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七看著皇上不像是心情不佳的樣子。她讓旁人先退下了,看著這父子倆,問道:“皇上,您今天晚上吃得可還好,沒有積食吧?”
紀衡抬眼笑看她問:“怎麼了,心疼朕?”
田七臉一紅,如意還在呢,他怎麼就說這樣的話。
紀衡拍了拍如意的小臉蛋,說:“如意,告訴田七,你今兒晚膳時說什麼來著。”
如意捧著本展開的書,看看父皇又看看田七,一字一頓地小聲答道:“大、腹、便、便。”
紀衡不讚同了:“你說的是這個嗎?”
如意低頭不說話。
他說的自然不是這個。今兒如意在乾清宮陪著父皇一起用晚膳,好巧不巧,傳膳的太監裏有個特別胖的,肚子挺得老大,如意指著大肚子太監一個勁地喊:“大便翩翩、大便翩翩……”
萬事怕腦補,太監被罵一句大便也就算了,紀衡一不小心就想象出無數大便在空中亂飛的畫麵,仿佛還聞到了一股惡臭……
所以他晚膳幾乎沒吃什麼東西,罪魁禍首倒是吃得津津有味。紀衡等如意吃完了飯才開始數落他,說他不學無術,又嚴厲地糾正了這個成語的發音。如意垂著小腦袋乖乖認錯不提。
紀衡覺得兒子老念錯成語也不是個事,因此決定親自指導,好好地教一教他。這就是田七眼前這個畫麵的由來。
田七聽說了此事,忍著笑寬慰道:“這至少說明殿下認識‘便’這個字,還知道它有兩種讀音。這麼小的孩子能做到這樣已經十分不易了。”
如意被田七誇了,又驕傲地揚起了頭。
紀衡哼了一聲,把如意懷裏的書隨便翻了幾頁,看到一個成語——孔融讓梨。這個好,又生動又有教育意義,還適合小孩子學習。
很快他就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哥哥是什麼?”
“弟弟是什麼?”
如意表示很迷茫。
紀衡耐著性子把兄弟姐妹四種身份給如意解釋了一遍。如意倒是聽懂了,小聲說道:“我想要個妹妹。”
紀衡忍了忍,說:“好,那你會給妹妹讓梨嗎?”
“嗯,”如意點點頭,“反正我討厭吃梨。”
紀衡再忍,又把孔融給兩個妹妹讓梨的故事講了一遍,最後問如意:“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如意想了想,心中有了標準答案,自信滿滿地說道:“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一定要給別人。”
紀衡忍不了了。他把書往案上一撂,說:“你該回去了。”
如意就這麼被他父皇轟走了。田七笑看著這對父子,看到如意走了,她問紀衡:“皇上,您現在胃口好點了嗎?”
紀衡似笑非笑地看著她說:“一看到你,就挺好的。”
田七還是不太適應他隨時隨地耍流氓,臉紅了一紅,問道:“那……要不您再吃點東西?您想吃什麼?奴才讓禦膳房去做。”
紀衡的回答是把她按在禦案上一陣親吻,邊親邊道:“我想吃什麼,你還不明白?”
田七不安地推他的肩膀,說:“別、別在這裏。”
兩人一沾龍床,便是一陣翻雲覆雨。紀衡伏在田七耳邊,低喘著說道:“田七,給我生個孩子吧。”
田七身體一僵。
他撫摸著她的後背,又道:“給如意生個妹妹,好不好?”
回答他的是肩上骨肉被牙齒襲擊的鈍痛。
讓田七懷上孩子這件事情,並不是紀衡說著玩的,而是他經過深思熟慮的。首先,田七雖然也喜歡他,可紀衡總覺得她的心不安分,兩人總像是隔著一層什麼。田七並未完全信任他,把她自己交給他。這讓紀衡很無奈,如果田七懷了他的孩子,想必事情就不一樣了。一想到田七有了他的血脈,紀衡就有點激動。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管田七來曆如何,她的身份都太過尷尬。一個太監,突然一天變成了女人,這種事情發生在森嚴的皇宮之中,不亂棍打死已經算是仁慈了,又怎麼容得下她入宮為妃?光是太後那一關就過不了。不過自己親娘的死穴紀衡當然知道,那就是孩子。隻要田七能夠懷上龍種,太後那邊應該就好商量了。有了太後的支持,田七身份轉變得就會更順利一些。
其實吧,紀衡也不是特別希望田七盡快進入後宮。她是他的女人,這是毋庸置疑的,可他又不願意把她和其他女人混為一談。她可能住進某個妃子的宮中,或者情況好一些,單獨分到一個宮殿;他們不能天天麵對麵了,他想和她親密時要走正常的程序,她的名字會和許多綠頭牌混在一起……想到這些,紀衡就很不是滋味。有時候,他特別想把田七藏起來,藏到一個沒人能找到的地方,隻有他們兩個。當然了,這種事情隻能想想。他愛著她,自然該多為她考慮。
田七也很為自己考慮。她喜歡紀衡,所以才心甘情願地與他做違禮的事情,把自己的身體交給他。在皇宮裏當了那麼多年太監,又頻繁地摸一個男人的小兄弟,田七的道德倫理觀已經碎裂了,因此她跟皇上做那種事情,也沒有太多心理負擔。
但這終究是名不正言不順的。田七知道以自己的處境,不用奢求什麼名分。可是,她可以名不正言不順,但她不能生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孩子。萬一有了孩子,怎麼辦?偷偷摸摸地生下來,再偷偷摸摸地養大?小孩兒從小不知道自己的親爹是誰?又或者以孩子為籌碼向皇上施壓,讓她進宮成為他三千佳麗中的一員,從此一生困於深宮之中?
這不是田七想要的。田七想要的隻是為父親申冤,然後出宮自在生活。以前還想過嫁人,但現在不想了,她都跟一個男人那樣過了,還嫁什麼人。她不敢去想和一個皇帝長相廝守,這種事情越想越痛苦。她沒有靠山,沒有底氣,也沒有信心,去要求一個帝王自此心裏眼裏隻有她。倘若執念太深,結果隻能是一敗塗地。所以她不斷地勸說自己,隻需顧著眼前便好,喜歡他,就疼他愛他,與他做快樂的事。等到大家緣分盡了,好聚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