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氣盒,是檢測修行者氣海竅穴數量的一種道具。而關於所謂【氣海】【竅穴】,則涉及到這個世界修行者關於修行一道的【三元論】,即【氣海-道心-竅穴】理論。
這個理論的核心,是認為人有一個叫【氣海】的地方,儲存著大量的真氣。氣海儲存真氣的數量影響著修行者的體力上限,是一切修行的基礎。而【道心】則位於氣海的核心部位,其穩定新影響著修行者的敏銳程度以及各種抗性。另外還有【竅穴】,像小孔一樣環布於氣海四周。其數量影響著修行者的真氣運行速率,進而影響爆發力與反應力。
(設定,切莫當真。傳統玄幻的設定往往取法於道教修行典籍,即練內丹那一套理論,分元嬰期、渡劫期等等境界。我對於這些了解不多,因此不敢胡寫,隻好自己瞎編了一套。而且《棒槌最強》是一個低武世界,不存在那種陸地神仙,所以用傳統玄幻修仙那一套設定並不妥當。)
“小鬼,我跟你講啊————這個人的身體,裏麵有個叫氣海的地方。你就把他理解成一個氣缸子,你所有的真氣都存在裏麵。”陳鶴彪說道,“這裏邊有個叫道心的東西,負責平衡的;邊上有幾個小孔叫竅穴,負責真氣輸送的。這個小盒子就是測你竅穴數量的。這一般來說,普通人都是四個竅穴。有人天生沒有,那叫‘一竅不通’,基本都是殘廢。想修行的話,至少要開四個竅以上。你這是一、二、三、四……五個,已經算是跨進修行的門檻了。行啊!你這狗棒槌!”
說到起勁,陳鶴彪大巴掌在陳雜後心上使勁拍了好幾下,差點沒把他給拍吐了。
“那姑娘,你過來測一下子。”許康來朝黃純說道。
陳雜立刻讓位,黃純坐了過去,也是按照那個流程。雖然她表麵十分淡然,但實際上還是挺緊張的,手心不住的冒汗。
許康來看出些許端倪,連忙說道:
“別害怕,就一下,挺快的。”
啪!
黃純也是一哆嗦。盒子打開,五個洞。
許康來從抽屜裏找出兩張檔案紙,在桌麵上攤開鋪平,取過一支蘭花鋼筆甩了甩,然後分別填上了陳雜、黃純的名字。
竅穴數:5。
“好,過來這邊。”
許康來起身拉開椅子,從桌子後出來,徑直走到房間角落那個大水箱旁邊。
“測過肺功能嗎?這玩意兒跟那個原理差不多,你們先把這個拿住。”
陳雜和黃純並沒有測過肺功能,甚至不知道什麼叫肺功能。不過許康來似乎也沒有問他們的意思,隻是順嘴一說。他從水箱內槽裏拉出來兩根白色的塑料管,讓陳雜與黃純一人牽著一根。陳雜接過管子,拿在手裏看了看:這是一根打褶子的塑料管,就像風琴一樣能前後抻拉的那種,他沒怎麼見過。管子一頭連接著水箱,而自己手裏拿著的這頭則像個被踩扁了的馬桶揣子。
這玩意兒不會是對嘴吹的吧?
沙都劍館有著全鎮子唯一有馬桶的廁所(雖然衝廁所的方法和旱廁是一樣的,在馬桶邊上常年備著一盆水,遠不如旱廁環保節約),也有著唯一副手風琴,因此陳雜能夠想象出這種“高端”的比喻。
許康來從水箱邊上的架子裏取出了幾個衛生棉墊片,分別給陳雜和黃純墊了一片後,想了想,先把陳雜手裏的那個吹嘴拿了過來,然後衝陳鶴彪說道:
“陳劍師,我先自己試一下哈,看看能不能用。”
陳鶴彪擺手示意無妨。許康來於是先自己對著吹嘴,鼓足氣吹了一口:
噗!
陳雜三人盯著水箱,然而水箱裏泛黃的液體波瀾不驚,隻是出了幾個微小的泡泡。
許康來鬆開嘴,取出墊片,抹了把額頭的汗水,有點尷尬的說道:“能用能用。這個普通人吹就是這個效果,你們這練家子肯定不一樣,來,現在就想我剛才那樣,可勁吹啊!”
陳雜重新墊了一片。看了眼黃純,這丫頭似乎還有點糾結,於是說道:
“你先。”
“墨跡個屁啊!快吹!”陳鶴彪罵道。
許康來連忙說道:“這是雙缸的,一塊吹吧。”
於是兩人同時下嘴。許康來不禁汗顏,雖然想到自己跟修行人有一定差距,沒想到居然差這麼老多。黃純上來吹出幾大串氣泡,後來稍微遜色了點,癟了下去;而陳雜這崽子一口氣下去,半個水缸跟他媽燒開水似的,堅持了十秒左右才逐漸虛了下去。
這個水箱並不是那種古老的測肺功能的儀器,而是專門估測氣海真氣儲量的“混元缸子”。裏麵灌的是仙石研磨液(隻是名字帶個仙字,其實就是一種密度很大的液體,沒那麼玄乎),普通人想多吹幾個泡都難。
即便是出入門的修行者,一般也就是黃純的水平,陳雜這樣的真可謂是天生奇才啊。這簡直不是人,而是個小畜生、小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