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開學的情況如何。
她還見到了吳楚華夫妻兩人,就是之前在青山五小擔任老師和校長的那位知青。
吳楚華如今也是在鎮上這臨時學校擔任校長。
這學校裏麵可不再僅僅隻是二十多學生了,而是分了兩百多學生。
開學這兩天可忙壞了,但是辛苦卻又興奮著。
看到蘇青玉來了,他激動不已,感謝蘇青玉為青山農村教育的支持。
蘇青玉笑道,“要說支持,還是你們這些紮根農村搞教育的同誌支持的最多。沒你們的付出,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師資力量。現在學生們入學了,你們的擔子更重了。”
“比以前好多了,這裏什麼都有。以前學生少,可是什麼都缺。我們很知足了。”
“等過幾天大家熟悉了之後,就會選出班幹部來,有班幹部幫忙管理學生,工作會更好做。”
蘇青玉笑著點頭,“孩子們的安全問題也要注意。他們離開家裏來這邊,什麼都不熟悉。”
“我們是規定住讀的孩子不能隨便出門,要出門也需要打報告才行。十歲以下的孩子打報告也是不能隨便出去的。”
蘇青玉見他們都有安排,十分滿意,鼓勵道,“困難隻是暫時的,等新學校修好了,統一管理會更好一些。”
吳楚華高興的點頭。
蘇青玉很欣賞他這種精神,特意叮囑他,“你和你愛人也要堅持學習,雖然沒參加高考,但是邊州也支持教室再教育,現在也要自考,我希望你們也能夠追求進步。爭取以後還是要有大學學曆。咱鄉鎮小學也是要按照高標準來要求自己,是不是?”
蘇青玉這番話都是給吳楚華一個提醒了。
他之前就忙著孩子的教育問題,每天操心孩子輟學。加上當時在山裏信息閉塞,確實也不了解這些。
現在蘇青玉一提醒,他也如同找到了未來的方向一般,頓時覺得自己又回到了十年前剛下鄉的時候那樣,充滿了激情和理想的時候。
“蘇市長,我會努力追求進步的。謝謝您!”
蘇青玉道,“我也是希望你能夠進步,然後帶著其他年輕老師進步。你們這些教師對邊州的未來影響很大啊。這裏的學生,可都是邊州未來建設的接班人。”
吳楚華頓時感覺責任重大,卻也感受到了這位蘇市長對他們這些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我明白了,蘇市長。”
蘇青玉笑著點頭。
她也是確實想提拔這位吳楚華。
邊州教育係統確實很缺人才。從外麵調也不大現實。
能夠自己培養當然更好。
能夠這麼多年紮根農村搞教育,不放棄那些學生,她對吳楚華的品性很信任。
這能力再培養培養也是可以的。
看完孩子的學習環境,等孩子們開飯的時候,蘇青玉又去看了大家的夥食。
吃的雜糧混大米煮的米飯。幾片肥肉頓一大鍋的青菜。
孩子們吃的噴香,似乎大鍋飯吃的就是香一點。
蘇青玉嚐了幾口,有鹹味,沒什麼油水。她也沒說什麼。畢竟現在還沒開始收益,到處都差錢。
孩子們能夠吃上這樣一口飯已經很不容易了。
她也不會對下麵要求過多。等以後學校開始賺錢了,這夥食還是要提高標準的。她相信這個時間不會太長。
大家吃的香噴噴的時候,蘇青玉發現一個孩子正蹲在宿舍門口編著橡皮筋。
是個小姑娘,瘦瘦弱弱的。
頭發還有些枯黃。
蘇青玉走過去,蹲下來道,“怎麼不去吃飯啊?”
小姑娘叫李小葉,十二歲了,卻還是上一年級。見到蘇青玉問話,她緊張的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