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看貨賭鬥贏得乾隆印章(1)(3 / 3)

陳一龍打開這幅大軸一看直搖頭:“這東西是怎麼保存的?就算是不進行養護也不能成這個樣子啊。”

那漢子苦笑了一聲說:“這東西放在我老家已經快二十年沒有人過問了。我兒子考上了大學,沒有錢去上,後來我父親想起了這東西,想拿出來換兩個錢。但是回去一看就成這樣子了。”

陳一龍想了想說:“這畫保存的不怎麼好,但是印章落款還算是比較完整。胡龍觀沒人收你這東西吧?我倒是在修複方麵還有點小本事。算了,二十斤糧票,我收了。”

其實這大軸也差不多到了不可修複的地步,至少一般行家看來是這樣的。但陳一龍當年可是師從名家,後來也是花費了他整整三年的工夫才修補好。而現在,這幅字畫出現在了瀚海拍賣行,張好古也成了汲古齋的掌櫃。

第二件古董是金胖子親自帶上來的,一件盤龍甜白瓷瓶,官窯瓷器,精美異常,散發著一陣陣的暈色。

金胖子笑眯眯地說:“諸位,這件瓷器是我們最近才收上來的明代盤龍甜白瓷瓶,據考證這件瓷器是永樂年間官窯製作的。宮廷用品,傳世非常稀少,是我們瀚海公司費很大的力氣才收上來的。”

永樂白瓷胎薄,以盤、碗、高足杯、高足碗居多,器皿內部多印有龍、鳳及花卉紋,無款者較多,有款則在器皿內底中心和碗壁等部位,均為陽文篆書款。至於盤龍瓶,在永樂甜白瓷裏是比較稀少的,能夠弄到這件永樂甜白瓷盤龍瓶確實不容易。

李子敬首先走上前去仔細觀看這件瓷瓶。在看那幅文徵明大軸的時候,李子敬可是幾乎最後一個過去的。但這件甜白瓷就不一樣了,李子敬自己本身在古董行裏麵鑒定瓷器就比較有名,再加上甜白瓷也比較少見,因此就勾起了他的興趣。

為什麼在拍賣的時候有些人能十萬幾十萬地出價,那是他被古董深深吸引了,不自覺地想要拿下。李子敬現在就是這個狀態,看到那件瓷器的一瞬間他就打算無論如何要把這件瓷器拿下。張好古指著李子敬說:“海東,看到了沒有,李經理算是入門了,估計這件瓷器在拍賣會上有一個好價格。”入門就是迷上了,一定要把這件東西弄到手。

王海東這一次倒是站起來和張好古慢慢走了過去。他一邊走一邊說:“這件甜白瓷就算是在北京上海的拍賣會上也是非常少見的,如果是真的話,一定會引起轟動的。”

永樂甜白瓷向來都是古董市場比較受歡迎的瓷器。如果一個瓷器收藏家沒有收藏一件永樂甜白瓷的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瓷器專家。反正這東西是相當的有市場。盤龍瓶又是宮廷用品,價格自然更是不凡了。

李子敬看了足足十分鍾才離開,他一臉貪婪地笑著說:“海東,這瓷器不錯,永樂甜白瓷,雖然沒有款,但是從釉色、胎壁、底足等各個環節看,這東西都錯不了,又是一件盤龍瓶,更是十分罕見啊。”

這時一名身穿意大利手工西裝,戴著金絲眼鏡,一臉微笑的年輕人走過來說:“李經理果然是好眼力啊,這件東西可是我好不容易才淘換來的。今天要不是夏總的麵子,我還不會放在這邊拍賣呢。”

這年輕人臉上更多的是那種眼高於頂的傲氣,好像根本就不把別人放在心上一般。而他後麵跟著的一位身穿黑色唐裝的老者也是一臉不以為然的神情。

這年輕人王海東不熟,但外表看來頗有小白臉資質。一身的名牌讓人感到仿似奸詐無比的狐狸,當然現在這僅是王海東的個人猜測。跟著過來的富態,滿麵紅光的老者王海東很熟悉,跟著導師史東來,聽了他的不少事情。京城來的鑒定大師賈文化,號稱是京城三大鑒定師之一。他跟在這年輕人的後麵,倒是讓王海東感覺十分奇怪。這種場合,走在前麵還是後麵,那可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李子敬站起來說:“張公子,上海一別,很長時間沒有見到你了,沒想到你會來我們這種小地方。”

那人笑嗬嗬地說:“夏總的生意做到這裏來了,我不過是來捧場而已。怎麼,李經理對這個盤龍瓶有興趣?”

“這樣的寶貝,隻要是玩古董的都會有興趣的。不過,我想價格應該不低吧?”

“這件是明朝宮廷用品,而且經過賈大師的鑒定,價格低於一百萬就不用想了。你先忙著,我去找夏總談點事情,有空一起出來吃飯。”張公子說完就徑直走了。

賈文化卻在貴賓席找了一個空座坐了下來,和周圍的幾個同行點點頭,算是打了招呼,之後就不怎麼言語了。像王海東這樣的年輕人,他們兩個人根本連看都懶得去看一眼。

李子敬坐下以後說:“海東,這個張小飛可是龍騰珠寶公司的大少爺,家財億萬,有錢得很,而且很喜歡冒充古董行裏的人,是我們的大頭啊。”

大頭,在古董行裏麵就是大客戶的意思,而且是那種水平很差,很容易哄騙的大客戶,這些人也是古董商人主要的利潤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