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副市長樂嗬嗬的笑了,“您說得對。未來形勢一片大好啊。”
兩人轉了一會兒,又說起了青山的情況。
蘇青玉的意思是,等今年青山農民自己種植藥材收獲成功之後,青山的小學就開始逐漸減少手工製作了,直到完全取消。
一來農民富裕了,也不需要孩子去賺錢了。二來,他們也不是準備用這個賺錢的,所以當初並沒有安排很多人來操作這個項目。參與的人多了,不便管理。三來,學生的主要目的還是學習。當初是迫不得已,當然要慢慢走上正軌。
“誰家要是還讓孩子輟學,在這個藥材收購上麵就卡一卡。有了錢也不培養祖國的下一代,這就說過不去了。人數多了,就直接找村幹部。雖然這種手段算不上光彩,但是為了達成義務教育的成功,都是值得的。要是要罵人,就讓他們來罵我。”
蘇青玉直接攤手道。
她本身就不是一個完全正義的人,當初也沒少忽悠人。用起這些手段,她毫無壓力。
倒是連副市長有些詫異,他一直以為蘇青玉是那種特嚴厲正直的,和呂書記差不多的人呢。
不過這倒是不影響他對蘇青玉的敬佩。
非常時候行非常事兒。有時候像蘇市長這樣的行事作風,可能更容易辦好事。
藥材銷售和教育建設的事兒一直讓蘇青玉忙碌了大半年。連元寶暑假都沒敢來這邊打擾她。而是跑外麵去參加夏令營了。
蘇青玉聽元歸說起的時候,心都酸了。
元寶今年七月就已經滿五歲了,不再是個小寶寶了,都是要上小學的大孩子了。
聽元歸說,今年已經開始擇校了。
準備九月份就送去學前班學習,明年九月就可以上一年級了。
和元寶一起學習的那幾家也算是比較富裕的家庭,如今都是準備送去國外念書的。
但是元寶因為蘇青玉的緣故,所以肯定是要留在國內的。南方那邊的教育環境還不算好,老爺子的意思是,讓元寶去首都上小學。
元歸就和蘇青玉一起商量這個事兒。
元歸心裏當然是舍不得的,他甚至還想著請老師回來教。但是去學校裏和同齡人上學,似乎更適合這樣的小孩子。
元寶本人也是喜歡結交朋友的性子。所以元歸心裏很矛盾。
“如果她去首都了,就和我們兩都分開了,我實在不放心。”元歸歎氣道。
“但是那邊的教育環境確實也比較成熟。”
蘇青玉對於這個問題給不出意見,“元寶是什麼想法?”
“我問過了,她說想去學校,但是卻不願意告訴我是哪個學校。”
“那就還是送學校去,回頭等她從夏令營回來了,我親自問她。”
元歸很擔心,“萬一她還是想去首都呢?老爺子說了很多話誘惑她去。”
說起來他還有些生氣。無非就是老爺子自己也想首都的朋友了,想把孩子也騙首都去。
蘇青玉噗嗤一聲笑了,“元先生,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她總會長大,總會獨立。你就算舍不得,也得尊重她的想法。她以後長大成家,你這個糟老頭子還想管著她?”
元歸:“……”
“元先生,我想你了,元寶要是去首都念書了,你就多抽時間來看我呀。”
“……好。”元歸輕輕咳了一下。掩飾自己內心的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