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商品歸類及標準(1 / 3)

商品預歸類,是指一般貿易的貨物在實際進出口前,申請人以海關規定的書麵形式向海關提出申請並提供商品歸類所需要的資料,必要時提供樣品,海關依法做出商品歸類決定的行為。

可以申請預歸類的主體必須是在海關注冊登記的進出口貨物經營單位,時間是在貨物實際進出口的45天前,主管海關是直屬海關。

直屬海關經審核,認為申請預歸類的商品歸類事項屬於《進出口稅則》《進出口稅則商品及品目注釋》《進出口稅則本國子目注釋》及海關總署發布的關於商品歸類的行政裁定、商品歸類決定有明確規定的,應當在接受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商品預歸類決定書》並且告知申請人。預歸類決定書在直屬海關所轄關區內具有法律效力,申請人在關內進出口預歸類決定書所述商品時,應當主動向海關提交預歸類決定書。

預歸類製度對貨主和海關雙方具有雙向約束,即申請人要保證實際進口時的貨物必須與其向海關申請預歸類時的貨物完全一致,否則原預歸類決定書無效;隻要預歸類決定書持有人所實際進口的貨物與該決定書所描述的商品完全一致,海關就必須執行決定書的歸類決定,允許貨物走綠色通道通關,不得隨意改變歸類或做第二次歸類。

四、《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製度》與中國

1983年6月,海關合作理事會第61br62屆會議通過了《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製度的國際公約》及其附件《協調製度》。《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製度的國際公約》及其附件《協調製度》於1988年1月1日正式實施,我國於1992年6月加入了該公約。

(一)《協調製度》在中國的運用

我國現行的《海關進出口稅則》和《海關統計商品目錄》是以《協調製度》為基礎的。《協調製度》必須適應新條件而不斷更新,公約首先特別強調《協調製度》必須不斷更新原則,特別是應考慮用戶的需要、技術的發展和國際貿易方式的變化。

《海關進出口稅則》是由稅目和稅率兩個部分構成的,其中稅目部分包括稅則號列和商品名稱。稅率部分列出了普通稅率、最惠國稅率等多欄稅率,此外還包括各種注釋和歸類總規則。為適應統計需要,《海關進出口稅則》中的稅率欄改換為計量單位欄,稅則號列改稱商品編碼欄。根據《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製度的國際公約》的規定,《海關進出口稅則》和《海關統計商品目錄》的第1類至第21類、第1章至第97章及稅目、子目的前六位數編碼及稅目條文、子目條文所包含的商品範圍與《協調製度》完全一致。

為使我國的進出口稅則和統計目錄在轉化為HS目錄後能保證關稅政策的一致性、統計數據的連續性,根據中國進出口商品的結構、特點和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為有利於貫徹國家的產業政策、外貿政策,根據國務院批準的稅目、稅率轉換原則,中國海關在1992年版HS目錄六位數編碼、5019個商品名目的基礎上,增列第七位和第八位子目,加列了1832個七位數級子目和282個八位數級子目。總之,我國現行的關稅及進出口環節稅(消費稅和增值稅)的征收、原產地管理、檢驗檢疫、軍控和環保管理,以及我國實施的各類非關稅措施,均離不開《協調製度》技術的應用。

商品預歸類,是指一般貿易的貨物在實際進出口前,申請人以海關規定的書麵形式向海關提出申請並提供商品歸類所需要的資料,必要時提供樣品,海關依法做出商品歸類決定的行為。

可以申請預歸類的主體必須是在海關注冊登記的進出口貨物經營單位,時間是在貨物實際進出口的45天前,主管海關是直屬海關。

直屬海關經審核,認為申請預歸類的商品歸類事項屬於《進出口稅則》《進出口稅則商品及品目注釋》《進出口稅則本國子目注釋》及海關總署發布的關於商品歸類的行政裁定、商品歸類決定有明確規定的,應當在接受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商品預歸類決定書》並且告知申請人。預歸類決定書在直屬海關所轄關區內具有法律效力,申請人在關內進出口預歸類決定書所述商品時,應當主動向海關提交預歸類決定書。

預歸類製度對貨主和海關雙方具有雙向約束,即申請人要保證實際進口時的貨物必須與其向海關申請預歸類時的貨物完全一致,否則原預歸類決定書無效;隻要預歸類決定書持有人所實際進口的貨物與該決定書所描述的商品完全一致,海關就必須執行決定書的歸類決定,允許貨物走綠色通道通關,不得隨意改變歸類或做第二次歸類。

四、《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製度》與中國

1983年6月,海關合作理事會第61br62屆會議通過了《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製度的國際公約》及其附件《協調製度》。《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製度的國際公約》及其附件《協調製度》於1988年1月1日正式實施,我國於1992年6月加入了該公約。

(一)《協調製度》在中國的運用

我國現行的《海關進出口稅則》和《海關統計商品目錄》是以《協調製度》為基礎的。《協調製度》必須適應新條件而不斷更新,公約首先特別強調《協調製度》必須不斷更新原則,特別是應考慮用戶的需要、技術的發展和國際貿易方式的變化。

《海關進出口稅則》是由稅目和稅率兩個部分構成的,其中稅目部分包括稅則號列和商品名稱。稅率部分列出了普通稅率、最惠國稅率等多欄稅率,此外還包括各種注釋和歸類總規則。為適應統計需要,《海關進出口稅則》中的稅率欄改換為計量單位欄,稅則號列改稱商品編碼欄。根據《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製度的國際公約》的規定,《海關進出口稅則》和《海關統計商品目錄》的第1類至第21類、第1章至第97章及稅目、子目的前六位數編碼及稅目條文、子目條文所包含的商品範圍與《協調製度》完全一致。

為使我國的進出口稅則和統計目錄在轉化為HS目錄後能保證關稅政策的一致性、統計數據的連續性,根據中國進出口商品的結構、特點和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為有利於貫徹國家的產業政策、外貿政策,根據國務院批準的稅目、稅率轉換原則,中國海關在1992年版HS目錄六位數編碼、5019個商品名目的基礎上,增列第七位和第八位子目,加列了1832個七位數級子目和282個八位數級子目。總之,我國現行的關稅及進出口環節稅(消費稅和增值稅)的征收、原產地管理、檢驗檢疫、軍控和環保管理,以及我國實施的各類非關稅措施,均離不開《協調製度》技術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