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8 章(3 / 3)

“我知道,我理解。隻要留在華國就好。”蘇青玉道,“如果真的能夠將技術留在國內,也讓這些人實現夢想,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當然,她還是希望元華的投資能有回報,別虧了。隻有賺錢了,才能長久的幹這一項事業。

所以提示道,“我認為信息技術方麵的技術在未來會很有市場。”

元歸一直很關注國際市場,心裏也是很清楚這方麵的,不過對蘇青玉的提醒依然很開心。“謝謝夫人指點。”

饒是老夫老妻了,蘇青玉在這種時候依然臉熱了熱。

她和元歸很少有說甜言蜜語的機會,特別是這幾年來,更多的是談論事業和孩子。

可是偶爾來一句,總能夠將他們帶回結婚前和新婚的那段日子。

以前她還擔心這異地婚姻,長時間會出問題。現在看來,他們倒是往好的方麵走了。

距離反而讓他們更珍惜每一個相聚的時刻。哪怕是在電話裏麵。

蘇青玉很重視這些引進的技術企業在邊州落戶的工作。每個環節她都會主動過問,把自己的態度拿出來,以免下麵的幹部們不知道輕重。

人家雖然沒帶錢來,但是帶的技術就是最大的價值了。

就怕有些人看不到這一點。

這要不是沒有的事情,之前張偉就和她提起過其他地方見到的事情。

他們搞的這個生物技術沒得到重視也就罷了,竟然還有重工業技術都沒得到重視的。要不是當地大領導正好碰上了,這技術就跑了。

邊州的第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剛在這邊落戶進行建設,外麵的展銷會也辦的有聲有色,不斷的有好消息傳回來。

這種展銷會在這會兒還是很稀奇的一種銷售活動。加上宣傳得當,吸引了很多企業和老百姓。

雖然這些農作物在當地來說不是最好的,可去了外地,也占了個新字。

一方水土養一方作物,邊州的農作物去了外地,身價也稍微的往上麵漲了。當然,這其中也有因為成本增加的緣故。不過到底是找到了銷路了。

因此這次展銷團隊回來,會帶回來一批參觀的單位代表。

這還隻是表麵的好處,從更深層次來說,這次展銷會實實在在的給這幾個城市的農作物揚名了。這對於未來農民同誌們自主銷售更有幫助。

隨著好消息不斷傳來,幾個市裏紛紛給蘇青玉打電話報喜。討論著這個農作物後期要怎麼銷售。

“先把這次參觀的團隊接待好了,看他們的反映如何。如果覺得咱們市裏的產品好,我倒是覺得可以組織有些地區有計劃的,有組織的進行種植。提高這些農作物的品相。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可不像以前那樣不挑剔了,要想提高競爭力,還是得提高品質。”

“至於這個銷售,也是要有組織的,要不這樣,我們幾個市合辦一家企業,專門負責銷售這些。解決農民同誌的銷售問題。就和省裏的土特產公司那樣。”

蘇青玉這提議得到了幾個市領導的共同支持。

畢竟這展銷會初見成效,知道農作物有組織的銷售更容易換成錢,他們也希望幫助更多的農民賺錢。

當幹部的,誰不希望自己治理下的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呢。

指望省裏土特產公司是指望不上的,人家賣的都是稀罕的東西。這些當地的農作物不在銷售範圍之內。

而且求人不如求己,與其去省裏求爺爺告奶奶的讓人家幫忙,還不如自己想辦法銷售。反正邊州有經驗,他們幾個兄弟市之間也是有合作的。

八月,市裏的展銷團隊才終於回到了邊州。

他們開年沒多久就出去了,這出去了好幾個月了。

各個回來的時候都消瘦很多。即便這樣,大夥兒還要熱情的接待這些從外麵帶回來的客人。

就怕他們覺得這裏窮,看不上這裏,就改變主意了。

蘇青玉讓人安排他們先去休息,自己親自帶隊接待這些外來的參觀團。

其他幾個市裏的也都安排人過來了。

本來都是安排副職過來的,不過蘇青玉說了,這種時候就別講什麼臉麵了。要講實惠,講利益。

現在別把自己當什麼領導,就當為人民服務的公仆。

經濟要是發展的不好,這個領導當的什麼意思?說句現實點的,窮的連新單位房都住不上,有意思嗎?這不,幾個市裏市長就親自出馬了。

這陣仗就大了。

一一介紹、握手,把來參觀的團隊都給驚到了。不過也確實從陣勢裏麵看到了當地政府對農產品的重視。倒是稍微的彌補了一下他們對於這地方交通不便的顧慮。

在邊州吃完飯之後,考察團隊才開始坐著車子參觀。

先是去的安州。安州在建的火車站就很出彩了。安州的薑市長驕傲的表示,未來農產品運輸絕對沒問題。安州可以承擔起這部分運輸。而且以後會有限運輸農副產品。

又去參觀了田地。

安州盛產紅薯。紅薯個頭不算大,但是味道很好。甜甜的。參觀的人人手拿一個紅薯去了皮,直接啃了起來。

薑市長也咬了一口,笑道,“我們這裏確實不算繁華,但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土質方麵還算幹淨。沒什麼重工業。我們這邊的紅薯哪怕不施肥,也能長得好。不止產量大,口味還好。真要去那些大城市周邊買紅薯,買不到這種品質。”

“要是後期需求大,我們政府還準備有組織的種植這些紅薯,提高產量和品質。”

市長親自試吃搞推銷,還親口說出這樣的承諾。參觀團的這些人反而都不好意思說不買的話了。

人在大多數時候都受到情感的支配。這會兒多少受到了感動,還略微的帶點兒受寵若驚。

想想,好歹是個市長呢,親自接待他們,帶他們參觀。給他們推銷產品。人家都這麼用心了,還怎麼挑剔不好?

而且他們之所以跟過來,也確實是因為產品不錯,才會安排人過來,又不是閑著無聊的。唯一就是來的過程考慮到交通問題。現在交通都解決了,那還考慮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