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虛實(1 / 3)

白府每年輪換,放一批仆人回家過年,為了方便這些人早日回去,府裏每年為仆役而設的年夜飯都提前在廿四這天舉辦,於是一番繁複祭儀送神完畢,邵印又馬不停蹄地去安排晚飯酒席。

白世非與鄧達園往書房而去,沿路鄧達園稟道:

“自太後下旨欲披帝服進謁太廟之後,便遭到同為參知政事的晏大人和禮部薛奎的反對,晏大人以四書中《尚書·周官》所載禮文在朝上陳詞,認為太後祭祀時應該穿戴的是王後之服而非帝王之服。”

“那薛奎又說了什麼?”

“其他輔政大臣皆不敢言,唯獨薛丞相站出來說,如果太後一定要穿成那樣去拜見祖宗,那行禮時她是用男子的拜禮還是用女子的拜禮呢?”

白世非失笑出聲:“他倒也敢言。”

“薛丞相始終力陳太後此舉不可。”

“這薛奎是三朝元老,為人剛正不阿,嚴明清正,便太後也難奈他何。”

“太後雖然大為不悅,但在兩位丞相大人力諫之下卻也不得不做出讓步,她雖然沒有完全采納他們的諫言,也還是令人對袞服做了改動,仍以皇帝式樣,但就減其二章,衣去宗彝,裳去藻,也不佩劍,最後她祭祀時穿戴的終究不是完整齊全的皇帝袞冕服式。”

“也隻能這樣了。”白世非微微苦笑,“能逼得她做出改動已屬不易,你且看著吧,過了年她必然要尋機降罪於晏薛二人,這一遭便是本公子也無法脫身事外。”神色間有些陰鬱,似心裏懸著一絲不明顧慮。

“沒有應對之策嗎?”

“這時候她正在氣頭上,斷不能輕舉妄動,你吩咐下去,都靜著點兒先過個安穩年,餘事出了年再說。”

“小的明白。”

白世非針鋒相對地為劉娥設下的這番擾攘,不無投石問路之意,是故如今宜以靜製動,且看她如何出招,反應是深是淺。

談話間,邵印端著裁剪整齊的一遝紅紙來見。

“公子,就快上桌開飯了,好寫封包了。”

白鏡進來磨了墨,白世非提筆在紅紙內隨意寫下不同數目的賞錢,邵印又喚來幾個小廝,七手八腳把每張寫好的紅紙都拿到取暖的炭盆上方,把墨汁烤幹,然後折成一個個封包。

全整好後邵印端著盛滿紅封包的托盤,領著小廝們興衝衝地往膳廳而去。

白世非含笑目送他們走遠,然後眸光閃向桌上一角,拈來遺留在角落的一張紅紙,提筆而就,拿到炭火上烤幹,折好藏進袖底,也提步離開。

合巹寫君心

膳廳中已擺好酒筵,三位管家和管事們都已到齊,隻等白世非入席為敬。

兩旁側廳也各擺了幾桌,能在此間落座的都是有些身份的仆婢,不是於府外跟隨鄧達園聽差辦事,就是在府裏近身隨侍兩房主子,一幹人幾乎個個都能被白世非叫出名來,其餘小廝仆婦在各房內自行圍桌,菜式豐盛不談,由此合府歡聚一堂。

白府每年輪換,放一批仆人回家過年,為了方便這些人早日回去,府裏每年為仆役而設的年夜飯都提前在廿四這天舉辦,於是一番繁複祭儀送神完畢,邵印又馬不停蹄地去安排晚飯酒席。

白世非與鄧達園往書房而去,沿路鄧達園稟道:

“自太後下旨欲披帝服進謁太廟之後,便遭到同為參知政事的晏大人和禮部薛奎的反對,晏大人以四書中《尚書·周官》所載禮文在朝上陳詞,認為太後祭祀時應該穿戴的是王後之服而非帝王之服。”

“那薛奎又說了什麼?”

“其他輔政大臣皆不敢言,唯獨薛丞相站出來說,如果太後一定要穿成那樣去拜見祖宗,那行禮時她是用男子的拜禮還是用女子的拜禮呢?”

白世非失笑出聲:“他倒也敢言。”

“薛丞相始終力陳太後此舉不可。”

“這薛奎是三朝元老,為人剛正不阿,嚴明清正,便太後也難奈他何。”

“太後雖然大為不悅,但在兩位丞相大人力諫之下卻也不得不做出讓步,她雖然沒有完全采納他們的諫言,也還是令人對袞服做了改動,仍以皇帝式樣,但就減其二章,衣去宗彝,裳去藻,也不佩劍,最後她祭祀時穿戴的終究不是完整齊全的皇帝袞冕服式。”

“也隻能這樣了。”白世非微微苦笑,“能逼得她做出改動已屬不易,你且看著吧,過了年她必然要尋機降罪於晏薛二人,這一遭便是本公子也無法脫身事外。”神色間有些陰鬱,似心裏懸著一絲不明顧慮。

“沒有應對之策嗎?”

“這時候她正在氣頭上,斷不能輕舉妄動,你吩咐下去,都靜著點兒先過個安穩年,餘事出了年再說。”

“小的明白。”

白世非針鋒相對地為劉娥設下的這番擾攘,不無投石問路之意,是故如今宜以靜製動,且看她如何出招,反應是深是淺。

談話間,邵印端著裁剪整齊的一遝紅紙來見。

“公子,就快上桌開飯了,好寫封包了。”

白鏡進來磨了墨,白世非提筆在紅紙內隨意寫下不同數目的賞錢,邵印又喚來幾個小廝,七手八腳把每張寫好的紅紙都拿到取暖的炭盆上方,把墨汁烤幹,然後折成一個個封包。

全整好後邵印端著盛滿紅封包的托盤,領著小廝們興衝衝地往膳廳而去。

白世非含笑目送他們走遠,然後眸光閃向桌上一角,拈來遺留在角落的一張紅紙,提筆而就,拿到炭火上烤幹,折好藏進袖底,也提步離開。

合巹寫君心

膳廳中已擺好酒筵,三位管家和管事們都已到齊,隻等白世非入席為敬。

兩旁側廳也各擺了幾桌,能在此間落座的都是有些身份的仆婢,不是於府外跟隨鄧達園聽差辦事,就是在府裏近身隨侍兩房主子,一幹人幾乎個個都能被白世非叫出名來,其餘小廝仆婦在各房內自行圍桌,菜式豐盛不談,由此合府歡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