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地培養孩子的高情商(1 / 1)

當情商這一概念被專家和學者介紹和傳播後,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特別是一些年輕的父母們,他們紛紛打電話或登門拜訪谘詢有關培養孩子EQ的問題,其實目前對EQ的主張可謂百家爭鳴,所舉的內容和培養之道亦是包羅萬象,不勝枚舉。依暢銷書《EQ》的作者戈爾曼博士的說法,父母對孩子的情緒教育有五個步驟,分別簡要介紹如下:

1.察覺孩子的情緒

孩子如同成人一樣,他們的情緒背後有其原因,不管他們是否清楚原因何在。當父母發現孩子有不明來由的怒氣或沮喪時,不妨停下腳步來了解他們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事情,並且運用一些方法來引導孩子安全地表達各種情緒。

2.體察情緒是親近孩子和教導孩子的機會

一些父母試圖忽視孩子的負麵情緒,希望他們的這些情緒能夠自己過去,但父母經常發現這個方法的效果不好。事實上,父母在情緒的疏解方麵要給孩子以協助,以幫助他們澄清情緒、了解情緒,才不致使孩子的負麵情緒擴大或惡化。

3.換位思考式的傾聽和確認孩子的情緒

孩子的情緒需要父母通過注意他們的身體語言來覺察,如臉部表情和姿勢。但是別忘了,孩子也會觀察父母的身體語言。因此,父母可以用一種輕鬆但專注的態度來傾聽孩子,可以通過不帶質問的語氣來詢問孩子,了解他們的情緒,如說:“你今天看起來有點累?”然後,等待孩子的反應。

4.幫助孩子以言語表明情緒

當父母看到孩子流淚,可用同理心來反應:“你覺得很傷心,是不是?”這可以讓孩子了解,並學到描述情緒的字眼。研究顯示,一個人如能以適當的言語形容情緒,可以幫助自己在神經係統上取得寬心或鎮靜的效果。當然,這並不是讓父母告訴孩子該如何表達情緒,而隻是單純地協助孩子發展表達情緒的語彙。孩子也如同成人一樣,他們同時也會有兩種以上的混合情緒,這時父母可以通過言語讓孩子了解這是正常的,比如父母可以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對參加少年棒球隊選拔有點興奮,也有點害怕。”

5.與孩子商討解決之道

父母要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不是問題,偏差行為才是問題,這是幫助孩子成長和進步的關鍵。當孩子因情緒問題而出現偏差行為時,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問題的解決之道,幫助孩子順利解決問題。舉例而言,父母可以說:“你很生氣小傑拿了你的東西,如果是我也會生氣,但你打他是不對的。讓我們想想有沒有其他解決的方法。”

就目前關於對情商教育的現狀來看,情商教育得到了許多家長的關注,但關鍵點還是要急於解決教育應從何處下手的問題。應該說,以上所介紹的教育步驟,是一種卓有成效的實踐,是可借鑒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