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書五行誌》中發現:“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未央宮柏梁台災。先是,大風發其屋,夏侯始昌先言其災日。後有江充巫蠱衛太子事。”這裏提到了一個叫夏侯始昌的人。

《漢書》載:“夏侯始昌,魯人也。通《五經》,以《齊詩》、《尚書》教授。自董仲舒、韓嬰死後,武帝得始昌,甚重之。始昌明於陰陽,先言柏梁台災曰,至期日果災。時,昌邑王以少子愛,上為選師,始昌為太傅。年老,以壽終。”

由於夏侯始昌“明於陰陽,武帝甚重之”來看,那麼這個“望氣者”應當就是夏侯始昌。後來他當了武帝第五子——昌邑王劉博少子劉賀的老師。劉賀後因漢昭帝劉弗陵無子而被霍光立為皇帝,不過劉賀隻做了二十七天的皇帝就被趕下了台。

這便有個問題,“望氣者”通過一係列的謠言蠱惑,到底要得到些什麼?由於夏侯始昌是個公認的經學大師,會望氣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是他為什麼要如此處心積慮的製造出“巫蠱之禍”呢?江充其實隻是幕前執行者而已,真正的幕後則是夏侯始昌。因為第三次說“長安獄中有天子氣”時,江充已經被太子劉據給殺了。能夠在江充死後仍然希望斬草除根同時有既得的利益的人就是幕後的真正策劃者。

斬草除根的表麵最大的受益人是鉤弋夫人和她的兒子劉弗陵。其實一個人不可能為了和他不相幹的事情上如此的費勁心力。加之鉤弋夫人十四個月才生下劉弗陵,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荒謬的事情。

武帝寵幸鉤弋夫人時已是晚年,那時武帝已年過六十,武皇帝因傳說上古堯帝之母是懷孕十四個月生堯帝,故把鉤弋宮改名為“堯母宮”,才對劉弗陵十分看重。其實從現代醫學角度而言,女性如果懷孕至十四個月仍未生產,其子宮內的羊水必定早已變質,胎兒必定會胎死腹中。所以,可以確信劉弗陵一定不是武帝的親生兒子!同時為了掩蓋入宮後夏侯始昌和鉤弋夫人之間的奸情,所謂“上古堯帝之母是懷孕十四個月生堯帝”的傳說也一定是夏侯始昌自己散布的。

第二,鉤弋夫人的“拳夫人”的傳說也很可疑甚至十分荒誕。說鉤弋夫人的雙手從小到大一直緊握雙拳,無人能解。引得武帝以為奇異,特命使臣前往宣召而見之。“既至,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時伸。由是得幸,號曰拳夫人。”還說雙手展開後手中竟然有個玉鉤型的物件。這種荒唐的鬧劇,顯然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第三,鉤弋夫人生下劉弗陵之後三年“巫蠱之禍”隨之開始這個時間點也很可疑。夏侯始昌為了成其大事,做第二個呂不韋,逐步收買了江充、蘇文、韓說三人。因為想要收買武帝的繡衣使者、內侍宦官總管(黃門令)和鎮殿大將軍是要花很大的本錢的,所以這位夏侯家的始祖,為此隱忍了三年。

同時,這次期間發生了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那就是鉤弋夫人的父親,也就是武帝的嶽父“坐法宮刑,為中黃門”十分可疑。史書上沒說鉤弋夫人的父親到底是因為犯了什麼事而被武帝施以宮刑的。但當時犯了法是可以用錢來抵罪的。如李廣被匈奴人俘虜了,後來盡管逃了回來,按軍法理當斬首,後卻“贖為庶人”。鉤弋夫人家裏又不是沒有錢,他父親也不應該犯了比“當斬”更嚴重的罪過,理應也可用錢抵罪的。可是鉤弋夫人既沒有求情,也沒有花錢給父親贖罪。這真的十分可疑。

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黃門令蘇文那裏正好可以通過父親來傳遞信息,以便於收買和拉攏。而且順理成章,不會讓別人起疑。通過父親這一宮內的特殊職務,對於拉攏江充、韓說等人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五,武帝死前命霍光賜死鉤弋夫人一事也很可疑。估計劉徹那時已經察覺到了什麼,但是還不確定,所謂“主少而母壯,獨居必生淫亂”而誅之的說法隻是一個方麵。真正的原因恐怕是知道了鉤弋夫人生活作風不檢點吧,而且居心不良,故而除之。

第六,武帝死前命霍光等四位輔政大臣輔佐昭帝,名為輔佐,實則監視。武帝臨終指定了四個輔政大臣——大司馬霍光、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和禦史大夫桑弘羊。名為輔佐,實則監視。一有不軌,即刻誅之。後霍光果然查明劉弗陵並非武帝親生,果斷殺之。對外稱病逝而已。

但無論什麼原因,對於上官小妹來說,劉弗陵的死無疑是她人生最大的悲劇。

此時,上官小妹心中的悲痛,又豈止是皇帝的去世。滿門被滅,她心中何曾沒有恨?上官小妹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祖父親人,“自使私奴婢守桀、安塚”。隻是這滅族之人,居然是自己的外祖父,她心裏其實是明白的,自己之所以能活下來,不過是對霍家還有用處罷了。霍光希望她獨寵,而她卻始終未曾誕下孩子。不知是否有過不願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樣受人擺布的想法,這或者也是上官小妹即使獨寵仍未有所出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