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發開島嶼(1 / 2)

羅斯國政府除了每年收取巨額的島嶼租金之外,還要對島上的資源開發、企業經營進行收稅。

為了簡化稅收,節省收稅的人力物力,也為了讓何少坤更好的經營島嶼,羅斯國政府推出了一種非常奇特的稅收製度:稅收承包製。

稅收承包製的意思就是,羅斯國每年定額從何少坤與古維兩人的公司收取稅金,然後賦予何少坤與古維向島上的居民和企業收稅的權力。

打個比方,羅斯國政府每年定額收取何少坤一千億羅斯幣的稅金,然後何少坤可以自行定製島內的稅率,向個人和企業征收個人所得稅和企業增值稅。

如果何少坤每年收上來的稅金多於一千億羅斯幣,那他就賺了,如果少於一千億羅斯幣,那他就虧了。

當然了,何少坤也不可能隨意定製稅率,如果單純為了賺取稅收的差價而把稅率定得太高,那大家都不來島上投資了。

可能大家會有所質疑,羅斯國有必要搞出這麼一套另類的稅收製度麼?直接按照國內的稅製不就完了了?

其實這個跟經營迪士尼樂園一個道理,迪士尼樂園除了付地租給當地的政府之外,還要繳納各種稅。在繳納租金和各種稅收之後,樂園的門票定價權和裏麵的餐飲定價權就由迪士尼自己定製了,盈虧自負。

如果裏麵的飯菜價格由政府統一定製,這樣的弊端不要太多。

首先誰來收錢?

樂園自己收吧?政府還要派人來監督,而且你敢保證不會出現串通的行為?如果政府自己來收,這裏麵存在腐敗的風險不說,這人力物力也要耗費不少啊!

而且,如果樂園裏麵的餐飲由政府定價並親自收款,這樣等於插手樂園的經營,不利於樂園的長期發展。

所以,對於迪士尼這種大規模的遊樂園,政府隻會監督和規範其門票和裏麵餐飲的收費,不會強行插手管理。

在盤下整個國後島之後,何少坤馬上擴建島上的機場和港口碼頭,還增建了許多道路,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

國後島地處南北暖流和寒流的交界處,由於海水密度的差異,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發生垂直攪動,把海底沉積的有機質帶到海麵。

上泛的海水將營養鹽類帶到海洋表層,使浮遊生物繁盛,進而為魚類提供豐富的餌料。另外寒暖流交彙還可產生“水障”,阻止魚群遊動,從而使該處海區成為世界著名的四大漁場之一。

國後島海魚的魚類非常多,有鮭魚、狹鱈、太平洋鯡魚、遠東擬沙丁魚、秋刀魚,還有毛蟹、多羅波蟹、勘察加擬石蟹、帝王蟹、海參等等水產。

之前由於島上的居民不多,也遠離羅斯國的城市消費中心,所以雖然附近海域的水產資源異常豐富,但是羅斯國並沒有過多地進行開發捕撈。反倒是RB國對該海域進行大肆捕撈,獲取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羅斯國政府除了每年收取巨額的島嶼租金之外,還要對島上的資源開發、企業經營進行收稅。

為了簡化稅收,節省收稅的人力物力,也為了讓何少坤更好的經營島嶼,羅斯國政府推出了一種非常奇特的稅收製度:稅收承包製。

稅收承包製的意思就是,羅斯國每年定額從何少坤與古維兩人的公司收取稅金,然後賦予何少坤與古維向島上的居民和企業收稅的權力。

打個比方,羅斯國政府每年定額收取何少坤一千億羅斯幣的稅金,然後何少坤可以自行定製島內的稅率,向個人和企業征收個人所得稅和企業增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