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學會心理調節(1 / 2)

孩子在品行方麵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具有攻擊性、喜歡說謊、經常偷竊等。如果孩子的這些表現不能得到父母的及時指引和幫助,很有可能使它們成為孩子一生的負累。

父母應該從以下幾個方而著手,指導孩子學會調節自己的心理:

1.培養孩子良好的心態

良好的心態是指孩子能夠用積極、樂觀的態度來看待問題,因此總是能夠看到希望和信心。良好的心態可以幫助孩子調節好自己的不良心理,從而把精力轉移到解決問題上來。

平時在生活中,父母應該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積極、樂觀地看待問題,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不要消極悲觀,這樣才能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同時,當孩子遇到困難或者挫折時,指導孩子看到它們積極的一麵,培養他們良好的心態。

2.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是對孩子心理健康的一個基本要求,孩子在情緒方麵表現出來的恐怖、抑鬱、焦慮一旦得不到及時的管理和疏導,很可能發展成嚴重的心理疾病。

果果是個四年級的女孩,生來懼怕小動物。媽媽下定決心要孩子克服對小動物的恐懼心理。有一天,她帶著女兒一起去小區的草地裏尋找小蟲子。當果果看到小蟲子時嚇得尖叫了起來,媽媽卻拉著她,對她說:“你看,這個小蟲子多麼可愛啊,它不會傷害你的!”說完媽媽還用小木棍把小蟲子挑到了一張準備好的白紙上,一邊讓它爬行,一邊看。果果在媽媽的講解下,情緒慢慢地平複了下來。過了一會兒,她居然也能專心致誌地觀賞小蟲子了。

父母應該及時覺察孩子的異常情緒,幫助孩子克服這些情緒,讓他們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例如孩子對蟲子感到恐懼,父母應該帶著他們去參觀,並有意識地誇獎蟲子多麼可愛等,孩子在這些語言的暗示下就會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

3.教會孩子善於用合適的方式宣泄負麵情緒

氣憤、失望等負麵情緒長期積蓄在心裏得不到宣泄,不僅不利於孩子調節自己的心理,更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因此,父母應該及時覺察孩子的情緒變化,用溫和的語言或者溫柔的動作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煩惱,指導他們采用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負麵情緒,例如氣憤時可以找個安靜的地方自言自語地發泄一下或者向父母傾訴等。

4.讓孩子學會勇敢地麵對壓力

過大的心理壓力是孩子在行為上出現不適的重要原因。現在的孩子麵臨著很大的升學考試、學習以及人際關係等壓力,因此,讓他們學會正確地處理這些壓力可以幫助他們保持心理的健康和平靜。

劉敏是個四年級的女孩,並且是學校的三好學生。有一次,老師通知她代表學校去參加區裏競賽,突如其來的壓力使她吃不好、睡不好。媽媽知道後便對她說:“參加競賽得獎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讓它激勵你更好地學習和思考。”劉敏聽了之後如釋重負,於是她總是用媽媽的話來提醒自己專注於學習,而不是競賽的結果。在那次競賽中,她以絕對的優勢為學校贏回了榮譽,也贏得了自己的成功。

孩子在品行方麵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具有攻擊性、喜歡說謊、經常偷竊等。如果孩子的這些表現不能得到父母的及時指引和幫助,很有可能使它們成為孩子一生的負累。

父母應該從以下幾個方而著手,指導孩子學會調節自己的心理:

1.培養孩子良好的心態

良好的心態是指孩子能夠用積極、樂觀的態度來看待問題,因此總是能夠看到希望和信心。良好的心態可以幫助孩子調節好自己的不良心理,從而把精力轉移到解決問題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