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 葛仙寺(1 / 2)

“去光明村四隊三組。”

“十五塊。”

“再少點。”

“不能再便宜了。你要到哪個位置嘛?”

“葛仙寺。”

“沒聽說過這個地方。”

“好多錢嘛?”

“十五。”

“成,走。”

烈日當空,一路顛簸。我第一次搭乘這種老式古董摩托車,不知該把手放在摩的司機的什麼位置。搭在他肩膀上吧,我的手背被陽光曬得生疼;摟他的腰吧,我隻摸到了一手肥油。最後我隻得把手臂伸到身後反手抓住了後座上的金屬靠背。經過幾處玉米莊稼地時,我感覺這位摩托車手有些緊張。登上一座荒涼的山坡,我疑心這漢子是要打劫,心裏一陣發虛。但摩托車仔看上去比我還緊張,我盯著他被太陽曬得漆黑的脖子,他緊張的時候就伸長僵直的脖子,飽滿的肱二頭肌緊繃。

路越走越荒涼,兩旁都是地震後坍塌的房屋,那些廢墟已經被綠色的藤蔓野草淹沒。

好不容易到了一個沒有人煙的村落,我覺得這摩托車像是開了一百年,遠遠看見一座凸起的小山頂上有一個紅色的仿古寺廟。

“應該就是那了。”我對司機說。

兩旁已經見不到農田了,隻有剛剛容下一個人行走的上山小路。

摩托在半山腰的一個水泥壩子停下,這裏像是沒有籃球架的球場。我給了司機20元錢,希望他來接我。他一口答應。可以想象,天一黑,這裏不會有一絲燈光。

我站在壩子上放眼望去,這裏的地勢最高,美景盡收眼底。周遭都是平原,耕地裏種滿了各種農作物,一條好好的江一到這裏便不可思議地變得曲裏拐彎,那種急轉彎是非常誇張的,有曲折往返之意,同一條江在這裏都能並列成平行線了。

這裏地勢最高,隻有隔岸相望的一座山峰才能與之一較高低,我注意到,山頂上有一組青瓦仿古建築。正是因為這兩座山的點綴,使得這裏既像一副天成的太極圖,又像是兩個古老的象形文字。

可以想象,兩千年前,葛仙站在這裏,景色盡收眼底。他兩千年前來到這個地方,他看見了我現在看見的一切,這裏跟史書上的描述是一致的——

兩千年前,道人葛仙入一空穴居煉丹修行一夜,在洞中修煉有成的他得一夢,夢中仙樂陣陣,見玉皇大帝在五色祥雲的圍繞下,降臨在河對岸數十裏範圍內最高的一座山上,他驚喜醒來,出洞觀望,見天已大亮,河對岸數十裏內最高的那座山上果然霞光漫天,彩雲圍繞,祥瑞之極。葛仙大喜,起身朝那座最高的山峰奔去,葛洪幾步來到這座山前,跪地膜拜,霞光祥雲中,似有玉皇大帝莊嚴高大的身影若隱若現……朝拜玉皇大帝後,葛仙醒悟到原來大小梁山是他掐訣念咒時手印所指的方向,玉皇下降是其丹道有成所感。為紀念此殊勝因緣,葛仙當即動手在此山上修建了三間草屋,以方便修行傳道。後來建起了一個道觀,為紀念“葛仙朝玉皇”的事跡,後人將其命名為玉皇觀。

我覺得葛仙這個人真會找地方,這裏絕對是風水寶地,但不可思議的是,一座崇尚非暴力的寺廟為何塗成了一片血紅色,連瓦都是紅的,這也太違和了!我沿著上山的小石板路來到寺門前,仔細打量這座寺廟,除了一片紅,其它方麵倒是嚴格模仿佛教寺廟。甚至還建了一堵影牆,上書一個福字,但牆新畫不古,隻見朱紅色的大門緊閉。

烈日灼身,我手搭涼棚,感到了一陣陣暈眩。怕不是中暑了,我來到寺廟的側麵,那裏有扇小門。剛一靠近,便聽得裏麵一陣瘋狂的狗叫聲。

我在一棵榕樹下坐定,隻聽得門“吱呀”一聲開了一道縫,探出一個老太婆的頭。

還沒等她開口,我便表明了來意。

“我可以進去參觀一下麼?”

老太婆點點頭,打開了側門。

老太婆一臉褶子,毫無表情。

進到院裏,裏麵有兩條狗對著我狂吠,還好都有繩子拴著。它們看上去都是那種鄉下的土狗,一黑一黃。

我掃視了一下院子裏的結構,仍舊是一片紅色。正殿供奉的是傳統的如來佛,前殿供的卻是二郎神。

我四處尋找葛仙的影子,看到東廂房有一個罩著玻璃的小神龕。我從裏麵供奉的四個神仙裏,一眼就認出那個“八字胡”,定是葛仙無疑,他是那麼地特別。在他右手邊的是觀音,左邊是財神,最左是關公。

把這些八杆子打不到關係的神排成一排就已經很怪異的,更怪異的是:那個觀音塑像手上捧著的竟是一隻帶著部分腦袋肉的眼睛!我上前仔細觀察,那隻眼睛做得栩栩如生,似有淚光,令人毛骨悚然。

據我所知,世間沒有任何一個觀音是這樣的,這不是千手觀音,牽手觀音隻是手掌上嵌著一隻眼睛。但這個觀音,雙手捧著的是右眼一帶的臉部,還用一塊布蓋著,遮遮掩掩的,像是在做法或是變魔術之類的,十分之怪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