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薩滿專家墨日根(3 / 3)

黃亮這一舉動,有人說是美國教育的結果,有人說他讀書讀傻了,也有人說是有良心……墨日根所長說,知識分子,就應該光明磊落。並把黃亮請到我們研究所,來進行電腦研究。

黃亮說,有一個研究環境就行,錢不是我考慮的東西。

黃亮並非唱高調,在他的研究室,他的錢比他的臭襪子扔得還隨便,而他的研究,卻讓人刮目相看。

黃亮研究的是電腦簇技術,他把整個地球看成了是一個電腦硬盤,他通過磁場,研究存貯在裏邊的記憶數據,也就是說,當一匹馬在草原跑過,十天後他通過磁場的記憶,能恢複馬兒跑過的圖像……來到我們考古研究所,黃亮更是野心勃勃,他要給那些死去幾百上千年的人,還原當時的情景。這種研究,一般的人聽來,無疑癡人說夢,但黃亮說,世界上一切東西都是有記憶的。石頭被錘子砸過,會留下一個記憶的白點,樹木被砍上一刀,會留下一個記憶的傷疤,河流被扔進一塊石頭,表麵上,激起一片浪花轉瞬即逝,但被砸過的水分子,同樣會留下記憶……萬事萬物都有記憶,這些記憶,就是電腦的簇,是磁場電波,他通過重新收集這些簇,整理磁場,就能還原它們的記憶,也就能複原當時的存在形態。

看我沉思不語,墨日根所長道,好了,別講黃亮了,還是把你的寶貝天書拿出來吧。

聽墨日根所長如此說,我把書從包裏拿出來,遞給墨日根所長。墨日根所長並沒有接,他說等等,在臉盆中洗了手,又進屋在小香爐裏點燃一炷香,這才走出來,伸手接過書。

墨日根所長道,這書不是一般人能看的,我們搞研究的,要學會尊重書。

夕陽在果園裏投下一層迷蒙的光線,墨日根所長戴上花鏡,就著夕陽的光,把書輕輕打開。我觀察著他臉上的表情。墨日根所長翻看了幾頁,表情凝固了起來,手也抖了起來,後來,嘴唇也開始哆嗦了……感覺,就像胡三仙來神了似的。我把酒端過去,讓他壓壓驚,墨日根所長沒有接,堅持著把書翻完。翻完書,墨日根所長把書拿進屋中,恭敬地把書擺在供台上,跪下磕了三個頭,突然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

墨日根所長的這一反常舉動把我和孟溪嚇壞了,難道墨日根所長也來神了?

我和孟溪趕緊進屋,把墨日根所長扶起來,墨日根所長一把拉住我的手,緊緊地握著,淚眼婆娑地道,你不知道啊,二十多年了,我一直在找它。

看我不明所以,墨日根所長把我拉到屋外,讓我坐下繼續喝酒,道,你知道我當年為何冒著被撤職和關進監獄的危險去尋找海東青嗎?

我說,你不是為了證明海東青不是海雕嗎?

墨日根所長道,那隻是一方麵的原因,另一個原因,我其實也是在尋找一座古墓。

古墓?

墨日根所長說,在薩滿史上,有一位薩滿最出名,她就是尼瑪女神。很多薩滿都把尼瑪女神當成了自己的神祇。這位尼瑪女神是古渤海國的國師,據說,她是最有法力的大薩滿,為渤海國治服過大瘟疫,救過很多人的性命。傳說中的尼瑪女神長著人麵鷹身,能夠飛翔,有一首渤海留傳的民歌,就是講尼瑪女神誕生的:

渤海公主在樹下睡覺,

她聖潔的容顏感動了神鷹,

神鷹展開雪白的天羽,

飛到樹下把公主擁抱……

公主有了神鷹的孩子,

孩子的名字叫做尼瑪(太陽)。

神鷹每天飛來照顧尼瑪,

教給她通靈的神術,

為她編織潔白的羽衣……

尼瑪長大了,

神鷹帶尼瑪來到一棵托若樹下,

尼瑪左轉三圈,升到了天上,

尼瑪右轉三圈,回到了人間。

獵人們砍倒了托若樹,

自此,女神尼瑪永遠留在了人間……

墨日根所長道,這首民歌,多年來一直在赫哲一帶流傳。薩滿帽上,為何都有一隻神鷹(也有人說是布穀鳥)裝飾,其實就是為紀念這位尼瑪女神。據說,尼瑪女神十七八歲時,就成為渤海國的國師,後來,出使遼國,和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一度產生過戀情……耶律阿保機為了擴大地盤,帶兵攻打渤海國,尼瑪勸阻不住,隻好作法,她在兩軍陣前刮了一場颶風,把兩軍吹開,但刮起的巨大沙塵暴,也把她自己埋進了塵土中……按照薩滿傳說,薩滿死後埋在土裏,就不能托生,靈魂會一直寄托在屍體裏。因此,薩滿死後,並不往土裏埋,草原上的薩滿習慣藏在山巔,用石頭埋起來,石頭有縫隙,薩滿可以托生,另外,在山巔上放上石頭包,也能為行旅引路,也能保護山下的牧區的安危……因此,經過的路人也好,牧人也罷,走到這樣的薩滿墓前,都要放上一塊石頭,表示祭奠。在草原,這樣的薩滿墓叫翁袞,也就是歌中所唱的敖包。後來,喇嘛教在草原興起,一些貴族喇嘛讓人去平,但存在於牧民心中的翁袞是平不掉的,一段時間後,又會長起來,貴族喇嘛沒有辦法,最後隻好采用偷梁換柱的辦法,在翁袞上架起喇嘛的經幡,偷換了概念,使薩滿墓成為了佛教聖地;生活在叢林中的薩滿,采用樹葬,在幾棵樹上搭起祭台,死去的薩滿經包裹後,被架到祭台上,任憑風吹雨淋,以便早日轉世。

這兩種葬法有一個共同之點,就是薩滿並不厚葬,有一首流傳於滿族的薩滿祭詞是這樣寫的:

我死後——長眠不醒時,

薩滿靈魂骨骼不得埋葬,

身下鋪滿鹿骨魚血豬牙,

身上蓋滿神鈴珠飾,

頭上枕著魚皮神鼓,

腳下墊著腰鈴蝟皮。

讓晨光、天風、夜星照腐我的軀體,

我的骨骼自會落在大地上……

時過百年,山河變遷,

這片土地上必生新人,

那就我重返人寰……

這就是薩滿精神,但這精神也為我們考古的留下遺憾,我們很難尋找到有價值的薩滿信息,使我們在薩滿的研究上,隻能走田野調查的路子,而真正有史料價值的東西很少。尼瑪離世時,正和耶律阿保機熱戀,耶律阿保機當時重權在握,遼國貴族此時又大興厚葬之風,耶律阿保機是不會把自己心愛的女人,埋在石頭中,或架到樹上,一定是采用了遼國貴族厚葬的方式。但因為尼瑪當時在渤海和契丹影響巨大,怕後人盜墓,這才偽造出“天風說”,以此迷惑那些盜墓者。另外,薩滿們還有一個傳說,尼瑪女神沒有轉世,在她的身邊彙聚著薩滿精神,因此,誰要找到尼瑪墓,就可以和尼瑪交流,得到尼瑪的真氣和法力,成為最有道行的薩滿。

多年前,我一直在想,隻要找到尼瑪墓,進行挖掘,一是可以釋放尼瑪的靈魂,使她重新轉世,另外,尼瑪作為渤海國師,又和耶律阿保機有過一段戀情,她身邊除了有價值的薩滿符號外,更會凝集有關渤海國和契丹的一些曆史遺物,也就是說,如果能找到尼瑪神墓,把它開啟出來,這無論在東北亞考古史上,還是在薩滿研究史上,都會帶來耳目一新的震撼。

說完,墨日根所長把一杯酒一口喝幹。他走進屋中,取出我二爺的天書,墨日根所長指著最後一幅圖道,你二爺已經找到了尼瑪女神墓,他在這裏用滿語標住了“吐爾基”幾個字,這個“吐爾基”不知道是山名河名還是地名,但是,尼瑪墓一定是埋在一個叫“吐爾基”的地方,除了“吐爾基”這個名字外,你二爺更是清晰地勾畫了尼瑪女神墓的大體位置,雖然沒有標注經緯度,但附近的一些特征還是清晰地畫了出來。你們看,這後麵有一座長長的石頭山,山的前麵有一個小村莊,村莊前有座尼瑪女神廟,而在尼瑪女神廟不遠處,這座渾圓的土山就是尼瑪神墓,站在墓頂人麵鷹身的尼瑪已經把一切都告訴了人們。

孟溪看著圖,伸手指著村莊西麵一片空白地帶道,這裏還有一處湖泊。

我說孟溪你別瞎說,那是一片空白地帶,哪有湖泊?

孟溪道,就是有湖泊嗎,我做夢來過這裏幾次。

孟溪的話,墨日根所長並沒有感到唐突,道,這片空白地帶是什麼都沒畫,從大山走勢和村莊來看,這裏完全有生成湖泊的條件。

孟溪道,我怎麼總會做這樣的怪夢呢,不是夢到這個尼瑪女神,就是夢到這個村莊?

墨日根所長道,這件事情我現在還不能給你確切解釋,也許……

墨日根所長欲言又止。

孟溪道,也許什麼?

墨日根所長道,關於薩滿,有許多不可解釋的事情,也許到了一定時間,你就明白了。

我問墨日根所長,那我們現在怎麼做?

墨日根所長幾乎咬著牙在說,找到它,打開它。

聽到墨日根所長下了命令,我一下子興奮起來,對考古人員來說,能發現古墓,就像士兵聽到衝鋒號一樣,我說我馬上就著手準備,帶人去考察。

墨日根所長道,我也和你們一起去。

臨走時,看到我要拿書,墨日根所長不好意思地笑笑道,這書……

我才明白,墨日根所長還要看看。我知道,墨日根所長對此書的重視,況且他又懂滿文,放在他這裏萬無一失,我說,你先研究吧。

墨日根所長聽到我讓他先研究,興奮得像個小孩子似的,搓著手道,太好了。

孟溪道,看書時,你注意些火。

孟溪對三嫂家的那場火災還心有餘悸。

墨日根所長笑著道,能解開薩滿的秘密,就是燒死也值了。

墨日根所長隻是隨便說說,沒想到,卻是一語成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