方為難,倒不如不提。

不過呂書記不知道的是,他雖然沒說什麼,但是蘇青玉倒是又考慮起去邊州的可能了。

上次她就在想自己以後會不會在雲城待著。

內心深處,她當然是不想的。

因為理想也罷,長期以來養成的習慣也罷。她可能真的不大喜歡享受勝利的果實。

比如現在花崗發展好了,辦公設施,生活設施都好了。她在這裏待著絕對舒服。

可她反而覺得不夠充實了。

花崗已經納入城區了,而且還是新城區,有了市裏的支持,以及本身的底子,這裏工商業隻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這裏有了大學,不擔心未來培養人才了。

幹部們這幾年也算鍛煉的不錯,今年也開始大力培養了,未來隻會更優秀。

也是因為有這些幹部,所以哪怕是花崗納入城區了,蘇青玉本人也少操心很多。她相信,隻要後麵一代一代的幹部接班做的好,花崗隻會越來越好的。

如今的花崗,甚至雲城,已經走在了其他同等級別的市前麵了一大截了。

蘇青玉覺得,如果把發展經濟比喻成修房子。那她可能是適合做那個打地基的人。

她打的地基越深,越實,未來蓋的樓就越高越穩。

這裏的地基穩了,她想去下一個地方打地基了。馬上就要邁入八八年了。未來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工作難度更高。

她得抓緊時間鍛煉了。

不過雖然有這麼一個想法了,她也沒立馬做出決定,而是暫時放在一邊。

畢竟現在手頭的工作也不少。她還是花崗的書記,還是要把花崗的工作做好。

就算離開,也要等花崗納入城區的工作完成之後才行。

這工作至少也要等年後才能徹底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