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隨著大明國家越來越穩定,儒學文化越來越發達,所以大家都開始追求一種所謂雅致的境界,而忽視了奏折最本質的作用,那就是敘事!
這一點,楚寧在自己上書給朱祁鎮為數不多的奏折中,就體現的淋漓盡致。
楚寧的奏折從來都是這樣,論點、論據、論證,典型的議論文體係。幾乎沒有任何辭藻修飾,所用的詞語也都是大白話。
和老朱差不多,那些文官沒少在背後鄙視楚寧,不過也是因為楚寧的彪悍,從來沒人指責過楚寧這一點。
而楚寧寫給朱祁鎮的信就不一樣,他的信也很簡短,但是信中如果涉及到什麼具體的事的時候,楚寧會羅列很多數據,然後即使舉例子,往往正反兩麵各一個,最後才是自己的建議。
這讓朱祁鎮就算是事先不知道楚寧所說的事,也能很快滴掌握事情的大概,並且根據楚寧羅列的數據,進行一個初步的判斷。
最後根據楚寧舉得例子結合楚寧的建議,作出最終的決定,這也是楚寧在後世學到的企業文化。
顯然朱祁鎮很喜歡這種交流方式,他甚至把楚寧給的信都親手裝訂成冊,除了自己時常翻看,還會拿給朱見深看。
這次也是一樣,不同之處在於,楚寧這次的信有點厚,可見楚寧對這件事很重視,楚寧在信中大體的意思就是,我這次借機北上,就是想要解決我大明東北最大的隱患。
在我看來,不論是韃靼還是瓦剌,都已經日薄西山。
瓦剌稍強一些,畢竟他們還有一個也先,這家夥有野心,有能力,確實是我大明的一個巨大威脅,但是近幾年,不管是大明還是草原,都算得上是風調雨順。
而且經過宣府之戰後,也先在瓦剌之中不論是地位,還是勢力都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所以這幾年也先才會老老實實不動。
他在積蓄力量,重新統一瓦剌,甚至是將瓦剌和韃靼全都統一,然後再躍馬南下。
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與遊牧民族作戰,大明本來就處在劣勢,就算想霍去病當年一樣,也隻能將現在的蒙元殘餘驅逐,但很快就會有新的遊牧民族出現在那裏。
成為大明新的隱患,所以要一勞永逸解決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就需要找到雙方利益的契合點,楚寧現在正在思考這件事,並且已經開始著手布置。
一但做好了這件事,那北方遊牧將不再是大明的威脅,反而成為大明的藩籬。
東北地區,自打老朱父子以來,雖然設置了奴兒幹都司,但是大明卻從來沒有對那些地區的有效統治,甚至對哪裏的統治都比不上西南地區。
畢竟西南地區,由對老朱赤膽忠心的沐英一係鎮守雲南,就算是徹底將大明的邊界固定在了雲南一線,至於貴州廣西等地,已經成為了大明的內院!
可是東北不一樣,在那裏,大明的話語權甚至比不上高麗的一個官員,或者一個部落的首領!
要知道,東北可不是簡單的地方,那裏曾經出現過橫掃東亞兩大強國,契丹和北宋的強者,金國!
正是因為隨著大明國家越來越穩定,儒學文化越來越發達,所以大家都開始追求一種所謂雅致的境界,而忽視了奏折最本質的作用,那就是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