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本身是一個巨大的複雜係統——盡管我們有先進的醫學知識,但是仍未被探明,我們隻能將其孤立於更加複雜的生命之外加以適當的研究。生物圈二號是進行這項研究的極好方式。但是科學顧問委員會卻忽略了載入人類的另一個理由,這個理由在重要性上堪比為人類進入太空做好準備;這個理由事關控製與輔助。人類將充當“通往思想之路的拇指”,成為初期到場的伴護,一旦過了那個階段,也就不需要人類了。封閉的生態係統一旦穩定下來,人類就非必不可少了,不過,他們可能有助於穩定係統。
譬如說,從時間成本的角度看,任何一位科學家也負擔不起這樣的損失:任由苦心經營多年才湧現出的生態係統隨時自行崩潰,不得不從頭再來。而生活在生態圈裏的人類可以將這個封閉係統從災難的邊緣拉回來;隻要他們測量並記錄下自己的所做所為,就不違背科學研究的宗旨。在很大程度上,生物圈二號這個人造的生態係統循自己的線路運行,當它滑向失控狀態,或者停止運轉時,生物圈人可助其一臂之力。他們與這個湧現出來的係統共享控製權。他們是副駕駛。
生物圈人共享控製權的方式之一,是起到“關鍵捕食者” [198]sup> 的作用——生態抑製的最後一招。超過生態位 [199]sup> 的植物或動物數量都受到人類的“仲裁”,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內。如果薰衣草灌木叢生長過旺,生物圈人就手起刀落,把它們劈回到合適的密度。當熱帶稀樹草原上的草瘋長,擠占了仙人掌的生存空間,他們就拚命除草。事實上生物圈人每天要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在野地裏除草(還不算他們在莊稼地裏除草的時間)。阿迪說:“你想要建立多小的合成生態係統都隨你。不過,你建立的係統越小,人類作為操刀手的作用就越大,因為他們必須表現出比施加於生態群落上的自然力量更強大的力量。我們從自然獲得的施予令人難以置信。”
我們從自然中獲得的施予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這是參與生物圈二號的自然科學家們一次又一次發出的信息。生物圈二號最缺少的生態施予就是擾動。突如其來不合時宜的大雨、風、閃電、轟然倒下的大樹,出乎意料的事件,等等。正如同在那個迷你的“生態球”中一樣,不論是溫和也好還是粗暴也好,自然都需要一些變化。擾動對養分循環來說至關重要。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火可以催生出一片大草原或者一片森林。彼得·沃肖爾說:“生物圈二號中的一切都是受控的,但是大自然需要狂野,需要一點點的混亂。用人工來產生擾動是一件昂貴的事情。另外,擾動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是不同的物種和不同的小生境間彼此打招呼的方式。諸如搖晃這樣的擾動,對於最大化小生境的效率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們這裏沒有任何擾動。”
人體本身是一個巨大的複雜係統——盡管我們有先進的醫學知識,但是仍未被探明,我們隻能將其孤立於更加複雜的生命之外加以適當的研究。生物圈二號是進行這項研究的極好方式。但是科學顧問委員會卻忽略了載入人類的另一個理由,這個理由在重要性上堪比為人類進入太空做好準備;這個理由事關控製與輔助。人類將充當“通往思想之路的拇指”,成為初期到場的伴護,一旦過了那個階段,也就不需要人類了。封閉的生態係統一旦穩定下來,人類就非必不可少了,不過,他們可能有助於穩定係統。
譬如說,從時間成本的角度看,任何一位科學家也負擔不起這樣的損失:任由苦心經營多年才湧現出的生態係統隨時自行崩潰,不得不從頭再來。而生活在生態圈裏的人類可以將這個封閉係統從災難的邊緣拉回來;隻要他們測量並記錄下自己的所做所為,就不違背科學研究的宗旨。在很大程度上,生物圈二號這個人造的生態係統循自己的線路運行,當它滑向失控狀態,或者停止運轉時,生物圈人可助其一臂之力。他們與這個湧現出來的係統共享控製權。他們是副駕駛。
生物圈人共享控製權的方式之一,是起到“關鍵捕食者” [198]sup> 的作用——生態抑製的最後一招。超過生態位 [199]sup> 的植物或動物數量都受到人類的“仲裁”,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內。如果薰衣草灌木叢生長過旺,生物圈人就手起刀落,把它們劈回到合適的密度。當熱帶稀樹草原上的草瘋長,擠占了仙人掌的生存空間,他們就拚命除草。事實上生物圈人每天要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在野地裏除草(還不算他們在莊稼地裏除草的時間)。阿迪說:“你想要建立多小的合成生態係統都隨你。不過,你建立的係統越小,人類作為操刀手的作用就越大,因為他們必須表現出比施加於生態群落上的自然力量更強大的力量。我們從自然獲得的施予令人難以置信。”
我們從自然中獲得的施予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這是參與生物圈二號的自然科學家們一次又一次發出的信息。生物圈二號最缺少的生態施予就是擾動。突如其來不合時宜的大雨、風、閃電、轟然倒下的大樹,出乎意料的事件,等等。正如同在那個迷你的“生態球”中一樣,不論是溫和也好還是粗暴也好,自然都需要一些變化。擾動對養分循環來說至關重要。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火可以催生出一片大草原或者一片森林。彼得·沃肖爾說:“生物圈二號中的一切都是受控的,但是大自然需要狂野,需要一點點的混亂。用人工來產生擾動是一件昂貴的事情。另外,擾動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是不同的物種和不同的小生境間彼此打招呼的方式。諸如搖晃這樣的擾動,對於最大化小生境的效率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們這裏沒有任何擾動。”
生物圈二號中的人類就是擾動之上帝、混亂之代表。作為駕駛員,他們有責任共同控製方舟,而從另一個角度講,他們也有責任不時製造一定的失控狀態,做個破壞分子。
沃肖爾負責在生物圈二號裏製造微型熱帶草原以及針對它的微小擾動。他說,熱帶草原在周期擾動的情況下進化,時不時地需要自然助力。熱帶草原上的植物都需要一些擾動,要麼經過火的洗禮,要麼遭到羚羊的啃噬。他說:“熱帶草原對擾動非常適應,以至於沒有了擾動,它就難以維持下去。”接著他開玩笑說,可以在生物圈二號的熱帶草原上立一塊標牌,上麵寫著“歡迎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