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的父母和弟弟(1 / 1)

舜的父母和弟弟

前麵已經提過,大家都知道,舜的父母是父頑、母囂,但是要知道,這一對夫婦並不是平民,也是一方之長。所謂唐堯、虞舜,虞也是上古的諸侯封地,瞽瞍是虞這個封地的一方之長,也很強。以現代的國際局勢來做比擬,就像以色列,雖是一個小國家,但也是一個很強的國家。所以舜也不是一個平民。至於舜的父母,為什麼會對他不好呢?曆史上說,他有一個弟弟,名叫象,是一個大“太保”,無所不為,性情又傲,尤其對哥哥不服,而舜的父母溺愛象。他們的母子狀況,就像後世春秋五霸的霸主鄭莊公的家庭狀況一樣。

孔子寫《春秋》, 《鄭伯克段於鄢》,把第一個霸主鄭莊公的故事放在第一篇,就是指出一個國家社會的風氣敗壞,是先從家庭開始的。家庭教育做不好,整個教育都壞了,所以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重要。而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母教,孩子在幼兒的時候,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比父親的影響更重要。鄭莊公的母親武薑,因為生莊公的時候難產,於是就恨莊公,而愛次子共叔段,成為一種心理變態。

舜的父母也許有同武薑一樣的情緒。他們叫舜去“完廩”。什麼叫完廩?在以前的農村社會中,當秋收時,將收割的稻穀曬幹以後,堆在曬穀場上,以篾編竹圍層層圍上去,可高達七八層乃至十層,宛如一座圓形的穀塔。最後在頂上加蓋一層篾篷,以防雨水浸濕。這種古代堆積稻穀的圓形“穀塔”就叫做“廩”。“廩”是一個象形字,從這個字的結構上,就可以看出它的形狀來,可惜現代已經看不到這種廩了,四五十年前我們在鄉下農村社會還看得到。“完廩”就是去上麵加蓋那一層篾篷,完成廩的最後一步工作。

瞽瞍夫婦欲殺掉舜,但到底是親生的兒子,下不了手,於是叫他去完廩,到好幾丈高的頂上蓋篾篷。當他爬到頂上以後,他們把扶梯拿掉,在下麵放起火來。好在舜有兩個好的參謀,就是他的兩個太太,知道瞽瞍叫舜去做這件事,大有問題,於是事先為他準備了兩個大鬥笠,疊著戴了上去。當下麵起火的時候,就用兩手舉起了兩個大鬥笠(等於現在的降落傘),從空中安全地落下來了。

一次謀害不成,第二次又叫他去挖井,大有活埋他的企圖。舜的兩個太太教他挖到相當深度的時候,就向橫挖,先挖好另一條出路。果然,後來他繼續下井去挖時,他的弟弟就把土推下去埋他,而他則從橫挖的通道中逃出來了。

可是,這時他弟弟向父母說:“謨蓋都君鹹我績。”活埋了都君,都是我的功勞,“都君”就是舜,因為他被父母趕去開墾,許多人仰慕他,跟他一起去,大家共同努力下,很快地就把荒地建設起來,成了都市。而他也被大家推舉為都君,等於現代的民選市長。象又說,現在哥哥所有的財產、牛羊、倉廩,都給你們兩個老的;至於別的東西,幹戈武器歸我,他那張好琴,也歸我,那把弓不錯,也歸我,還有兩個嫂嫂,由我接收好了,也歸我吧!

於是,他跑到舜的家裏去,準備接收一切了。卻不料進門以後,看到舜已經先回家了,坐在那裏,正悠閑自在地彈琴。那一種怡然自得的樣子,與平常一樣,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什麼危險之事似的。這時,象已經走進門,和哥哥麵對麵了,他可真是壞得很,對舜說:哥哥,我心裏煩悶得很,因為很久沒有看見你了,非常想念你。但是他的態度非常不自然,臉也紅了,頭也抬不起來了,以為哥哥知道了他的陰謀。反過來,也襯托出舜是如此地孝父母、愛弟弟,一點都沒有怨恨的樣子,對弟弟說:你想我,我也正想念你呀!你看,我這裏那麼多部下、那麼多百姓,都需人管理,而我沒有得力的幫手,連一個管總務的也不易找到,你來得正好,我把他們交給你,你來管。