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教義到底是什麼?”
“比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又如玩牌、放風箏都是浪費生命;再如學習才是生命的第一要義,諸如此類。”
“當時的政府對考教是一個什麼態度?”
“他們表麵上是反對的,但出*台的反擊措施力度很小。例如兩百年前,考教形成氣候的時候,他們也反對在學校推行奧數教育,也推行過所謂的素質教育,但上麵又不願意放棄全國統一考試,所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最終還是失敗了。他們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對考教起不到任何打壓作用,因為實際上是在縱容考教,最後導致了考教的崛起。”
“為什麼是叫考教?起源於學校不是更應該叫學教嗎?”
“不,不是這樣的。事實上,他們並不關心學什麼,他們隻關心考什麼,能不能考上。”
“這更像是一種病!”
“什麼病?”
“精神病。”
“怎麼說呢,說起來他們也是為了生存。因為比較體麵高薪的工作,至少是他們所認為的比較體麵的工作,是有學曆要求的,而想接受高等教育就必須通過高考。”
“何謂比較體麵的工作?”
“比如銀行職員、程序員之類的。”
“比較不體麵的呢?”
“端盤子的或者搬磚的。”
“其實不都是服務員嗎?整日枯坐,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現在都全部智能化了。若換做我,寧願做餐廳服務員,至少還能活動一下筋骨。”
“但他們更看重的是社會認可度和收入。”
“原來如此,”我似乎能理解一些了,“那為什麼不叫學曆教或者高考教?”
“因為考教的終極追求跟學曆的關係並不大。”
“我不懂。”
“這麼跟你說吧,打個比方,你擁有碩士、博士甚至博士後的學曆,大家最多會說一句,這人挺好學的,用人單位也會優先考慮你。”盲俠停了一下又道,“但你要想獲得真正的成就感,隻有在萬眾矚目的統一考試中獲得第一或者名列前茅,才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
“他們比較注重集體主義。”
“是的,當時整個社會就是這樣的文化氛圍。”
“那應該叫高考教啊。”
“不,不光是高考,中考他們也一樣瘋狂,隻要是統考,一張試卷,都不能落下。就像再早兩百年前,我們的祖先爭先恐後給孩子裹小腳、比誰腳小一樣。”
“瘋狂!”
“這就是所謂的蟻民。”
“這幫傻逼!”
“純的。”
“所以您就要反對他們。”
“是的。”
“當前的考教是一個什麼情況?”
“最開始,因為沒有了高考,所以考教逐漸式微,直至在社會上完全銷聲匿跡。”
“高考為何會被取消?”
“兩百年前,關鍵技術被塔國卡脖子了。現在看來,這並也非是一件壞事。決策者們逐漸意識到:光靠學習好沒用,企業需要創新人才。但由於考教勢力的強大,教育的目的變成了追求升學率;為了升學率,老師為了拿獎金,學校為了拿撥款,哪管學生死活,更不在乎他們的身心健康,在考教的肆虐下,老師、家長肆意辱罵甚至體罰學生,學校逼死、逼瘋學生的事時有發生,違法者還不用負法律責任。上麵見勢不妙,就順勢取消了高考,把招生權給了各所學校。大學獲得了自主招生權後,情況就有了明顯好轉,大家都不再病態地關注升學率了,學生獲得自由發展後,創新人才也開始出現了。”
“但為何現在重提考教,還認定其為邪教組織。”
“的確,考教的幽靈又浮出了水麵。最近十年,越來越多的家長認為中小學生在學校太閑,作業太少,數學題過於簡單,導致孩子玩物喪誌,基礎打得不夠牢固。老師也反應學生不好管,就開始暗地裏與家長結社,利用社會上對名牌大學招生舞弊案的不滿,大有讓考教死灰複燃之勢。”
“那咱們政府對此是一個什麼態度?”
“他們開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直到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舉報他們的父母,甚至有學生被父母和老師逼得自殺,才引起了上麵的關注。”盲俠道,“我覺得上麵也是表麵上反對,暗地裏支持的,因為他們更在意的是維穩,其實考教才是穩定的基石,當然,前提是得把未成年人控製住,否則考教就成了家庭、社會裏的不穩定因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