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第三十二章(2 / 3)

阿征說:“其實繼母也不都是壞的,就像我爸,對我姐怎樣,您是親眼看著的,難道不是一個很好的繼母嗎?冤家宜解不宜結,隻要多些理解,多些忍讓,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母親說:“那你就問問他,看他是不是理解,不再追究你爸的事,媽是要麵子的。”

阿征歎口氣說:“媽,回來再說吧,先去教堂,時候不早了,走吧。”

“說起你爸,的確是個不錯的繼父,可你姐也是個不錯的養子,比你和冤家都知道怎麼盡孝。”母親說著走出房間。

“媽說的是,我和冤家都不如姐。”阿征也說著出去關上門。

樓下客廳裏。阿成坐在沙發上看著報紙,聽樓梯上有腳步聲,朝上覷一眼。

阿征陪母親下樓,朝阿征瞥一眼,走向門口說:“媽,去教養不急著回來,多領受一點主的福音。”

母親也同樣朝阿成瞥一眼,想門口走著說:“你這丫頭,也知道領受主的福音。”話落,隨阿征出去關上門。

阿成看母女出去,低眉思慮。

弄堂口

鎖匠修著鎖,工具桌放台收音機,播唱著《梁山伯與祝英台》。他朝弄堂裏瞅一眼,看到阿征和母親出來,忙低下頭一心修鎖。

阿征和母親出弄堂,走過鎖匠的攤位前;母親留意地對鎖匠瞥上一眼,同時聽到收音機裏發出的越劇唱詞,是梁山伯和祝英台樓台會一段,她回頭注一下神,腦海中一個念想回到十年前。

(舞台上。一雙演員在含情對唱,也正是《梁山伯與祝英台》樓台會一段,邱莉群演的是祝英台……)

邱莉群神誌恍惚和阿征走到路邊,回頭又瞅一眼鎖匠,隻覺得頭部有些眩暈。

阿征看母親有些異常,忙問:“媽,怎麼了?”

母親緩過神兒揉揉眼,鎮靜下來說:“沒什麼,媽是老眼昏花了。阿征,媽去教堂。你去買菜吧。”話落,分頭上街走去。

阿征站著未動,看母親走遠,轉眼看看鎖匠,覺得奇怪,低眉思慮一下看看手表,心說一聲“媽是咋了”匆匆回弄堂。

鎖匠窺視進了弄堂,鬆口氣琢磨起來。

街上

一輛警車停在路邊,車內是羅賓和小張,倆人身著便衣,等待阿征發出信號。

羅兵拿出對講機,歎口氣說:“咋回事,阿征還沒有消息。”

小張忽然指一下人行道上說:“哎,隊長,快看,阿征的媽!”

人行道上。邱莉群沿街走著,思緒百結。

警車內。羅兵瞅著外麵說:“阿征的媽,看上去還挺年輕,她一定是去教堂。”

家裏

院內。阿征推院門進來,關上院門,從挎包掏出對講機,開啟電源,說:“羅隊,聽到請回答。”

對講機立刻發出反應:“阿征,情況在呢麼樣?”

“情況正常,可以行動了。”阿征話落關上電源。

客廳裏。阿成坐在沙發上點支香煙,阿征推門進來。

阿征:“哎,一會兒來人要查看現場,你最好是回避一下,免得影響他們工作。”

阿成:“你們是不是立案開始查了?”

阿征:“知道就別問了,查起來不是容易的,連我們隊長都覺得頭大,不過挺欣賞你的直覺,還誇你了幾句。”

阿成:“我也不希望爸的死有問題,查一查我就放心了,回到新疆我無牽無掛。”

阿征:“你無牽無掛,就沒有想過把嫂子孩子都接回上海?這棟房子可是弄堂裏獨一無二的,你能舍得下?”

阿成:“我說過,身外之物我不在乎,從支邊走的那一天,我就死了心,不會再回來,隻要查清楚爸是怎麼死的,我就知足。”

阿征:“我媽讓我和你商量一下,隻要你放棄,不再追究爸的事,要什麼條件你盡管提,都可以考慮,你覺得咋樣?”

阿成:“那你就告訴你媽,我等到現在,直到有了結果,就隻有一個條件,就是查清楚爸的事,除此之外沒有半點餘地。”

阿征:“嗬,支邊的,可真夠固執的。奉勸你還是聰明一點,萬一經過查實,爸的死沒有問題,你不是落得個一場空!”

阿成不耐煩地:“那你是幹啥的?就算我可以放棄,不再追究,爸的死不明不白,你就心安理得!”

阿征愣起神兒說:“哎,支邊的、新疆人、冤家!”

弄堂口

鎖匠修著鎖,羅兵和小張沿街走來,小張挎個包。

“隊長,到了。”小張指一下弄堂說。

羅兵掃一眼左右,發現一邊有個鎖匠,敏感地對他打量一眼,沉眉稍作思考,走進弄堂又回頭瞥一眼。

鎖匠窺視來人進了弄堂,又琢磨起來。

家裏

院內。阿征出客廳,歎聲氣“支邊的不可理喻”聽到門鈴聲,說著“隊長‘小張,來了”打開院門。

羅兵和小張進來,小張說:“阿征姐,我和隊長在街上等了快一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