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三 帳外白衣客(1 / 2)

當年西北蠻族的羌蕪部落內亂,其中實力最遜的墨鞳部受到羌蕪其餘各部的剿殺,帶領族人力爭抗敵的呼爾查經過深深抉擇後不得已率全族遠赴雪國邊陲向雪國稱臣內附。

雪國皇室對於走投無路的呼爾查倒是禮敬有加,當時就簽訂盟約,畫封北部邊境的曆城為墨鞳郡,並冊封呼爾查·墨圖爾克的長子魁剛為墨鞳郡郡伯,於是,墨鞳部就這樣成為了雪國的內臣。呼爾查卻主動放棄了在曆城的管轄權,而是在曆城以北築起了營寨,供墨鞳部族人居住,並每年向雪都繳納貢稅以及牛羊馬匹。雪國皇廷對於呼爾查充滿誠意的做法也是大為讚賞,每年饋贈墨鞳部衣帛糧食等各類用品。

盡管如此,呼爾查仍然清晰地認識到,雪國皇廷從未對墨鞳部這個內遷稱臣的北蠻部落放鬆過警惕,雖然墨鞳部的人很少到曆城活動,雪國也沒有派兵進駐曆城,但是雪國對於北部所有藩鎮的駐防布局從來沒有懈怠過,一旦墨鞳部有何異動,雪國都能在第一時間得知並派兵清剿。

墨鞳部在這裏已經平安生活了二十餘年,在這裏,他們幾乎快忘記了在羌蕪終日為牧場而不斷征伐導致人人提心吊膽的崢嶸歲月。

墨鞳部的各貴族也是對雪國繽紛的文化、豐富的生活、甚是向往,他們已經心甘情願地作雪國的內臣,享受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而在三天前突然接到雪都宮廷政變的消息時,每個人都如晴天霹靂一般。他們在雪國擁有的一切,都是雪國皇室給的,新皇帝會不會像先皇那般接受他們這曾經的蠻族羌蕪分支部落,還猶未可知。

就在墨鞳部人人自危的時刻,來自南方的信使再次給人心惶惶的墨鞳部傳來了不幸的訊息:雪國先皇剛滿月的皇子被先皇近侍郎公孫悟帶出皇宮,正往雪國北部邊境逃離,而新掌權的雪國大司馬衛稷更是親自率兵攔截。

一路上,公孫悟幾乎是動用了所有力量阻擋衛稷的追擊,但這都是螳臂當車。雖然公孫悟身居朝堂,但手中並無兵權,想幫助他的些許兵勇,皆是被衛稷輕鬆殲滅。而由於衛稷在雪國散布的斥候之廣,公孫悟的行蹤始終沒能逃離衛稷的眼線。

無奈之下,避之不及的呼爾查下令,墨鞳郡所有百姓不得外出,以此避嫌。身為墨鞳郡郡伯的魁剛,也在不斷派人打聽所有的小道消息,他還沒等到信使的回信,卻先等來了衛稷的使者。原來,大司馬衛稷已經下令雪國各郡官員,積極配合對公孫悟的抓捕,而墨鞳郡作為雪國最北部的郡縣,卻是命令最晚的傳達的地方,同時也是公孫悟最有可能出的地方。

呼爾查父子連忙畢恭畢敬地接下衛稷的政令,安頓好使者,並表示一定效犬馬之力。呼爾查當然清楚,這一紙政令,可是墨鞳郡積極響應雪國新政權的象征。

可就在當晚,在帳中坐立不安的魁剛突然得到了箭塔上的武士注意到有人潛入營寨外的狼圈的消息,拿不定主意的魁剛趕緊找到了父親。呼爾查年邁臉上頓時滿是滄桑,他明白,沒有哪個小賊這麼大膽,趁機來墨鞳部的狼圈行竊,來者定是公孫悟,隻是,他到狼圈來幹什麼?

呼爾查猶豫片刻,下達了追捕令,並親自來到衛稷使者的營帳告知實情。

可遲遲出動的墨鞳部武士當然沒能如願抓到入侵者,卻發現狼圈裏一頭小冰原狼不見了蹤影。在場的呼爾查緊張地看向使者,那眼神似乎在努力表示自己的清白,使者會意,點點頭不再言語。第二天一早,墨鞳部便迎來了剛剛趕到的衛稷大軍。

衛稷是個聰明人,他在使者彙報完情況後,便親自安撫了呼爾查眾人,並交待他們繼續監視周邊情況,然後便親率輕騎,沿著公孫悟可能的路線繼續追捕。

以眼下的情況來看,如果公孫悟不是去墨鞳部求援的話,那麼隻有一個可能,他要沿西北方向的朔北冰原逃向羌蕪部落,也就是墨鞳部的故鄉。

衛稷一方麵派兵封鎖路線,一方麵帶人步步緊逼,終於將走投無路的公孫悟逼進了無還之地——朔北冰原。

其實在當晚發現狼圈裏的狼崽失竊之時,呼爾查就已經明白了公孫悟的用意。冰原狼不僅凶狠無比,其嗅覺也是異常地靈敏,尤其是母冰原狼對親生幼崽氣味的感知。所以在擅長馴養冰原狼的羌蕪部落,很少有偷竊冰原狼幼崽的事件發生,因為一旦幼狼的母親還活著,主人可以輕鬆帶著母狼追蹤數十裏來找回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