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滋味醇厚的徽菜(2 / 3)

4鍋內放入花生油燒熱,下入花椒烹香,撈出不用,倒入砂鍋內的原湯汁,加入南酒、澱粉勾芡,澆上即成。

 十八羅漢鍋

十八羅漢是指佛教傳說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十八羅漢是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的。十八羅漢原隻有十六羅漢,都是釋迦牟尼的弟子,均是曆史人物。十六羅漢主要流行於唐代,至唐末,開始出現十八羅漢,到宋代時,則盛行十八羅漢了。

一般寺廟供奉的十八尊羅漢是指降龍、伏虎、笑獅、騎象、坐鹿、布袋、芭蕉、長眉、歡喜、沉思、過江、探手、托塔、挖耳、看門、開心、舉缽、靜坐諸羅漢。

此菜品以十八羅漢為依據,選用十八種材料為主料,經烹製而成“十八羅漢鍋”,味美清香,營養豐盛。

操作所用食材:

小花菇10個、冬筍尖10個、麵筋果10個、油豆腐50克、竹蓀10棵、黑木耳9克、石耳32克、豆腐150克、胡蘿卜125克、萵筍125克、金針菇110克、草菇10個、豆芽100克、黃花菜17克、發菜18克、鮮百合63克、紅棗20顆、枸杞20克、淨馬蹄100克、山芋粉100克、精鹽15克、味精5克、胡椒粉5克、素高湯750毫升。

做法:

1將黑木耳、石耳、花菇、黃花菜、發菜溫水發30分鍾,用清水洗淨。

2將豆油、豆芽、百合、金針菇、草菇、竹蓀用清水清洗後汆水備用。

3將萵筍、胡蘿卜分別除皮,用清水洗淨。

4將豆芽、麵筋果、豆腐、油豆腐、冬筍尖用清水洗淨。豆腐打成泥。石耳、馬蹄切成末。萵筍、胡蘿卜分別切成60毫米×20毫米×3毫米的片(每樣10片)。油麵筋、油豆腐切成80毫米×20毫米的片。冬筍尖切成佛手狀連刀片,氽水備用。

石耳末、馬蹄末、豆腐泥加鹽3克用手朝順時針方向開上勁,做成10個圓子入水鍋中汆熟待用。

將豆芽、油豆腐、麵筋果、黃花菜、黑木耳、竹笙、發菜、百合依次一層層整齊地碼在大沙鍋裏,然後上麵扣上圓子、冬筍尖、胡蘿卜片、花菇、萵筍片,最後在中間放上紅棗和枸杞。

素高湯調入鹽、味精、胡椒粉,注入大沙鍋裏蓋上鍋蓋,上蒸汽鍋蒸熟取出即可。

 三河香酥鴨

清嘉慶年間的《合肥縣誌》記載:“三河為三邑犬牙之地,米穀廩聚,彙舒、廬、六諸水為河者三,河流寬闊,枝津回互,萬艘可藏”。三河鎮位於肥西縣南端肥西、舒城、廬江三縣交界處,豐樂河、杭埠河在此彙合,經新河向東流入巢湖。自唐宋以後,三河周圍的河湖灘地逐漸興築圩田,綿延數十裏,使之成為皖中有名的魚米之鄉。三河河網縱橫,盛產鴨、鵝。

肥西縣三河鎮的香酥鴨是傳統名菜,既當菜上席,又當麵條澆頭。鴨先炸酥,再以小火燒至半熟,轉用隔水燉法久燉。此菜因巧控火候,湯清澈,皮幹香,肉軟爛,食不塞牙,口感酥鬆,故名“酥鴨”,在合肥一帶頗負盛名。

操作所用食材:

仔鴨2000克、大蒜13克、蔥25克、生薑38克、花椒鹽50克、白糖5克、陳醋10毫升、黃酒30毫升、白酒20毫升、薑汁15毫升、麻油10毫升、高湯100毫升、調和油1000毫升。

做法:

1將花椒粒和鹽一起放在幹鍋旺炒,至花椒發脆後(花椒不要炒糊了)就起鍋冷卻,然後碾碎花椒,製成花椒鹽。

2光仔鴨清洗幹淨,取大盆一隻,倒入黃酒、白酒、味精,放鴨浸泡,花椒鹽抹在鴨子身上,鴨肚塞上香蔥、生薑等,醃製時間不少於6小時。

3將大蒜去皮,用清水洗)爭,晾幹,將蔥去外皮切去根須,除老葉後用清水洗淨,將生薑刮皮後用清水洗淨。

4將淨蒜籽剁成蒜蓉,將蔥切成30毫米長的段,將薑切成2毫米×30毫米×40毫米的片。

5取醃製好的鴨子上籠蒸2~25小時(肉質酥爛)取出,放陰涼處備用,取鍋放調和油燒至五六成熱,放鴨炸至兩麵金黃撈出。

6鍋內放入高湯,燒開後加入陳醋、白酒、薑汁、蒜蓉醬、麻油製成調汁。

7將調汁放入調味碟,隨鴨上桌。

 李鴻章雜燴

李鴻章,安徽合肥人,清末淮軍軍閥,後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掌管外交、軍事、經濟大權。據傳,在光緒二十一年即公元1896年,清政府派洋務大臣李鴻章去俄國參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然後出使美國。一天,李鴻章用中國菜宴請美國高級官員,其菜味鮮美,令人讚不絕口。當美國官員問及菜名時,不內行的翻譯卻解答成為“雜碎”,於是西方人把好吃的中國菜稱“雜碎”,一時傳遍美國。從此,在英文辭典裏便出現了“雜碎”的譯音,甚至美國唐人街華僑開設的餐館,也多改名為“雜碎館”,繼而在雜碎館食單上,莫不大書“李鴻章雜碎”,果然“雜碎”的聲名由此大振。雜碎、雜燴,乃一菜雙名,故又稱“李鴻章雜燴”。中國文史館的張伯駒先生也曾寫過《李鴻章雜燴》文,稱它“馳名國外,凡在歐美中國餐館,莫不有如此一菜”。

李鴻章說話帶合肥口音,“雜碎”即雜燴的方言。此菜是將多種原料合配燒燴而成,具有多味混合、醇香不膩、鹹鮮可口的特點。此菜是合肥菜最具代表的菜品之一,也是享譽中外的徽菜傳統名菜。

操作所用食材:

光雞頂270克、海參20克、火腿90克、魚肚10克、魷魚幹33克、腐竹50克、蛋黃50克、鴿蛋12個、魚肉100克、玉蘭片50克、冬菇9克、白豬肚170克、幹貝10粒、大菠菜1根、鹹鴨蛋黃1個、蔥30克、生薑30克、精鹽25克、黃酒25毫升、調和油60毫升、雞湯250毫升。

做法:

1將光雞頂洗淨煮熟製成白雞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