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幾分鍾,他又發了一篇:以前我們呼籲教育產業化,終於成功了,結果非但沒有減輕學生負擔,反而更加重了。現在才發現,最大的症結是文化,無論上大學多容易,要交多少錢,隻要有統一考試在,都有傻逼去爭第一,學一堆自己不感興趣又無用的知識,身心俱毀,思想格式化,這是一種集體無意識。統考之後,隻有狀元才是滿意的,不過他可能還會為自己沒能拿到滿分而惋惜。
看到這我心想:他這裏說的“他們”是指誰?怪不得現在的大學都招不滿,紛紛破產,恐怕是因為大學建得太多,大家都沒興趣上了吧。看來,“物以稀為貴”才是普遍真理啊!
下一篇:我希望看到有一天年輕的學奴們站起來對他們說:青春短暫,我不想高考後獲釋,給我自由,就現在。
下麵有一條評論:80%的適齡青年並未參加統考。
他的回應是:那些人都是被統考製度給刷下來的。
再下一篇還是跟教育有關: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保護他們合法地接受成年人的羞辱和體罰。看來這人比較同情弱者。
有一些人給他點讚,但評論區的人都不以為然:
“未成年人保護法確實需要修訂了,”我掃了一眼這條帖子,正感歎難得有人讚同他時,結果後麵還有一句:“未成年人犯罪不能完全免於刑事責任,傻逼,十三四歲的熊孩子就能隨便殺人咯。”他則不客氣地回敬道:“你個弱智兒,用特例來以點概麵,成年人虐殺未成年人的案例數量是你說的這種情況的十萬倍都不止。”
我連上了老所長,問道:“博客裏怎麼沒見他提到那個案子?”
“這類內容一部分讓網站刪除了,另一部分他本人刪除了,他的博客隻能看,不能點讚或評論。”老所長道,“如果他隻說說別的倒無所謂,關鍵是他老是提那件事,而且是用各種方法提,刪了又貼,按照當時的法律,這就已經屬於是造謠、誹謗了。”
“看來他真是孤立無援啊!”
“但他也不是完全沒有支持者,當時有個辦案的實習生就相信他最終會贏。”
他的下一條博文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跟他們完全沒有共同語言了,我決定搬出去住。不管他們指的是誰,現在看來,此人並不像我最初以為的那麼可憐,也不是官方教科書上說的憤世嫉俗那麼簡單,他有自己一套的對未來的預知體係。他並不憤怒,而是蔑視這一切,他根本不屑於與醜陋的現實打交道,他的價值觀是不合主流的。他始終相信自己是對的,並不是很在意別人的看法,看出這一點讓我頗感欣慰。
我不禁竊笑道:“你在那個時代不用裝都像精神病。”
之後三個月,他沒再更博。九月底的時候,他更新了一條:九月,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
第二天,他又引用了一首詩: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接下來,整整一個月,他沒再發表新的博文——莫非這些帖子都被刪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