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參話頭。
此法至易至簡,至高至玄,勝行中之特行,要法中之妙法也。以言乎義,空生莫讚。以言乎慧,身子莫詮。攝上中下三根,普過未現三際。行者何修得聞此法?既聞此法,即得此法。既得此法,喻如金剛王劍,魔來斬魔,佛來斬佛,何堅而不摧邪?伊庵曰:是法也,窮未來際而不渝。知言哉!爰以六說,略盡其義。
(一)話頭之緣起。
話頭者,黃檗揭於前,妙喜倡於後,比來宗門下客言,趣乎入處,莫不競尚話頭。而古人一言一句,契機契理,息心忘心,發明大事之風,不必曰無,然亦漸寢也。原古人純篤,大事未明,如喪考妣,異域抉擇,殊方趨誠,心搖搖於勝義,情殷殷而神一。孟子曰:是集義所生。集義而非,非話頭,即話頭。話頭之義,實亦潛寓也。末法人情澆薄,集義既難,趨誠者少,而此法門,遂應運而誕也。旨哉!旨哉!千古不渝,人百其口,詎能罄讚。
(二)話頭之殊勝。
當人果能直下薦取,探堂達寢,固無論也。其或未然,寧離功用。且談功用者,不越止觀。
是法也,止觀雙運,遮照互通。止則沉掉皆破,觀則體用齊彰。懼顯而放遮以詮實,慮隱而拘照以明真。不沉不掉,無放無拘。入乎否邪?此觀音入德之門,諸菩薩入德之明,三世諸佛、一切賢聖入德之門也。然則參法伊何,說如下支。
(三)話頭之參法。
法本無法,無法亦法。今必依法,便摘古德參情數則似之,以新來學。黃檗運曰:若是丈夫漢,看個公案。僧問趙州,狗子有佛性無?州雲:無。但二六時中,看個無字,晝參夜參,行住坐臥,著衣吃飯處,屙屎放尿處,心心相顧,猛著精彩,守個無字。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華頓發,悟佛祖之機,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頭瞞,便會開得大口也。達摩西來,無風起浪。世尊拈花,一場敗闕。到這裏,說甚麼閻王?老子千聖,尚不奈你何!
趙州諗曰:汝但究理坐看二三十年,若不會,截取老僧頭去。
大慧杲曰:當人當以生死二字,貼在頭上。茶裏飯裏,靜處鬧處,念念孜孜,心知煩悶,回避無門,求生不得,求死亦不得;到這個境界時,善惡路頭,相次絕也。切莫放過,正好把一個話頭,直截看下。看時不用博量,不得注解,不用分曉,不得向開口處承當,不用向舉起處作道理會,不得墮在空寂處,不用將心等悟,不得向師家說處領略,又不得掉在無事甲裏,行時臥時,但切切提撕,提撕得熟,口議心思,都不能及,方寸裏七上八下,如咬生鐵橛,莫滋味時,千萬莫要退誌,正是好消息到也。
又:把一個話頭,喜怒靜鬧處,亦須提撕,第一不得用意待悟。若用意待悟,則謂我至今迷,執迷待悟,縱經塵劫,亦不能悟。但舉話頭時,略抖擻精神,看是個甚麼道理而已。
四、參話頭。
此法至易至簡,至高至玄,勝行中之特行,要法中之妙法也。以言乎義,空生莫讚。以言乎慧,身子莫詮。攝上中下三根,普過未現三際。行者何修得聞此法?既聞此法,即得此法。既得此法,喻如金剛王劍,魔來斬魔,佛來斬佛,何堅而不摧邪?伊庵曰:是法也,窮未來際而不渝。知言哉!爰以六說,略盡其義。
(一)話頭之緣起。
話頭者,黃檗揭於前,妙喜倡於後,比來宗門下客言,趣乎入處,莫不競尚話頭。而古人一言一句,契機契理,息心忘心,發明大事之風,不必曰無,然亦漸寢也。原古人純篤,大事未明,如喪考妣,異域抉擇,殊方趨誠,心搖搖於勝義,情殷殷而神一。孟子曰:是集義所生。集義而非,非話頭,即話頭。話頭之義,實亦潛寓也。末法人情澆薄,集義既難,趨誠者少,而此法門,遂應運而誕也。旨哉!旨哉!千古不渝,人百其口,詎能罄讚。
(二)話頭之殊勝。
當人果能直下薦取,探堂達寢,固無論也。其或未然,寧離功用。且談功用者,不越止觀。
是法也,止觀雙運,遮照互通。止則沉掉皆破,觀則體用齊彰。懼顯而放遮以詮實,慮隱而拘照以明真。不沉不掉,無放無拘。入乎否邪?此觀音入德之門,諸菩薩入德之明,三世諸佛、一切賢聖入德之門也。然則參法伊何,說如下支。
(三)話頭之參法。
法本無法,無法亦法。今必依法,便摘古德參情數則似之,以新來學。黃檗運曰:若是丈夫漢,看個公案。僧問趙州,狗子有佛性無?州雲:無。但二六時中,看個無字,晝參夜參,行住坐臥,著衣吃飯處,屙屎放尿處,心心相顧,猛著精彩,守個無字。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華頓發,悟佛祖之機,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頭瞞,便會開得大口也。達摩西來,無風起浪。世尊拈花,一場敗闕。到這裏,說甚麼閻王?老子千聖,尚不奈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