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市長,她叫李小葉,剛上一年級。”
吳楚華的愛人高小丫倒是認得這孩子。因為之前在五小的時候,她和吳楚華還曾經去過李小葉家裏做思想工作。
蘇青玉問道,“小葉啊,怎麼不去吃飯?”
李小葉抿了抿嘴,道,“我想早點學會,多幹活,賺錢。”
蘇青玉看了眼她手裏的東西,因為是用來教學的,所以並沒有收回來。
別的孩子已經在吃飯了,她卻還在練習。
“你們每天隻需要在固定的時間工作就行啦,其他時間還是要學習為主。”就是為了擔心孩子們本末倒置,所以每天工作的時間和數量都是有限製的。在規定的時間完成多少件產品。絕對不耽誤孩子的學習時間。
李小葉道,“媽說了,可以不學知識,但是要多做事。要賺錢。”
蘇青玉心裏一沉,問道,“你還小呢,急著賺錢做什麼?你現在緊要的是學習。”
李小葉也不知道媽說的話是不對的,所以並沒有隱瞞,“我哥過幾年要結婚了,要用錢。我帶的嫁妝多,哥討的媳婦就好。”
這嫁妝,就相當於是給未來媳婦的彩禮錢了。
李小葉的母親這算盤打的特別好。
可這一句話,讓蘇青玉背脊發涼。
是什麼樣的教育,什麼樣的思想,讓一個孩子能夠這樣順其自然說出這些話來。
這孩子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母給自己安排的是一條多麼惡劣的路。
高小丫也是臉色難看,正要說兩句,蘇青玉搖搖頭,“帶孩子去吃飯。”
思想問題已經形成了,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好的。
這會兒孩子剛來學校,在這陌生的環境裏也不適合被批評。
再次看向這些孩子的時候,蘇青玉發現,教育這條路,任重道遠。
給他們提供學習環境和機會容易,難的是改變他們固有的思想。
回去的時候,蘇青玉心情還是沉重的。
有那些思想的,隻是一個李小葉嗎?
肯定不止。
這麼多的孩子裏麵,又有多少個李小葉呢?
“林楠,教育工作比我們想的要更困難啊,我們這條路還要走很久。”
蘇青玉苦笑道。
林楠剛一直跟著她,自然之道她在煩惱什麼了。
可她也沒有好辦法,唯一的就是堅持了。
這也是蘇市長教會她的。
隻要堅持,任何困難都會解決,區別隻是早晚而已。
“蘇市長,時間長了會好的。教育也需要循序漸進。”
蘇青玉靠在椅子上麵,微微歎氣,“你說得對,循序漸進。可我就擔心,我還沒改變他們的思想,他們就已經長大了,被家裏安排結婚了。我能管得了一個,管得了千千萬萬嗎?”
“改,必須改,知識可以慢慢學,思想卻必須要盡快改!”
她覺得還是要給孩子們更多看到外界的機會。
帶出去肯定是不現實了,但是拍紀錄片倒是可以的。
她決定拍一部集合日常中能夠看到的職業紀錄片。
比如拍花崗那邊科學養殖,科學種植的農民同誌。廠裏的技術工人、給孩子們講課的老師、在醫院裏給人看病的醫生護士、研究所裏麵搞研究的科研人員……
讓孩子們知道,隻要念書念的好,他們人人都有機會成為這些人。
他們可以在很小時候就有一個目標。
可以有自己的理想。
而不是男娃想著長大結婚生娃,女娃想著長大了給家裏的男娃換個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