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與屠羊說(2 / 2)

再從曾國藩給他弟弟曾國荃的一首詩中,也可很明顯地看到他深切的了解老莊思想,靈活運用老莊之道。這首詩說:

左列鍾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

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

詩中“屠羊說”的典故,就出在莊子的《讓王篇》。屠羊說,本來是楚昭王時,市井中一個賣羊肉的屠夫,大家都叫他屠羊說,事實上是一位隱士。“說”是古字,古音通悅字。當時,因為伍員為了報殺父兄之仇,幫助吳國攻打楚國,楚國敗亡,昭王逃難出奔到隨國。屠羊說便跟著昭王逃亡,在流浪途中,昭王的許多問題,乃至生活上衣食住行,都是他幫忙解決,功勞很大。後來楚國複國,昭王派大臣去問屠羊說希望做什麼官。屠羊說答複道:楚王失去了他的故國,我也跟著失去了賣羊肉的攤位,現在楚王恢複了國土,我也恢複了我的羊肉攤,這樣便等於恢複了我固有的爵祿,還要什麼賞賜呢?昭王再下命令,一定要他接受,於是屠羊說更進一步說:這次楚國失敗,不是我的過錯,所以我沒有請罪殺了我;現在複國了,也不是我的功勞,所以也不能領賞。

他這話是多少帶刺的,弦外之音就是說,你當國王失敗了,才弄得逃亡。現在你把國家救回來了,也是你的努力和福氣。所以楚昭王從大臣那裏聽到他這樣的話,知道這個擺羊肉攤子的,並不是普通人物,於是叫大臣召他來見麵。不料屠羊說更乖巧,他回答說:依照我們楚國的政治體製,一定要有很大的功勞,受過重賞的人,才可以麵對麵見到國王。現在我屠羊說,在文的方麵,沒有保存國家的知識學問,在武的方麵,也沒有和敵人拚死一戰的勇氣。當吳國的軍隊打進我們首都來的時候,我隻因為怕死,而急急慌慌逃走,並不是為了效忠而跟隨國王一路逃的,現在國王要召見我,是一件違背政體的事,我不願意天下人來譏笑楚國沒有法製。

楚昭王聽了這番理論,更覺得這個羊肉攤子老板非等閑之輩,於是派了一位更高級的大臣,官司馬,名子綦——相近於現代的國防部長,吩咐子綦說,這個羊肉攤的老板,雖然沒有什麼地位,可是他所說的道理非常高明,現在由你去請他來,說我要請他做國家的三公高位。想想看,由一位全國的三軍統帥出麵來請,這中間有些什麼意味。可是屠羊說還是不吃這一套,他說我知道三公的地位,比我一個羊肉攤老板不知要高貴多少倍,這個位置上的薪水,萬鍾之祿,恐怕我賣一輩子羊肉也賺不了那麼多。可是,我怎麼可以因為自己貪圖高官厚祿,而使我的君主得一個濫行獎賞的惡名呢?我還是不能夠這樣做的,請你把我的羊肉攤子還給我吧!

當然事實上,楚昭王能複國,許多主意並非都是由這位羊肉攤老板提出來的。後來他再三再四地不肯作官,就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的老莊精神,正是最有學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