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的尋覓——曹文軒作品《根鳥》讀書筆記
初二(8)班 湯曉磊 指導老師:姚豔
十三歲的女孩,上山采花不小心摔進了峽穀,掉進了一個叫根鳥的男孩的夢裏,根鳥出發了,他一飛衝天,荒漠,草原,小鎮,村落……
根鳥,他的那種鍥而不舍的追求鼓勵了我,而在生活中,我們不也一樣嗎?還記得身殘誌堅的張海迪在《絕頂》中說道:登山者的理想是向上。是的,登山者的理想固然如此,在學習生活中的我們是不是也該學會向上,學會鍥而不舍呢?
還記得那次考試後,父親陰沉著臉,緩緩而又極強烈地走上樓,他盯著我,盯了好久好久。望著父親那張消沉的臉,我不知所措,我狠狠地揪了揪衣角,從那刻起,我便明白一定要好好學習來報答父母,現在隻是一時失敗,不能就此退縮,做什麼事都要鍥而不舍,今後我一定要好好地學,刻苦地學。
課堂上,我認真而又不乏機敏;作業中,我仔細而又不乏速度;課間時,我記憶而又不乏效率;晚自修期間,我堅持而又不乏死板……效率如太陽一樣再一次冉冉升起,一轉眼已是學期末,老班捧著一遝“校園之星”緩緩地進入教室,其實,我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因為我的月考,唉!老班悄然走上講台,她望了望四周,便開始低頭分發“明星”,此時看見他人捧著獎揚揚得意,我心裏也,也……唉!我低著頭,臉漲得老紅……
“湯曉磊,很不錯,得獎了!”
“啊,我得獎了!”一切都是那麼意外,但一切又是那麼自然,我明白,這一切的發生,就是鍥而不舍的結果。
學習是無盡地尋覓,但隻有在尋覓中我們才能學會向上,學會鍥而不舍。
執著的翅膀——讀《根鳥》有感
初二(20)班 劉璐 指導老師:周衛紅
根鳥的成長穿梭來往於現實與夢幻之間,盡管最後“將臉埋在百合花叢中,號啕大哭……”但他的執著的追尋震撼人心,叩開我思索的扉門。
實際上小溪追尋大海,幼芽追尋陽光,雄鷹追尋藍天,風帆追尋激流,人是萬物之靈,更是有追尋。而根鳥的追尋源於援助他人的決心,思想直線升華,縱然沒有結果,過程已淨化了他的靈魂。他始終依循著執著的翅膀……
古人雲:“滴水穿石,非力使然,恒也。”滴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為它在漫長的時間裏從未停過穿石的努力。“繩索鋸木木會斷,泉水滴石石也穿。”應該明白:誌者以恒心為貴。
望聞古今中外,無論是東漢的張衡,還是明朝的李時珍,無論是美國的愛迪生,還是德國的愛因斯坦,他們的成功無一不是靠堅定的信念與執著。一旦心中萌發了一個念想,隻要是對的,一定不可以讓它消逝,要抓緊不鬆,執著地朝這個方向行進。
無盡的尋覓——曹文軒作品《根鳥》讀書筆記
初二(8)班 湯曉磊 指導老師:姚豔
十三歲的女孩,上山采花不小心摔進了峽穀,掉進了一個叫根鳥的男孩的夢裏,根鳥出發了,他一飛衝天,荒漠,草原,小鎮,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