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05
師章瑤打小就崇拜父親,父親博學多才,性格開朗,對母親溫柔體貼,是大家公認的模範丈夫。
章姿嫻天生一副美人胚子,無論歲月如何心狠手辣,都無法剪去附著在她身上的高貴氣質。學校裏的人都說她根本不像農村婦女,單看那一臉的幽蘭之韻,就知道一定是名門望族的後裔。
章姿嫻確實出生於章家灣一個大戶人家。高小畢業後再沒念過書。她心靈手巧,喜歡剪紙並能設計縫製一手漂亮時髦的衣服。她父親見她鍾情裁縫活計,便送她去一位名師處學習,之後她果然不負所望,不但能做出時下流行的各種衫褲,還擅長為鄉鄰製作綾羅綢緞終寢壽衣。因其父與師玉祥之父是故交,他們兩個人也算得上青梅竹馬。長大後,郎才女貌,大人稍一撮合,便是兩心相悅,隨即喜結良緣。師玉祥見妻子生性聰慧,容顏嬌美,所謂紅袖添香,他自然是愛不釋手。上大學前便遵從父命與她完婚。
章姿嫻過門後一心侍奉公婆,生兒育女。她閑時接點裁縫活兒掙點小錢貼補家用。每逢周末,師玉祥總惦記著回農村老家與父母妻兒團聚。女兒師章瑤小學畢業時,師玉祥父母相繼病逝。此時,他已來到A大附中當了校長。為了讓兒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將愛妻及一雙兒女接到學校居住,一家人終於能天天廝守相伴,師玉祥和章姿嫻更是恩愛無比,形影不離。
A大附中在京都市南新區,屬城鄉結合處。學生主要是A大的子女,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事業單位的子女,另外一部分是A大鄰村的農家子弟。
章姿嫻來到學校後,謹言慎行,寬厚待人,因手藝精巧,常為老師免費裁剪衣服,深得大家尊敬。她一心侍奉丈夫,嚴格管教兒女。師章瑤對母親異常敬畏。母親平時總是不苟言笑,話雖不多,可每句話都是赤足金的含量。與母親相比,師章瑤更喜歡黏著父親。父親熱絡豪爽不擺架子,在家裏提倡民主生活。隻要父親在家,屋裏總是歡聲笑語,灑滿陽光。母親總說父親是個老頑童。師章瑤和弟弟常常趁母親不在時放下手裏的作業,抬起屁股抱住父親的脖子和他逗樂嬉鬧。但隻要聽見母親的咳聲或腳步聲,兩個人便不約而同扮起鬼臉,使個飛眼,把手指伸到微微閉成一條縫的嘴唇上“噓”的一吹,屋裏頓時鴉雀無聲。
師章瑤一直被父親當夜明珠捧在手裏。弟弟師章璞是躲在她背後看不見的風景。
大家都說師章瑤的外貌是從母親的美人胚子裏複製出來的,而她的文學天才則是父親的遺傳基因。
初一時,她的作文被作為範本巡回在各年級展出,初二時的散文在南新區散文大賽中獲一等獎,初三時的小小說《悟》竟在市一級文學專刊上發表。對於這樣一個不滿十六歲的女生來說,有如此驕人的榮譽,她能不擺出一副傲視群雄的架勢嗎?
每次下課鈴剛一拉響,初三(一)班教室的後門外立馬像集市般沸騰起來。那些被女生們列為黑名單的搗蛋分子率先紮成一堆,一個個橫七豎八,勾肩搭背,擠眉弄眼,卻又都裝模作樣地從不同的角度向一個方向齊刷刷飛出內容相似的眼泡。原來,這一切眼泡都是吹給迎麵攜風而來的美麗女孩——師章瑤的。你瞅她,脖子上白花花的長絲巾隨風起舞,藏藍色列寧服將她細長的水蛇腰卡出優美的曲線,明光鋥亮的黑皮鞋踏響一串摩登的音符。這超乎尋常的時髦打扮,本已紅了男女學生的眼,再看那嬌滴滴、水汪汪的一雙清水眼,流光溢彩,映得這幫男生臉上熱辣辣,心裏癢酥酥的。可她全然不顧,抬頭挺胸,目不斜視,我行我素,毫不掩飾地張揚著自己的孤傲和自信。她輕盈的步子掃過一抹塵埃,男生們的眼泡追著她揚長而去的背影,不知是誰脫口而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隨即引來一場哄然大笑。師章瑤飄逸的身影旋即消失在歡樂的笑聲裏,這笑聲有幾分調皮,更多的是欣賞和傾慕。
師章瑤攏了攏裙擺,把舊時的記憶抖了一地。
章姿嫻枯坐在縫紉機前,呆望著懂事的女兒。她努力克製自己,希望時間能夠蒸發掉今日的悲傷。她不斷告誡自己:天塌了,不能砸著兒女;地陷了,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來填補。擎天補地,重任在肩,她必須收拾心情,整理儀容,為兒女開天辟地,重繪幸福藍圖。
明天就要高考了,可父親的形象擠滿師章瑤的眼睛。黑夜裏,她看到父親滿臉堆笑走向她,親切地說:“瑤瑤,你可是爸爸的希望啊!爸爸最看好你,你瞧,爸爸已經給你兌換好了全國通用糧票,爸爸每次撫摸這些糧票時就像是在欣賞你的北大錄取通知書。哈哈,女兒啊,如果你能完成爸爸的心願,爸爸死而無憾了!”
“爸爸,你怎麼忍心丟下我們一走了之呢?爸爸,明天就要高考了,我的腦子裏擠滿了你。爸爸,你說我能考上北大嗎?為女兒祝福吧,爸爸,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師章瑤蜷縮在床上,捂住被淚水洗劫的臉,忍不住抽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