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記(3 / 3)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同學們如法唱誦)

唱念在文學上叫讚頌,佛經上有時名之為讚歎,歎不是歎氣,拉長聲的謂之歎,讚歎不是悲傷的長聲短音,文字上要明白。歎也不是哭一場,而是文學上所謂“曼詠”,像唱戲拉長聲的唱,拉長聲代表感情之至切。像唱誦這四句偈時,象征自己心意識恭敬之情升華到了極點。要注意,這段與前麵的禮敬讚歎是連著下來的,在意識上的觀想,念頭這樣一動,十方三世,盡虛空、遍法界,每一處都有佛,每一佛前都有我在禮拜、讚歎,並且供養。

佛教供養,普通講十供:香、花、衣、珠寶、抹、塗、燒香、蓋幢、伎樂、合掌。“以諸最勝妙華鬘”,這裏提到了最美最好的“華鬘”,世界上最名貴的妙華,各種顏色的花朵編織成串、成環來供養佛。如花圈,可帶在身上,也可挽在頭發上。“伎樂塗香及傘蓋”,伎樂,“樂”字念yu侉,伎是跳舞,跳舞跳得好也可以供養佛,像前幾天有人要我跳舞,我不會跳,逼得沒辦法,隻好來個《心經》舞,把《心經》的內涵用舞蹈表現出來。戲曼歌舞都屬伎,打拳也是伎,拳打得好,也可以供養。樂是音樂,各種音樂都可供養,像西洋有些音樂,聽得也能使人寧靜安詳。另外,塗香就是擦在身上的香料,如珍珠膏、珍珠粉,這些也都可以供養,又如冬天擦來保養皮膚的潤膚油,以及平常吃的維他命,要用要吃以前也都可以先供佛。檀香水也屬塗香。傘蓋,擋風雨、遮太陽的用具都是。中國古代皇帝、大官等等,出門都有搭傘,印度也如此,而“蓋”就包括很多很多了,像露營的帳篷也是。

“如是最勝莊嚴具”,這些最好——世界上最莊嚴的物品都可供養佛,連房子都可以供養佛。“我以供養諸如來”,我這些寶貴的東西,一切佛都供養,這不是口中念念,講講便得,意念上要真切誠懇,站在佛前或打坐,不一定要注重形式,上座修觀以前,在這一念上先修普賢十大行願,然後萬緣放下,一念清淨,如此沒有不成功的。好,再念一遍,然後唱誦下文四句偈: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同學們如法唱誦)

這偈句比較簡單些。十供養外,也有講四供養的,即是飲食、衣服、湯藥、臥具。現在講衣、香的供養。新衣服要穿以前可先供佛,那要供多久呢?心到了,就到了,時間無定。末香——粉末狀的香。燒香——中國人喜歡用燒香,檀香也用燒的。燈——油燈、各種燈。燭——蠟燭。以上諸物等等一一皆供養佛。你們唱到“一一皆如妙高聚”時“一一”的唱法,並不是唱本音,唱本音便唱不出來,如唱京戲,大王的大就唱“待”音,如果用“大”音就唱不出來了。唱念佛經,遇到“一一”,唱本音“一”,也不容易發音,喉嚨聲音會像啞了似的,如果改唱“樣樣”的發音,大家唱唱看,是不是唱得比較舒服?其實一一的意思就是樣樣,如果唱“一一”到第二個“一”很難再唱“一”的音,硬唱會使喉嚨出毛病的,這個道理大家要明白。修菩薩道要學習五明,大大小小的事物,樣樣都要了解。如果作詩填詞的人,在這裏的音韻就要另外選用,他絕不肯用兩個“一”字的。因為詩詞歌賦是要給人朗朗上口,唱誦出來,這才符合好詩的條件。像蘇東坡的詩,就音韻而言,有時候有些問題,我們這位大詩人有時候很任性,唱不出來他還是硬用,所以他的詩詞要打鼓唱,因打鼓唱,粗獷一點沒有關係,而歌賦就不能這樣打鼓,氣勢洶洶地唱。佛教唱誦更是不行,因它大都是安詳柔順的曼詠,因此你就要換字了。

再說“妙高聚”,妙高是須彌山,在佛教用以代表世界的中心,翻譯中文是妙高山。譬如佛前供的曼達拉,四環是代表四大部洲。平常我們供佛,不要認為用這麼少的米就要供養十方三世諸佛,不是的,它是一種象征,作供養時,心量的意境上就要擴大,要盡量觀想成妙高山那麼大。並不是買了兩根香蕉供養佛,又想快快供畢,帶回家給兒子、孫子們吃,這不叫供佛的。因此,供養時,心量要達忘我之境,心量有如無邊無際的虛空,以我的全部都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同學們如法唱誦)

那麼,也許你會問,如上麵所說的這樣觀想,不都是幻想嗎?修行就是幻想嗎?是的,修行就是幻想,幻想修成功了,就有神通妙用,因為神通妙用也是幻想。所以這個時候你要了解,妄想並非錯誤,妄想也可以是對的。“我以廣大勝解心”,這心性之體本來就是廣大無比的,當理通了時,這個幻想就不是幻想,而是功德。教理不通,沒有悟道,修得最好,也是魔道。教理通了,修一切道都是正道。“我以廣大勝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為什麼我的觀想是一種事實,不隻是理想、幻想呢?因為我們現在修這普賢行願的觀想,是依普賢菩薩的行願之力,使之成為事實,而普賢(現)是無所不在的。

“普遍供養諸如來”,這地方也要明了,這個觀想的意念境界是不是獨影境?是不是帶質境?它是好?是壞?就如觀明點,先看這油燈的燈光,借之觀想,這是帶質境,但它是壞的東西嗎?不是的,它不壞也不好。像現在你講話,每個思想念頭都是獨影及帶質境,就如今天早晨你們吃的稀飯是什麼呢?(同學答:地瓜稀飯)好吃不好吃呢?(同學們答:好吃),當下一麵講,一麵意境就有影像,這是帶質境,它們並不壞,你修得成功,妄即是真,真即是妄,就怕你妄也修不成,空也空不了。所以修一切法,有,一切皆有,當我們觀想供養時,一切都是真的。修學普賢行願是學佛的第一步,像我開始學佛,首先就是普賢行願品及準提法這樣一路上來,循此求證菩提,可以迅速成辦,沒什麼稀奇。現在我把這二大殊勝的法門告訴你們,它包括顯密一切法,我一向不大傳密,這就是大密。

接下來你作到了禮拜、讚歎、供養後,再要你懺悔。下麵四句偈,好好唱吧!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同學們如法唱誦)

講到懺悔,必須徹底。像現在,你們修準提法,大家將身語意三業全部都投進去,全部把它轉過來,即是真懺悔,懺者切斷過去的錯誤,悔是以後不再犯錯。不貳過,不再犯了,顏回的不貳過就是悔。另外,六祖解釋懺悔,解釋得最好,大家暇時還要把《壇經》請出來好好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