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裁決br法律文書摘錄】
中美聯合打擊走私毒品案
2006年3月15日,中國海關廣東分署、深圳、廣州、拱北、上海海關在海關總署的指揮、組織和協調下,聯手美國司法部緝毒署(DEA)和中國香港海關,破獲了一起涉及亞、非、南美、北美四大洲,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尼日利亞、尼日爾、泰國,以及中國內地、中國香港的特大跨國走私毒品案件,全案繳獲毒品可卡因142.7千克,毒資人民幣17萬元、港幣3萬元,先後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搗毀2個藏毒窩點和1個地下毒品加工廠。
從2006年年初開始,海關總署通過美國司法部緝毒署等獲取一定的案件線索,並迅速組成“1·11”案件協調指揮組,統一指揮國內各個相關海關工作,並加強同美國司法部緝毒署、中國香港海關的案情溝通。3月2日,中國內地海關緝私部門、美國司法部緝毒署、香港海關通過聯合監控,成功對該犯罪團夥從內地運往香港的1千克可卡因樣品實施控製。3月4日,根據案件偵辦工作需要,中國內地海關、美國司法部緝毒署、香港海關三方在深圳召開專案協調會,加強案件線索交流並製定了下一步工作方案。3月9日,根據案情發展,海關總署果斷要求相關海關按既定方案開展工作,並在3月15日由深圳海關組織海關緝私警察在深圳羅湖口岸交通樓抓獲該走私毒品犯罪團夥成員梁某等4人,當場繳獲可卡因5170克,隨後在其住所內又查獲可卡因544克。3月16日,根據前期案件線索和犯罪嫌疑人供述,深圳海關派出行動組在拱北海關的配合下展開行動,於3月16日在中山市繳獲可卡因136克,並在珠海市搗毀秘密地下毒品加工廠一處。同晚19時40分,香港海關根據聯合行動的統一部署,在港抓獲外籍犯罪嫌疑人2名。3月17日,另外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先後在深圳、珠海落網。
由於“9·11”事件後貿易安全和貿易便利化同時在國際貿易過程中被推上風口浪尖,而貿易安全是貿易便利化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多數國家、地區之間已展開大量國際海關合作與行政互助,在保證貿易安全的前提下開展合作,促進貿易便利化的順利推進。隨著跨國犯罪數量大幅度增加、犯罪手段不斷翻新,任何國家憑一己之力已很難有效查緝、處罰和防範違反海關法的行為,因此,目前各國或地區通過締結雙邊條約、參加國際公約等形式參加海關合作與行政互助,合作的形式包括多邊合作、雙邊合作和區域合作等。中國非常重視開展海關合作與行政互助,現已同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締結了一係列關於海關合作與行政互助的條約,合作的國家和地區分布廣泛,成效明顯。例如,中國通過WCO、WCO地區情報聯絡處(RILO)、APEC海關手續分委會、聯合國國際麻醉品管製署(聯合國禁毒署)、國際刑警組織等積極開展多邊合作,並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大國角色,不斷推動海關合作的進程。同時,中國也非常重視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合作覆蓋麵廣,合作機製多種多樣。
【延伸閱讀】
1.何力:《日本海關法原理與製度》,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周陽:《美國海關法律製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3.鄭俊田、張紅編著:《海關事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2版。
4.陳暉、朱秋沅:《比較海關法》,中國海關出版社2011年版。
5.陳暉、邵鐵民:《案例海關法教程》,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286頁。
6.陳暉、邵鐵民:《海關法理論與實踐》,立信會計出版社2008年版,第359~364頁。
7.何力、周陽:《海關國際商務法教程》,中國海關出版社2010年版,第106頁。
8.http:brbrfta.mof.gov.(中國自由貿易區服務網)
9.https:brbrt(世界貿易組織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