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真假董源山水大軸(1)(2 / 3)

之前徐子東聽說賈文化手中有一枚乾隆印章,便通過關係找到了賈文化,結果這才知道賈文化在賭鬥中將乾隆印章輸給了王海東,這才通過李子敬找到了王海東。

王海東聽完徐子東的話說:“如果是一般展覽,我還能借給你展覽一段時間,但你說這一次你們事後要拍賣掉,那我就無能為力了。我也不可能轉讓。不過,要說辦法也不是一點沒有。我聽說徐先生手中有一幅明代畫家董源的山水大軸,是稀世之寶。說白了我聚寶閣不過是需要一個鎮店之寶而已,至於具體是印章還是書畫,這一點倒是無所謂。”

雖然王海東沒有直接說交換兩個字,但意思已經表達的非常清楚了,東西我是不會賣的,但如果是同行之間的串貨,那也不失為一件趣事。

徐子東是上海的收藏大家,想當年,十裏洋場,究竟隱匿了全國各地多少古董珍寶,誰也不清楚。上海收藏家手中有貨,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實。

徐子東思索了一下說:“這事情是陳老先生告訴你的吧?當年我購買這件山水大軸的時候,陳老先生就在我身邊,我不過是下手快了一步而已。不然這東西就是陳老先生的了。”

很少有人知道徐子東手中有董源的山水大軸,他的保密工作做的還是相當好的。但是在十年前,陳一龍就知道了。

十年前,陳一龍去南京上貨,在夫子廟轉悠了半天,也沒有見到喜歡的東西。後來他在市場的東北角看到了一堆破舊的字畫,打聽下來,攤主說這東西是文化局倉庫裏麵處理的廢品,扔了怪可惜的,因此就跑到這裏來撞撞運氣。

說來這位攤主也是外行人,陳一龍鬼使神差地就翻看了起來,一堆的破爛多是美術學院學生的作品,上麵還有比賽的標記,大約是文化局舉辦的什麼美術比賽。陳一龍耐心地翻完了所有的畫,還真讓他找到了一件寶貝——董源的山水大軸。

誰知這攤販也是認死理,他雖然是外行人,但是來的時候也曾經請教過一位自認為懂行的朋友,那個懂行的朋友裝模作樣看了一會,斷定這東西是一堆廢物中最為值錢的,因此,就讓這攤主定價三千塊。十年前三千塊已經算是相當高的一個價格了。當然,對董源的畫作來講這個價格是很低的。無論陳一龍怎麼講都講不下來,他這次來本想弄點小玩意回去,沒打算玩大的,因此,身上根本沒有帶多少錢,隻好回去拿錢。但等陳一龍回來之後,徐子東也發現了這幅畫,而且已經付錢把畫給買了下來。這雖然是戧行,但誰讓陳一龍一開始沒有帶夠錢呢。

每當想起這事,徐子東心中都是一陣竊喜,自己不過是偷了個空而已,結果就把這樣一件寶貝弄到手了。董源的真跡啊,在市場上幾乎都看不到了。徐子東對自己的這件寶貝是非常看重的,他聽到王海東的提議之後說了這件東西的來曆以及和聚寶閣的關係,又思索了一下說:“這個東西算是我最好的藏品了,王掌櫃能不能換一件東西啊?”他確實是有點舍不得這件寶貝。

王海東倒是很輕鬆地說:“徐先生,大家都是行裏人,當著真人不說假話,我手中的印章和你手中的董源大軸誰的價值更高大家心中有數。黃金有價玉無價,這種事情想來你也是知道的。董源畫雖然稀少,但要說到換我這枚印章,多少是有點困難的。若不是這幅山水大軸和我外公有點關係的話,我是不會同意換貨的。如果徐先生不願意,我也不勉強,生意不成仁義在,日後我們總有合作的機會。”王海東說出了把徐子東逼到絕境的話來。

反正現在處於優勢的是王海東,你要是不同意的話,那就走吧。

李子敬坐在一旁,當然不會看著兩個人的關係這般僵硬下去,他說:“海東、徐兄,少安毋躁,大家都不是外人,有什麼事情好商量。海東,徐先生這事情也不全是為了自己,也是為我們爭一口氣,這是關係到我們臉麵的事情。同樣規模的展覽,如果英皇有乾隆皇帝的印章,但我們沒有,多少是我們丟麵子了。海東你要為大局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