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房屋的構件在普通的現代住宅裏就能看到。我已經能設定家裏的恒溫器,使它能操縱爐子,在工作日和周末使家裏保持不同的溫度。在這裏,火和一座鍾聯了網。我們的錄像機會報時,還會與電視機對話。隨著電腦的尺寸越變越小,直至縮成一個小點,並可以置入所有的電子用品,那麼就可以期待我們的洗衣機、音響以及煙氣報警器等形成一個“家域網”,並在其中進行通話。不久的一天,當客人按響門鈴,門鈴就會關上吸塵器讓我們聽到鈴聲。洗衣機把衣服洗好了,就會發送一條信息到電視上,通知我們把它放進烘幹機中。甚至家具也會成為生命樹林的一部分。躺椅裏的一個微型芯片感應到有人坐在上麵時就會給房間加溫。

這個家域網——如同目前一些實驗室中工程師們所設想的那樣,是一個通用接口,遍布於每個家庭的每個房間。每一樣東西都被接入進來:電話、電腦、門鈴、暖爐,吸塵器,都接入這個網絡,從中獲取電力和信息。這些聰明的接口將110伏的“營養果汁” [211]sup> 分配給“合格的”裝置,並且是按需分配。當你把一個智能物品插入家域網,它的芯片會自報身份(“我是烤麵包機”)、狀態(“我開著”),以及它的需要(“給我10瓦110伏的”)。而小孩子用的叉子或斷掉的線繩是得不到供電的。

接口無時無刻不在交換信息,並在需要的時候為電器供電。至關重要的是,這些互聯的接口將許多線路都彙聚到一個總接口,這樣它就可以從任何一點獲取信息、能量乃至智慧。你將門鈴按鈕接入前門附近的某個插座,然後就可以將門鈴喇叭接入任何房間裏的任何插座中。在一個房間接入了音響,就可以在其他房間裏享受音樂。鍾表也一樣。用不了多久,全球通用的時間訊號就會加載在所有的電線和電話線上 [212]sup> 。在任何地方接入某個電器,它至少會知道日期和時間,並在英國格林威治天文台或美國海軍天文台的主控鍾表指令下自動校準夏令時。所有接入家域網的信息都將被共享。暖爐的恒溫器可以將室溫提供給所有對此感興趣的裝置,如火災報警器或吊扇之類。所有能被量度的信息——光亮度、屋子裏人的活動、噪音級別等,都能在家域網內通過廣播的方式進行共享。

遍布智能線路的房屋將為殘疾人和老年人雪中送炭。床頭的開關使他們能夠控製燈光、電視以及房屋其他各處的安全小物件。生態建築也將更節能。記者伊恩·艾勒比一直致力於報道漸露端倪的智能房屋 [213]sup> 產業。他說道:“你不會為了節省一毛五分錢而在早上兩點爬起來開洗碗機 [214]sup> ,但假如你能夠預先設置設備的開啟時間,那豈不是太好了!”對於電力公司來說,這種分散式的功率消費頗有吸引力,其收益要比建一個新的發電廠大得多。

生態房屋的構件在普通的現代住宅裏就能看到。我已經能設定家裏的恒溫器,使它能操縱爐子,在工作日和周末使家裏保持不同的溫度。在這裏,火和一座鍾聯了網。我們的錄像機會報時,還會與電視機對話。隨著電腦的尺寸越變越小,直至縮成一個小點,並可以置入所有的電子用品,那麼就可以期待我們的洗衣機、音響以及煙氣報警器等形成一個“家域網”,並在其中進行通話。不久的一天,當客人按響門鈴,門鈴就會關上吸塵器讓我們聽到鈴聲。洗衣機把衣服洗好了,就會發送一條信息到電視上,通知我們把它放進烘幹機中。甚至家具也會成為生命樹林的一部分。躺椅裏的一個微型芯片感應到有人坐在上麵時就會給房間加溫。

這個家域網——如同目前一些實驗室中工程師們所設想的那樣,是一個通用接口,遍布於每個家庭的每個房間。每一樣東西都被接入進來:電話、電腦、門鈴、暖爐,吸塵器,都接入這個網絡,從中獲取電力和信息。這些聰明的接口將110伏的“營養果汁” [211]sup> 分配給“合格的”裝置,並且是按需分配。當你把一個智能物品插入家域網,它的芯片會自報身份(“我是烤麵包機”)、狀態(“我開著”),以及它的需要(“給我10瓦110伏的”)。而小孩子用的叉子或斷掉的線繩是得不到供電的。

接口無時無刻不在交換信息,並在需要的時候為電器供電。至關重要的是,這些互聯的接口將許多線路都彙聚到一個總接口,這樣它就可以從任何一點獲取信息、能量乃至智慧。你將門鈴按鈕接入前門附近的某個插座,然後就可以將門鈴喇叭接入任何房間裏的任何插座中。在一個房間接入了音響,就可以在其他房間裏享受音樂。鍾表也一樣。用不了多久,全球通用的時間訊號就會加載在所有的電線和電話線上 [212]sup> 。在任何地方接入某個電器,它至少會知道日期和時間,並在英國格林威治天文台或美國海軍天文台的主控鍾表指令下自動校準夏令時。所有接入家域網的信息都將被共享。暖爐的恒溫器可以將室溫提供給所有對此感興趣的裝置,如火災報警器或吊扇之類。所有能被量度的信息——光亮度、屋子裏人的活動、噪音級別等,都能在家域網內通過廣播的方式進行共享。

遍布智能線路的房屋將為殘疾人和老年人雪中送炭。床頭的開關使他們能夠控製燈光、電視以及房屋其他各處的安全小物件。生態建築也將更節能。記者伊恩·艾勒比一直致力於報道漸露端倪的智能房屋 [213]sup> 產業。他說道:“你不會為了節省一毛五分錢而在早上兩點爬起來開洗碗機 [214]sup> ,但假如你能夠預先設置設備的開啟時間,那豈不是太好了!”對於電力公司來說,這種分散式的功率消費頗有吸引力,其收益要比建一個新的發電廠大得多。

迄今為止,還沒有誰能住在智能房屋裏 [215]sup> 。1984年,電氣公司、建築行業協會和電話公司聚集在智能房屋夥伴計劃的大旗下,開發有關智能房屋的協議和硬件。到1992年年底左右,他們建成了十多個示範家居來吸引記者和募集投資。他們最終放棄了1984年設定的萬能標準,因為這個目標在初期階段顯得太過激進了。作為過渡技術,智能房屋使用三種線纜,並在接線盒上提供三種插口(直流電、交流電和通訊線路)以區分不同的功能。這就保障了“反向兼容性”——給蠢笨的開關式電器接入的機會,而無需統統用智能設備來取代它們。美國、日本和歐洲的競爭對手們則在嚐試其他的想法和標準,譬如,采用無線紅外網絡來接入小插件。這就為用電池作動力的便攜式設備和非電氣裝置提供了接入網絡的可能性。門上可以安裝半智能的芯片,通過空中看不見的信號“接入”網絡,使家居生態係統了解房門是否關閉,或者是否有客人蒞臨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