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三月,劉邦突然派使者趕往趙國,將趙王張敖和趙國丞相貫高、趙午等人一齊抓去長安治罪。張敖本人生性忠厚,知書守禮,自繼承父親張耳的王位以來,一向對劉邦恭順小心。張敖的王後就是劉邦和呂後所生的女兒魯元公主。魯元公主帶著五歲的女兒張嫣,哭哭啼啼送別了丈夫的囚車後,立即差人趕往長安的宮中,向母親呂皇後呂雉打探消息,想知道丈夫怎麼又得罪了劉邦?從這一天開始,生長在富貴之家的張嫣,便經受著骨肉離散和政治動亂的苦難。

呂雉很快派人向魯元公主詳述了張敖獲罪的原因。

原來,劉邦根本就不喜歡這個女婿,嫌棄張敖不如他父親張耳有英武之氣,隻是因為張耳在世時兩家已經訂了親,所以不便悔婚。兩年前,匈奴進犯,劉邦帶兵親征,路過趙國,張敖親自出城迎駕,招待劉邦十分殷勤周到。但是,劉邦卻對他傲慢無理,三句話不來就辱罵發火。作為女婿,張敖仍然笑臉相待毫無怨言。這時,卻惹怒了丞相貫高和趙午二人。他倆原是張耳的朋友,張耳臨死,囑咐他倆好好輔佐兒子張敖,如今見少主受此欺辱,大為不平,便相約一起去見張敖,表示願為張敖出氣,設法除掉這無道昏君。

張敖一聽,嚇得麵如土色,忙阻止他們不許再說下去,又咬破手指,對天發誓道:“皇上待我不薄,我當世世不忘,若有辜負,不得好死!”

見趙王執意不肯謀反,貫高與趙午私下議論道:“大王生性忠厚,不忍背棄劉邦。我等設法去殺了皇帝,事成便好,如果不成,自己去一人承擔責任!”於是,貫高派了幾名刺客,跟隨劉邦的蹤跡,但一直沒有機會下手,這事也就擱置了下來。

一晃幾個月過去了,貫高得罪了府中一名親信屬官,這人為報複貫高,向劉邦告發了這件事。劉邦不問青紅皂白,便將張敖和貫高、趙午一起抓去治罪。

囚車到達長安,急壞了呂雉,她連忙趕去見劉邦,竭力為張敖辯護,說張敖己經是皇家的女婿,怎麼可能再生謀反之心?但劉邦不信,反駁道:“張敖如果真得了天下,還少你一個女兒嗎?”這話說得呂雉啞口無言,幹著急也無能為力了,但是呂雉一定要親自參與庭審。

廷尉礙於呂雉在現場,不敢拷問張敖,隻是一味對貫高施加酷刑,要他說出主使者。貫高好漢做事好漢當,把什麼都承擔下來,咬定是自己所為,與趙王毫不相幹。他被折磨得幾乎成了殘廢,仍不肯牽連趙王。

貫高的行為打動了劉邦,他不禁想道:哪一個人肯斷送自身三族的性命,為別人承擔謀害皇帝的罪名呢?於是,他又派人去調查,證明貫高所說全是實情,劉邦這才相信張敖確實不知情,便赦他無罪;但劉邦還是下令把張敖降為空平侯,收去他原來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