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昭君的衣冠塚就在青塚寺的後院,可惜如今已蕩然無存。現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明戶部尚書李敏(1425—1491),河南襄城人,進士出身,曆官禦史、巡撫、漕運總督。他在明朝成化二十三年至弘治四年的戶部任內,也作了不少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是把北方的北畿(河北)、山西、陝西,這三省的夏秋兩稅,以銀折糧,按照每石一兩計算。山東、河南二省的輸邊之餉,亦已在他巡撫大同之時,實行了這個以銀折糧的辦法,省掉了公家的浮費,免除了運卒的勞苦。
三尺累累古道旁,明妃此地掩玄堂,
陰迷塚木風霜老,春入林花錦秀香。
怨骨九原應戀闕,芳魂千載定還鄉,
愁雲漠漠縈青草,猶似穹廬夜斷腸。
——明·李敏《青塚愁雲》
據說,昭君的衣冠塚就在青塚寺的後院,可惜如今已蕩然無存。現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明戶部尚書李敏(1425—1491),河南襄城人,進士出身,曆官禦史、巡撫、漕運總督。他在明朝成化二十三年至弘治四年的戶部任內,也作了不少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是把北方的北畿(河北)、山西、陝西,這三省的夏秋兩稅,以銀折糧,按照每石一兩計算。山東、河南二省的輸邊之餉,亦已在他巡撫大同之時,實行了這個以銀折糧的辦法,省掉了公家的浮費,免除了運卒的勞苦。
三尺累累古道旁,明妃此地掩玄堂,
陰迷塚木風霜老,春入林花錦秀香。
怨骨九原應戀闕,芳魂千載定還鄉,
愁雲漠漠縈青草,猶似穹廬夜斷腸。
——明·李敏《青塚愁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