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父母要帶頭擺脫浮躁的困擾
現在很多父母無法適應節奏如此之快的生活,所以經常患得患失,心神不安。他們急於在社會中出人頭地或是想改變現在的生活狀態,表現出急功近利、浮躁的情緒,這對於整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有很大的影響。
今年9歲的麗麗是個懂事的孩子,可爸爸媽媽的工作壓力很大,經常在家裏抱怨工作上不開心的事情,有時候還會亂發脾氣。一天,媽媽回家就開始說工作上的事情。自己辛辛苦苦在這個職位上幹了十多年了,本以為這次提升會輪到自己的,可是名額竟然被一個剛來半年的小夥子給搶走了。對此,爸爸非但沒有勸解媽媽,反而也添油加醋,弄得家裏的氣氛很不好。
麗麗為了讓爸爸媽媽降降火,特意為他們泡了茶,卻不曾想正在氣頭上的媽媽並不領情,這讓麗麗委屈得不行。情緒也受到了影響。
父母要想讓孩子擺脫浮躁,就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遇事不急躁、心態平和,坦然麵對生活、工作中的各種困難,這樣的父母才能教育出沉著冷靜的孩子。
3.通過培養孩子的意誌力來克服浮躁
父母往往重視對孩子的知識教育卻忽視了對孩子意誌品質的培養,反而容易使孩子做事急躁冒進,缺乏恒心。意誌力強的孩子往往能很好地控製自己的浮躁情緒,意誌力薄弱的孩子做事時則怕吃苦受累,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心煩意亂、亂了陣腳。
父母要從身邊的小事入手,逐漸培養孩子的意誌力,讓孩子用意誌力來克服自己浮躁的情緒。父母可以讓孩子多進行一些安靜的活動,比如培養孩子的畫畫愛好,讓孩子在安靜畫畫的過程中使情緒穩定下來,意誌力也得到了提高。
4.增強對孩子的激勵教育
孩子對自己的評價不客觀,一旦達不到自己預想的目標就會出現浮躁的心理。父母要抓住孩子的心理,善用表揚的教育方式來讓孩子擺脫浮躁。
今年6歲的劉成是個很冒失的小男孩,他一天到晚總是給爸爸媽媽製造麻煩,大人拿他的急性子沒辦法、有一次周末媽媽帶他去遊樂園玩,孩子看著自己最想玩的摩天輪上已經坐滿了人便開始著急。媽媽此時靈機一動,誇獎孩子有耐心,在乖乖地等下一輪,說完還摸了孩子的頭。孩子第一次在發脾氣時聽到如此貼心的話,浮躁的情緒頓時化解掉了。媽媽以後經常用這招,而且屢試不爽、孩子浮躁的情緒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父母要留心孩子的情緒變化,當孩子表現出浮躁的情緒時要及時表揚孩子,穩定孩子的情緒,使孩子在心理上產生成就感,這樣就能適當地熄滅孩子心中的浮躁之火。
5.教給孩子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
孩子控製情緒的能力較差,這就需要父母教孩子學會一些積極的自我暗示。比如:在孩子將要發脾氣時,可以在心裏默念“發脾氣不好,要冷靜”;也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動作轉移自己的浮躁情緒。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擺脫浮躁的困擾。
父母要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使孩子明確生活的目的,並且積極地追求崇高理想,對生活和學習有高度責任感,這對防止孩子浮躁心理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有必要的。
2.父母要帶頭擺脫浮躁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