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現代企業家應具備的素質(1 / 2)

美國一位家庭婦女凱瑟琳開了一間小麵包坊,取名“棕色漿果烤房”,17年間竟然發展成為美國的麵包業大王,年營業額多達400萬美元。她的成功之道就在於:第一,在包裝紙上印上麵包的烘製時間,規定“超過三天則回收銷毀”。每天派汽車送新鮮麵包,並回收3天前的麵包;第二,在包裝紙上標明每個麵包的成本、利潤和零售價格。使經銷商不能隨意漲價。凱瑟琳就是依靠著誠實不欺、保證質量的信念,才從小作坊主發展成為麵包大王的。

3.仁:愛人憫物的素質

孫子認為將帥必備的“五德”之三是“仁”。

所謂“仁”,就是“仁愛”,李筌注雲:“仁者,愛人憫物,知勤勞也。”仁,是說對部屬要關懷、愛護,有能替部屬設想的仁愛之心。孟子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軍隊裏,仁愛部下、樂於助人的將帥,是會得到部下的擁戴的。

企業領導人要像軍隊的統帥一樣具有仁愛的品德。應以深厚的感情關心員工,愛護部屬,在生活上加以關懷,在工作上予以幫助,在經營管理上充分發揚民主,實行決策民主、生產管理民主、營銷民主。不僅要對內部員工講仁愛,在外部對產、供、銷協作單位,對消費者也要講仁愛道義。

吉林省原種繁殖場牧工商總公司總經理陳連紀變企業虧損為盈利,其訣竅之一,就是對協作單位講仁愛之心。他常說,人與人的真正感情就是效益,信譽是無形資產,有了它就有了金錢。他的忠誠坦然和博大胸襟,使全國各地很多客戶都願與他建立合作關係。有的將幾十萬的貨發到他那兒讓他代銷;有的將上百萬元的錢交給他,讓他組織貨源。幾年來,在經營中他結交了很多朋友,大家都說他為人正直,辦事講信譽,處處以事業為重,以感情為重。他常跟員工們講:“做事要先做人,人與人之間要以誠相待,不要圖人家的便宜,便宜的背後沒好事,所有的上當受騙,都是圖人家便宜的結局。”

4.勇:乘勢決勝的素質

“勇”是孫子認為將帥必備的“五德”之四。

對於“勇”,《十一家注孫子》有種種解釋:王皙認為是“徇義不懼能果毅也”;何氏強調“非勇不可以決謀合戰”。勇,實際上就是製定決策要果斷,執行決策要堅毅。在戰場上,將帥之勇是敢於決勝乘勢,殺生取義;在商場上,企業家之勇是敢於冒大風險,獲取厚利。

被譽為“橡膠之王”的陳嘉庚就是這樣一位大智大勇、迎難而上的優秀企業家。20世紀初,30歲的陳嘉庚看到橡膠製造業的廣闊前景,便在新加坡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到20世紀20年代初,他已擁有橡膠園20多平方公裏(5000多英畝)。但此時,由於種植橡膠本輕利重,英商、日商紛至遝來。一時間,膠園遍布南洋,產量大幅增加,市場供過於求,價格開始下跌,橡膠業遭到了巨大衝擊,陳嘉庚的膠廠也被迫停產。在不利的形勢下,陳嘉庚並不退縮,而是通過仔細的分析認為,橡膠用途之廣無與倫比,20世紀將是橡膠的時代,眼前的生產過剩和利潤減少隻是暫時的。而且,南洋一帶的橡膠業是英國政府的重要稅收來源,英國殖民者絕不會坐忍膠價繼續下跌。於是,陳嘉庚作出一個大膽的決策,就在人們紛紛出賣膠園、膠廠的時候,他開始承接膠廠。他先後買下9家膠廠,然後又投資10萬元擴大橡膠熟品製造廠。不出陳嘉庚所料,1922年11月,英國政府強令限製橡膠生產,膠價開始回升,橡膠業恢複了生機。陳嘉庚的冒險擴充獲得了巨大成功。隨後,他進一步擴大生產,組織橡膠托拉斯,在世界許多地方開設推銷商店。就這樣,到1925年底,陳氏公司成為南洋最大的聯合企業,該公司生產的“鍾”牌橡膠製品暢銷全球,僅1925年一年,就獲利800萬元,資產總值增至1500萬元。陳嘉庚也因此成為了南洋華僑公認的領袖。

美國一位家庭婦女凱瑟琳開了一間小麵包坊,取名“棕色漿果烤房”,17年間竟然發展成為美國的麵包業大王,年營業額多達400萬美元。她的成功之道就在於:第一,在包裝紙上印上麵包的烘製時間,規定“超過三天則回收銷毀”。每天派汽車送新鮮麵包,並回收3天前的麵包;第二,在包裝紙上標明每個麵包的成本、利潤和零售價格。使經銷商不能隨意漲價。凱瑟琳就是依靠著誠實不欺、保證質量的信念,才從小作坊主發展成為麵包大王的。

3.仁:愛人憫物的素質

孫子認為將帥必備的“五德”之三是“仁”。

所謂“仁”,就是“仁愛”,李筌注雲:“仁者,愛人憫物,知勤勞也。”仁,是說對部屬要關懷、愛護,有能替部屬設想的仁愛之心。孟子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軍隊裏,仁愛部下、樂於助人的將帥,是會得到部下的擁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